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綠地主業轉向多元化發展 轉型骨感大股東拋售股票

時代週報記者 楊靜 發自上海

“綠地未來將有哪些措施來提升盈利水準和發展品質?”

“土地成本在持續增加後,綠地有哪些降本增效的措施?”

“綠地對房地產主業是如何做戰略思考的?”

……

這是在5月16日下午的上海綠地會議中心B1層會議室裡。左三列,右三列,參加 綠地控股 。其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對綠地的減持還在繼續。綠地董秘王曉東向小股東給出了一筆賬:從2017年以來,平安總計減持的交易額達到了32億元。

儘管平安方面處於自身戰略需要,

而平安的減持幅度在所有大股東中已經達到最大。而在未來12個月內,平安不排除有進一步減持的可能。糟糕的是,鼎暉嘉熙、匯盛聚智等其他幾家股東也在不斷出貨。顯而易見的是,由此未來極可能發生股東結構的改變。

“我們也希望對中小股東負責。”張玉良試圖釋放積極的資訊。據其介紹,綠地也在兩方面做提升,一是綠地基本面上的價值挖掘,另一方面綠地也在和機構投資者做路演和溝通。

慶倖的是,目前綠地的第一大股東依舊是格林蘭,即由綠地中高層組成的合夥人。王曉東認為,在這點上和小股東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還有一大好消息即將傳來。綠地此前曾在新加坡發行的房地產投資基金,在今年五一前,新加坡的金管局和監管局已經過會決議,即將拿到批文,不出意外,年內應該可以正式發行。要知道一旦成功將有望成為新加坡規模最大的信託和REITs產品。

“但我還是覺得慢,我希望的是能在一個月內就能進行。”張玉良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