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充電寶、雨傘、籃球紛紛共用,“花式共用”經濟來了?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充電寶、雨傘、籃球紛紛共用,

“花式共用”經濟來了?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魏董華、屈淩燕、陽娜

逛街手機沒電掃碼借充電寶,突然下雨掃碼借傘,手機一點找到共用車位……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調查發現,繼共用單車、共用汽車之後,共用充電寶、共用籃球、共用雨傘等共用經濟新形態不斷湧現,並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風口”。僅以共用充電寶為例,短短40天時間就獲得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介入,

融資金額約12億元人民幣。

新的共用經濟將對社會帶來哪些影響?

跑馬圈地:資本大舉佈局共用經濟

公開資料顯示,3月底以來,小電科技、來電科技、Hi電等共用充電寶相關企業相繼宣佈獲得億元級別的融資,行業內總融資額是2015年共用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

同時,國內BAT三巨頭中的兩家也開始入局。先是騰訊成為小電科技的戰略投資方,接著是螞蟻金服和來電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務。

除了共用充電寶,共用籃球、共用雨傘在投資層面也引起了關注。共用籃球項目“豬了個球”剛剛宣佈完成千萬級Pre-A融資;共用雨傘專案有深圳一家企業拿到第一筆千萬級的融資。

共用經濟的“蛋糕”有多大?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的《2016年度中國“共用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用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國家資訊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預測,

未來幾年,共用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交易規模將占GDP比重的10%以上。

“共用經濟的核心是使用而非佔有,最初的模式是陌生人之間閒置物品使用權的暫時轉移。”小電科技的一位天使投資人表示,在大規模租賃時代到來的背景下,物權和產權的重要性不斷降低。擁有反而帶來麻煩,因為要花費財力人力維修、保養和升級。

從“大件”到“小件”,

新共用經濟呈現哪些特點?

從汽車、房屋這些共用“大件”,到現在通過刷手機分享雨傘、籃球、玩具、服裝等“小件”,共用經濟正逐漸滲透日常生活。

——小型化。如今,在南方一些大城市的連鎖餐廳、商業綜合體,吃完飯、逛完街再也不用擔心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了。用手機掃碼可以在共用雨傘投放點借、還傘。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共用經濟從一開始的網約車,

到後來的共用單車,再到現在的共用充電寶,物件的形態越來越小。“充電寶、籃球、雨傘等物品,都被投資人看作是‘高頻、剛需’,通過互聯網提高物品利用效率。”

——低價化。“收費越來越低,甚至使用支付寶的芝麻信用積分可以免押金。”曹磊說,共用籃球收費為每小時2元,押金費用為29元。以“豬了個球”為例,目前收入來源主要為籃球的租金,未來通過積累流量進行變現。

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研究諮詢中心副主任李易認為,由於目前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完善程度不夠高,要讓大家拿出有價值的資產出來共用還比較困難,所以出現了諸如共用雨傘、共用籃球等“低收費”的共用經濟形態。

——私密化。“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被共用的事物越來越私密化。”曹磊說,不單單是一些日常使用的私人化物品,共用知識、經驗也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共用從實物向服務轉變。

比如,現在市場上流行的音訊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羅輯思維旗下知識服務App“得到”、知乎網推出的知識分享社區“知乎live”、果殼網推出的付費問答產品“在行”“分答”等,在共用知識領域,共用經濟讓眾人的智慧得以分享。

“把自己的經驗、技能、知識按需分享,知識變現在很多投資人眼中具有長期價值和戰略機會。”騰訊投資部執行董事夏堯表示,知識分享領域前景廣闊,未來存在很多演變和擴展的空間。

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安全與資源浪費問題值得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在資本熱捧下,先拼密度、拼規模,搶佔線下網點,入駐各大城市商圈,部分新出現的共用形態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共用經濟在安全性、資源浪費等問題上也頻遭質疑。一方面,公眾擔心這些“共用事物”被不法分子植入病毒等獲取個人資訊,通過手機掃碼造成資料洩露;另一方面,雨傘、充電寶等物品損壞率較高,容易造成大量破損物品堆積,產生資源浪費。

此外,社會信用機制和相關管理制度相對滯後,掣肘共用經濟的發展。“目前,共用經濟仍以商業信用為主,權威性、完整性不足,信用判斷還比較單一;且線上線下信用資訊脫節割裂,很多線上信用資訊到了線下沒有制約力,實用性大打折扣。”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未來若能提高政府權威主導信用的參與度,盤活政府資料,才能更好地支撐共用經濟創新。

“共用經濟不是萬能鑰匙。”曹磊說,到底什麼樣的東西可以共用?共用是否真的有價值?物品擁有權和使用權是否可以進行切割?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界定和把握。

由於目前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完善程度不夠高,要讓大家拿出有價值的資產出來共用還比較困難,所以出現了諸如共用雨傘、共用籃球等“低收費”的共用經濟形態。

——私密化。“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被共用的事物越來越私密化。”曹磊說,不單單是一些日常使用的私人化物品,共用知識、經驗也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共用從實物向服務轉變。

比如,現在市場上流行的音訊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羅輯思維旗下知識服務App“得到”、知乎網推出的知識分享社區“知乎live”、果殼網推出的付費問答產品“在行”“分答”等,在共用知識領域,共用經濟讓眾人的智慧得以分享。

“把自己的經驗、技能、知識按需分享,知識變現在很多投資人眼中具有長期價值和戰略機會。”騰訊投資部執行董事夏堯表示,知識分享領域前景廣闊,未來存在很多演變和擴展的空間。

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安全與資源浪費問題值得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在資本熱捧下,先拼密度、拼規模,搶佔線下網點,入駐各大城市商圈,部分新出現的共用形態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共用經濟在安全性、資源浪費等問題上也頻遭質疑。一方面,公眾擔心這些“共用事物”被不法分子植入病毒等獲取個人資訊,通過手機掃碼造成資料洩露;另一方面,雨傘、充電寶等物品損壞率較高,容易造成大量破損物品堆積,產生資源浪費。

此外,社會信用機制和相關管理制度相對滯後,掣肘共用經濟的發展。“目前,共用經濟仍以商業信用為主,權威性、完整性不足,信用判斷還比較單一;且線上線下信用資訊脫節割裂,很多線上信用資訊到了線下沒有制約力,實用性大打折扣。”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未來若能提高政府權威主導信用的參與度,盤活政府資料,才能更好地支撐共用經濟創新。

“共用經濟不是萬能鑰匙。”曹磊說,到底什麼樣的東西可以共用?共用是否真的有價值?物品擁有權和使用權是否可以進行切割?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界定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