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擔心母乳不夠寶寶吃?做好這3點,讓你奶如泉湧!

大家好,我是兒科醫生茹喜芳,很榮幸加入到“醫知袋鼠”(jjkkczj)的科普醫生團隊,如果您有育兒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向我諮詢。

關於“母乳餵養”,曾經介紹過很多次了,但仍有不少剛剛升級的新媽媽諮詢:如何才能讓母乳更充足?母乳不足怎麼辦?.....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就這個機會,我來跟大家聊聊"母乳餵養“這個永恆的話題。

其實這篇文章,我更推薦給孕期的准媽媽看,說實話,產後看就有點晚了。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對母乳餵養而言,好的開始就代表成功了一半,我們提倡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產後72小時內哺乳是母乳餵養成功的關鍵。

之所以會有母乳不足的問題,就是由於很多媽媽沒做到這幾點。

1、早接觸、早吸吮

有研究表明:產後1小時內母子肌膚接觸,能提高50%以上的母乳餵養成功率。所以,一旦確認孩子狀態穩定後,應儘早把寶寶放在媽媽身上。

母嬰接觸後,寶寶便會發揮尋乳本能,開始吸吮乳☆禁☆頭。而寶寶的吸吮也可使母親產生更多的泌乳素,進而刺激媽媽的乳☆禁☆房產奶。

雖然剛出生時,初乳量很少,但對胃容量較小的新生兒來說已經足夠,

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寶寶吃不飽。只需要做到少量多次即可,而不是一開始就急著給寶寶沖奶粉。隨著寶寶的吸吮,媽媽的乳汁也會逐漸增多。

2、掌握正確哺乳姿勢

有些媽媽說寶寶怎麼也喝不到奶,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哺乳的姿勢不對,包括寶寶的含乳姿勢和媽媽的餵養姿勢。姿勢正確才能保證寶寶能喝到足夠的乳汁,同時又避免媽媽乳☆禁☆頭被吸破,

引發乳腺炎。

寶寶含乳姿勢正確的方式是:先用乳☆禁☆頭碰觸孩子的嘴唇,等孩子的嘴張大後把乳☆禁☆房放進去,以確保寶寶能吸吮到乳暈部分。因乳暈底下是乳竇,只有壓迫乳竇,乳汁才能出來。

母乳餵養的姿勢也很重要。抱孩子的時候,

要用胳膊支撐住寶寶的頭頸部,讓孩子身體呈一條直線,使孩子的身體得到支撐。另外,要讓寶寶貼近媽媽,即胸貼胸,腹貼腹,下巴貼乳☆禁☆房。

總體來說,只要媽媽一開始就做到這幾點,母乳餵養就成功了一大半。因為乳汁產生的原理就是:多喂多有。簡而言之就是,

孩子吃得越多,乳汁產生也越多。

所以,媽媽要讓寶寶多吸吮,每天起碼8-12次,夜奶至少一次,這樣最終會建立寶寶的需求與乳汁量的供需平衡的狀態。

說到這裡,還有很多媽媽表示,孩子哇哇大哭,可我現在乳汁那麼少,不知道就這麼慢慢哺乳,什麼時候乳汁能變多,有沒有什麼快速催乳的食譜或者偏方嗎?

偏方嘛,我這裡真沒有,或許有人說某某某吃了什麼乳汁就變多了,但就偏方而言,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效果也不同,某個人吃了管用,但您吃了卻未必管用,而且這個人乳汁增多,也未必就是偏方所致。

至於催乳食物,很多媽媽會問我吃什麼能下奶,其實我想說的是,媽媽的飲食更應該關注一下自己,畢竟媽媽好,寶寶才能好嘛。

還有的,媽媽認為奶水不足跟自己乳☆禁☆房小有關,這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乳汁多少跟乳☆禁☆房大小沒有直接關係。小乳☆禁☆房通過多次吸吮同樣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反過來,再大的乳☆禁☆房如果沒有早吸吮、多哺乳,乳汁也不會多。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品,所以媽媽們不要因為一些小“挫折”就輕易放棄,即使不能純母乳餵養,部分的母乳餵養也是能給寶寶帶來很多益處的。

作者茹喜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醫知袋鼠專家團成員,擅長兒童常見疾病的診治,尤其是在早產兒及新生兒疾病方面。

如果您在這些方面遇到問題,可,點擊功能表“專家預約諮詢”,向茹喜芳醫生諮詢。

但就偏方而言,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效果也不同,某個人吃了管用,但您吃了卻未必管用,而且這個人乳汁增多,也未必就是偏方所致。

至於催乳食物,很多媽媽會問我吃什麼能下奶,其實我想說的是,媽媽的飲食更應該關注一下自己,畢竟媽媽好,寶寶才能好嘛。

還有的,媽媽認為奶水不足跟自己乳☆禁☆房小有關,這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乳汁多少跟乳☆禁☆房大小沒有直接關係。小乳☆禁☆房通過多次吸吮同樣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反過來,再大的乳☆禁☆房如果沒有早吸吮、多哺乳,乳汁也不會多。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品,所以媽媽們不要因為一些小“挫折”就輕易放棄,即使不能純母乳餵養,部分的母乳餵養也是能給寶寶帶來很多益處的。

作者茹喜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醫知袋鼠專家團成員,擅長兒童常見疾病的診治,尤其是在早產兒及新生兒疾病方面。

如果您在這些方面遇到問題,可,點擊功能表“專家預約諮詢”,向茹喜芳醫生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