華文網

二年級娃寫出萬字故事書,牛媽究竟使了啥高招?

這本有封面,有目錄的故事書,是我幫二年級的兒子幾米整理出來的。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家樓下那只名叫巫力的野貓,全書大約上萬字。雖然這不是什麼正規出版物,但卻是兒子閱讀生涯的珍貴記錄。

你能想像嗎?他一年級時,還是一個咬著筆頭,憋不出句子的小不點兒。

其實,幾米還不會說話的時候,

我就帶著他開始了漫長的閱讀之路。

我在家中凡是觸手可及的地方,都擺上幾本書,比如:客廳、餐廳、書房、臥室、車裡。

因此幾米走到哪兒看到哪兒,還會利用零碎的時間來看書,比如等車時、坐車時、旅行途中。

有時我空閒下來,也會和幾米一起尋找閱讀的快樂。

在讀丹布朗的小說時,我們一起比賽閱讀速度,除了速度外,還要各自講出第幾頁的內容;

我把幾米當做有學問的人來一起探討讀過的書,讓他從中找到書裡藏著的滋味和樂趣,

比如:在他讀完沈石溪和西頓的動物小說後,我詢問他對中外兩位元名家作品的看法,他點評的頭頭是道,沈石溪更注重細節描述,環境、動作、神態,小說情節跌宕起伏;西頓的語言卻更凝練一下,

情節同樣吸引人眼球,都是他喜歡的小說。

一直到他進入一年級之前,這樣的親子閱讀我們已經持續了6年。

儘管幾米的閱讀量不小,但在剛開始寫作文時,他也十分吃力,每次都拿著鉛筆在那兒憋上老半天。

如何説明他把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協調統一起來,讓書寫速度趕上語言速度呢?看著他如此費盡,為娘趕緊想起辦法。

一開始是通過聊天的方式。

我們天南海北地聊著,

聊某次作文的主題,聊與他自己有關的生活經歷,某個生動有趣的小事件……很快,幾米起了興致,開始掌握話語權,搶著表達自己的看法。

幾米越講越精彩,我悄悄地用手機錄下來,等他講完了,再放給他聽,並告訴他:你瞧,這就是一篇好文章,還是你自己創作的。

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幾米都是靠著錄音來寫作文。

後來隨著閱讀量的逐漸增多,他的作文已經完全脫離錄音,

還能引用書中的好詞好句,並且改成自己的句子。

比如:他在寫家鄉的紅蓮湖時,文章的開頭引用了他讀過的書中的一段話並加以改編——“家鄉,無論怎麼淒涼與灰暗,我終歸是那裡的人,那裡是我生活的搖籃,還有我最親的親人。在我心裡,無論看過多少美景,家鄉,永遠是我最留戀的地方。”

這不像一個孩子的話,可卻是他自己根據所讀過的書裡的句子改編的。誰說孩子的作文不能先從模仿開始呢?他能夠引用的恰到好處,並能改編成自己的話,這就是一種能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就曾為家長開出了“小學生作文處方”:多讀書、多表達、先模仿、再創造。”在模仿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寫作水準。

我也常對幾米說一句話——“真實的情感與經歷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一次,老師佈置了一篇寫小動物的文章。他馬上想到樓下的那只野貓巫力。他觀察它很久了,也斷斷續續地寫了很久,從秋天寫到冬天,直至它某一天消失不見。我讀了很感動,決定幫兒子整理成書,這就是開頭那本故事集的由來。

寫春天時,我們去看油菜花,回來後,他寫了一篇油菜花田的詩,那首詩,他是模仿泰戈爾的;

在閱讀《世界文化遺產》那本書時,幾米看到了美國的黃石公園,本著閱讀不能搞自我封閉,更不能做書呆子的原則,那年暑假,我們義無反顧地就去了。

在踏上黃石公園的那一刻,幾米激動得不行,書上所見如今真實地呈現在了眼前,這種感覺尤其奇妙。

就這樣,到幾米二年級時,他的寫作功力已經大漲,並且完全不用我來引導。

作者簡介:于美豔,國家級優秀輔導教師、教學能手、多家網站專欄作者,新浪千萬名博,文章多發表於《中國教育報》、《現代教育導報》、《家教》等報刊雜誌,參與出版《80位名人寫給子女的信》、《和寶貝一起成長》。

這不像一個孩子的話,可卻是他自己根據所讀過的書裡的句子改編的。誰說孩子的作文不能先從模仿開始呢?他能夠引用的恰到好處,並能改編成自己的話,這就是一種能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就曾為家長開出了“小學生作文處方”:多讀書、多表達、先模仿、再創造。”在模仿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寫作水準。

我也常對幾米說一句話——“真實的情感與經歷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一次,老師佈置了一篇寫小動物的文章。他馬上想到樓下的那只野貓巫力。他觀察它很久了,也斷斷續續地寫了很久,從秋天寫到冬天,直至它某一天消失不見。我讀了很感動,決定幫兒子整理成書,這就是開頭那本故事集的由來。

寫春天時,我們去看油菜花,回來後,他寫了一篇油菜花田的詩,那首詩,他是模仿泰戈爾的;

在閱讀《世界文化遺產》那本書時,幾米看到了美國的黃石公園,本著閱讀不能搞自我封閉,更不能做書呆子的原則,那年暑假,我們義無反顧地就去了。

在踏上黃石公園的那一刻,幾米激動得不行,書上所見如今真實地呈現在了眼前,這種感覺尤其奇妙。

就這樣,到幾米二年級時,他的寫作功力已經大漲,並且完全不用我來引導。

作者簡介:于美豔,國家級優秀輔導教師、教學能手、多家網站專欄作者,新浪千萬名博,文章多發表於《中國教育報》、《現代教育導報》、《家教》等報刊雜誌,參與出版《80位名人寫給子女的信》、《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