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費購買樂器免費進行輔導 用音樂帶給孩子做夢的勇氣

一間不大的教室,錯落有致地擺放著鋼琴、吉他、貝斯、架子鼓等樂器。

一群個頭不高的孩子端坐在樂器前,正在一個身材削瘦老師的指揮下進行器樂合奏。那陣勢,那神情,絲毫不遜色於專業樂隊。

這個老師,就是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陰平傳開希望小學的音樂教師劉延輝。

2014年2月,劉延輝從城郊學校調至距城15公里的老家——文峰山下的傳開希望小學。

“人家都是想方設法往城裡去,你為什麼往山區學校來呢?”面對筆者的疑問,劉延輝說,

有一次回老家時,聽說傳開希望小學沒有專任音樂老師,便觸動了自己的神經。於是,他便想著回老家為山村教育作點貢獻。

剛到學校那會兒,因為沒有音樂設備和器材,讓劉延輝一籌莫展。但看到孩子們渴望音樂的眼神,瞭解到他們較好的樂感後,劉延輝決心組建一個樂隊,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做一個有夢想之人!

沒有教室,

他動員校長專門騰出三間屋;缺少器材,他把家裡的音響、吉他、貝斯、架子鼓全部拿來。同時,他又找朋友借了另外一些樂器,挑選了10名學生組建了一支“山區鳳凰星兒童樂隊”。因為,劉延輝堅信:有朝一日,山溝裡也一定能飛出“金鳳凰”。

由於孩子們沒有任何音樂基礎,劉延輝只能不厭其煩地講,手把手地教。

“每天午間和放學後,劉老師都會分別拿出一個小時進行輔導,工作任務可想而知。

”校長張慶法說,儘管這樣,但他從未聽見劉延輝叫過一聲苦,喊過一句累。

在劉延輝悉心指導下,孩子們不僅學到了很多音樂專業知識,還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課餘生活。

作為學校唯一一名音樂教師,劉延輝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教學和學生身上。雖然家離學校很近,但他每天的午飯都是在學校解決。之所以如此,那就是有充足的時間訓練樂隊。音樂教室沒有空調,

冬天冷,他把自家的電暖氣拿來;夏天熱,他就把電風扇搬來,給孩子儘量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從師範畢業至今,劉延輝從未考慮過從事教學以外的工作,商業演出更是與他“絕緣”。

時下,有很多老師在節假日辦起輔導班。劉延輝同樣也辦,但他選的地點是在校內,而且不向學生收取分文。

對此,有人很不理解,並且取笑他太傻。“我愛音樂,我愛這份工作,做音樂培訓,是為了能圓山裡孩子的音樂夢想。

”劉延輝說,“只要看到孩子們認真練習和不斷進步,我心裡就高興,就有成就感。”

山村缺少課外特長輔導班,有的家長就想讓孩子轉學去城裡。自從劉老師的小樂隊成立後,很多家長紛紛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鄉村小學教學,最讓劉延輝頭疼的就是很難營造學習音樂的氛圍。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參加了樂隊,會因此影響文化課的學習。其中,有一個家長還曾“威脅”劉延輝,讓他幹點正事,要以學生的學習為重。

因此,劉延輝每個學期都要將學生的成績保存並前後對比。事實證明,樂隊裡的學生成績不僅未受影響,反而在不斷進步,打消了家長的顧慮。

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儘管很平凡、很普通,但是並沒有磨滅掉劉延輝對夢想的執著追求。那就是,帶孩子們走出山區,看看外面的世界,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在劉延輝的帶領下,“鳳凰星樂隊”先後多次參加社會公益演出。其中,最讓劉延輝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清明節,為“車禍女孩王明月”組織的捐款專場演出。

那一天,孩子們淩晨4點多就起床,將音響器材裝車趕赴遠在15公里外的青檀寺廟會。圈上場地、佈置舞臺,開始演出,直到晚上7點收場。孩子們的嗓子唱啞了,手累腫了,他們的表現無不讓在場的每一個成年人為之動容。

這是一場意義重大的資助行動,也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愛心之旅。一天下來,募得捐款近7000元。樂隊的孩子們一想到自己能為同伴盡一份力,打心底高興。

幾年來,劉延輝為給孩子們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自己開車上濟南、去北京等地協調聯繫,僅個人花費就有6000多元。

曾是樂隊隊員、現在棗莊二十八中擔任文娛委員的學生劉玉曾這樣寫道:“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劉老師,因為是他讓我對音樂有了認識,帶給我做夢的勇氣和機會,伴著我成長下去……”

讓他幹點正事,要以學生的學習為重。

因此,劉延輝每個學期都要將學生的成績保存並前後對比。事實證明,樂隊裡的學生成績不僅未受影響,反而在不斷進步,打消了家長的顧慮。

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儘管很平凡、很普通,但是並沒有磨滅掉劉延輝對夢想的執著追求。那就是,帶孩子們走出山區,看看外面的世界,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在劉延輝的帶領下,“鳳凰星樂隊”先後多次參加社會公益演出。其中,最讓劉延輝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清明節,為“車禍女孩王明月”組織的捐款專場演出。

那一天,孩子們淩晨4點多就起床,將音響器材裝車趕赴遠在15公里外的青檀寺廟會。圈上場地、佈置舞臺,開始演出,直到晚上7點收場。孩子們的嗓子唱啞了,手累腫了,他們的表現無不讓在場的每一個成年人為之動容。

這是一場意義重大的資助行動,也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愛心之旅。一天下來,募得捐款近7000元。樂隊的孩子們一想到自己能為同伴盡一份力,打心底高興。

幾年來,劉延輝為給孩子們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自己開車上濟南、去北京等地協調聯繫,僅個人花費就有6000多元。

曾是樂隊隊員、現在棗莊二十八中擔任文娛委員的學生劉玉曾這樣寫道:“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劉老師,因為是他讓我對音樂有了認識,帶給我做夢的勇氣和機會,伴著我成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