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自玲代表:讓居民因住在龍海社區而自豪

李自玲 記者 熊明 攝

李自玲代表很忙。

5月20日,黨代會開幕當天中午,

李自玲在駐地用餐時,接連處理了兩件事。一件是網友“快樂精靈”在社區居民QQ群“幸福龍海”裡,向她申請加入社區“龍女坊”手工編織隊。她瞭解情況後,同意了;另一件是社區工作人員向她彙報說,經過社區議事會的努力,社區物業準備在下週二公示社區的公益性收入。

李自玲是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區婦聯副主席(兼)。她說,黨代會報告提到,

“沒有民生的持續改善,我們做的所有工作都毫無意義。沒有社會大局的穩定,我們什麼事情也幹不成”。作為一個社區居民的帶頭人,更應該努力工作,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組建“龍女坊”手工編織隊伍,把平時賦閑在家的社區婦女組織在一起,通過手工勞作掙取收入,正是李自玲為了增強居民幸福感所做的一件事。

她說,自今年1月組建“龍女坊”以來,

已有80多名婦女加入。她們製作的拖鞋、杯墊、多功能沙發毯等20多個產品已在網上銷售,到目前已接到300多筆訂單。此舉不但補貼了家用,還讓居民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至於工作人員反映的物業公示公益性收入一事,則是龍海社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取得的一個“小成果”。為讓社區居民參與自治,今年3月,李自玲牽頭在社區組建了社區議事會,由社區威望較高的居民和專業人士組成。

針對物業一直不願公佈公益性收入的情況,議事會向物業下達“最後通牒”:若不公開,將徵求2/3以上業主代表簽字,要求物業公開相關情況,同時對物業啟動彈劾程式。

這招果然奏效,物業很快答應了議事會的訴求。李自玲說,黨代會報告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出了要求,她覺得自己今後在工作中將更加有底氣。

曾是小學教師的李自玲,幹社區工作已有10年,

其中在龍海社區幹了7年。她說,當某一天,社區居民都自豪地說“我家在龍海”時,那將是她莫大的榮幸。記者 陳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