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們常吃的三鮮究竟是哪三鮮,為什麼每家做的不一樣?

立夏嘗三鮮的由來

三鮮究竟是指什麼?

三鮮餡又是怎麼回事?

在中國飲食中“三鮮"這個詞是再模糊不過了。

餃子餡裡有三鮮餡的,家常炒菜裡也有“地三鮮“,想喝碗湯也有“三鮮湯”……就連今天是小滿,

朋友圈裡也是到處轉發著“小滿見三鮮”的養生文章。大家都在吃“三鮮”,但好像這“三鮮”總是不一樣。

所以,當我們在說“三鮮”的時候,我們是在說什麼?今天推味君就和你一起來鑽這個牛角尖……

若要追根溯源,“三鮮”還是來自於古代的祭祀活動。

在古代,立夏之日天子需要率公卿大夫在都城南舉辦迎夏之禮,要身著紅衣,準備生肉,鮮果,五穀和茗茶來祭祀穀帝。這個習俗到了民間,就有了立夏嘗新之意,到後來慢慢就發展成立夏嘗三鮮的習俗。

當然,如果撇開這些“中國民俗故事大全”不講,

立夏小滿嘗三鮮,也會是歷史的必然。

“鮮”這個字本身就自帶時間屬性,春夏萬物生髮,所有物種的生長速度都在成倍提升,這時候能吃到的時令食材,就都是鮮的,所以立夏小滿要嘗三鮮,錯過沒吃簡直又要等一年!(標題黨的感覺來了

)。

然而新鮮好吃的那麼多,即便是納入了“三鮮”隊伍,也要排好隊,站站好。所以就有了“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之分。

地三鮮

這裡的地三鮮可不是東北菜館裡那個”茄子青椒炒土豆“。

而是指蠶豆、莧菜、黃瓜,(也有說法是,蠶豆、莧菜和蒜苗),五六月份的蠶豆甜嫩新鮮,因為像蠶豆、綠豆、黃豆這樣的豆子能發芽,所以吃蠶豆也是討一個“發”的彩頭。

而莧菜呢,時令的紅莧菜煮過之後,湯汁都會被染成紅色,

吃了紅莧菜再喝下一碗紅莧菜湯,也是寓意著“紅紅火火”的好彩頭。(真的,想吃什麼就直說,還要辛辛苦苦討彩頭,心累

……)

至於黃瓜為什麼能選入地三鮮,這個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說法,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黃瓜的高含水量,天熱吃解渴。

樹三鮮

樹三鮮就是指長在枝頭的新鮮果子,一般是指櫻桃、枇杷和杏子,也有說是青梅、杏子和櫻桃。

但無論是哪三樣這些都是時令鮮果,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種的果樹也不一樣嘛。就像現在蘇州東山的白玉枇杷,清甜可口正賣得火熱,而推味君家鄉的杏子也壓低了枝頭。摘點果子嘗一嘗,吃下的都算“樹三鮮”!

水三鮮

水三鮮一般是指三種魚,鰣魚、鯧魚和黃魚。其實水三鮮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要是魚我吃著都是鮮的……

說完了“立夏嘗三鮮”,推味君講一講另一種最讓人困惑的”三鮮“。

有一段時間推味君的命是速凍水餃給的。

那時候買餃子,我就徹底被這個“三鮮水餃”給打敗了。有的牌子的三鮮餡是木耳、冬筍和豬肉,換了個牌子這三鮮餡就變成了韭菜雞蛋和蝦仁了……

雖說吃的都叫“三鮮餡”,但我吃了倆星期這餃子餡也沒重過樣。

所以推味君給你們尋來了三鮮餡的公式,以後一看配料就一目了然了!

三鮮餡不是一個固定的單一搭配,它選料還是很豐富多樣的,大致上可分為純三鮮,肉三鮮和半三鮮。

純三鮮=3種高檔海味原料(比如說鮮貝、海參、蝦仁)+新鮮蔬菜+調味品

肉三鮮=2種高檔海味原料+1種肉類(雞肉、豬肉啥的)+新鮮蔬菜+調味品

半三鮮=豬肉+韭菜+雞蛋+海米,豬肉大概在60%,其他料占40%,然後加調味料拌勻即可。

這樣算來,我以前吃的韭菜雞蛋加粉條的連個四分之一三鮮都算不上啊!

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種的果樹也不一樣嘛。就像現在蘇州東山的白玉枇杷,清甜可口正賣得火熱,而推味君家鄉的杏子也壓低了枝頭。摘點果子嘗一嘗,吃下的都算“樹三鮮”!

水三鮮

水三鮮一般是指三種魚,鰣魚、鯧魚和黃魚。其實水三鮮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要是魚我吃著都是鮮的……

說完了“立夏嘗三鮮”,推味君講一講另一種最讓人困惑的”三鮮“。

有一段時間推味君的命是速凍水餃給的。

那時候買餃子,我就徹底被這個“三鮮水餃”給打敗了。有的牌子的三鮮餡是木耳、冬筍和豬肉,換了個牌子這三鮮餡就變成了韭菜雞蛋和蝦仁了……

雖說吃的都叫“三鮮餡”,但我吃了倆星期這餃子餡也沒重過樣。

所以推味君給你們尋來了三鮮餡的公式,以後一看配料就一目了然了!

三鮮餡不是一個固定的單一搭配,它選料還是很豐富多樣的,大致上可分為純三鮮,肉三鮮和半三鮮。

純三鮮=3種高檔海味原料(比如說鮮貝、海參、蝦仁)+新鮮蔬菜+調味品

肉三鮮=2種高檔海味原料+1種肉類(雞肉、豬肉啥的)+新鮮蔬菜+調味品

半三鮮=豬肉+韭菜+雞蛋+海米,豬肉大概在60%,其他料占40%,然後加調味料拌勻即可。

這樣算來,我以前吃的韭菜雞蛋加粉條的連個四分之一三鮮都算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