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人“陷害”得高俅

在《水滸傳》中高俅是頭號反面人物,被施耐庵寫成十惡不赦的市井小人,僅因蹴鞠技術好被端王賞識,端王做了皇帝,他便飛黃騰達。在小說開頭,高俅陷害林沖,手段毒辣,心思縝密,

在小說最後,高俅更是接連陷害梁山好漢,令讀者咬牙切齒,但歷史上真實的高俅真是如此嗎?

真實的高俅和《水滸傳》中的高俅還是相差甚遠的,高俅確實出身底層,本是蘇軾書童,比較精明,會揣摩上司心意,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對詩詞歌賦也有一定水準。

蘇軾後來把高俅送給了他的一個朋友,而這個朋友與端王趙佶關係不錯,有一次端王正在蹴鞠,高俅依主人吩咐去找端王,高俅也愛蹴鞠,端王趙佶興起,讓高俅陪他踢,高俅一戰成名,隨後被端王納入府中。

端王趙佶機緣巧合做了皇帝,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著實被砸的不清,看著滿朝文武也沒幾個熟悉的面孔,回到宮中看到高俅又是愈發的喜愛,想要提拔高俅,但大宋的文官制度非常嚴謹,高俅只能通過武官這條路,端王趙佶就把高俅送到軍營進行基層鍛煉,營中軍官知道高俅這層關係,對高俅甚是關照,當時宋軍在邊境還打了幾個少有的勝仗,高俅平步青雲,做了殿帥,掌管禁軍就是二十多年,由此可見,
高俅雖只是鍍金,但高俅多少也有一定能力的,絕非等閒之輩。

高俅善於玩弄權術,深諳皇帝心理,甚是討宋徽宗高興。不過,高俅這人有恩必報,對於自己在軍中照顧他的軍官甚是感激,在皇帝面前沒少說好話,盡力提攜。對於自己的老主人蘇軾,高俅也並未像蔡京、童貫一樣迫害蘇軾,反而幫了其很多忙。在政治上,高俅也並不和蔡京、童貫為伍,當初宋徽宗同蔡京、高俅等人南逃至四川,

蔡京和童貫等人堅持繼續南逃,而高俅反對,並孤身返回開封,宋欽宗執政後,高俅也因此免於一死。

重新說回《水滸傳》,高俅自始並未參與討伐宋江和方臘的起義,其迫害梁山英雄更是無從談起,就連制定“聯金滅遼”這一錯誤戰略觀點時,

高俅也並未參與。高俅在1126年病逝,雖善於玩弄權術,但和蔡京、童貫等人相比,高俅也算是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