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亡國就讓它亡國好了!”喊出這句話的日本人,反受世界尊敬

今天,風哥來講一段很少有人知道的歷史:關於刺殺,關於司法的日本故事。

一、大津事件:日本員警刺殺俄國皇太子

1891年,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主持出席西伯利亞鐵路開工儀式時,

順道訪問日本。當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但仍很弱小,而俄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尼古拉皇太子的來訪,自然讓日本政府傾全力歡迎。甚至,雖然祭典時節未到,還是在京都舉行“大文字燒”的傳統儀式供俄國貴賓觀賞。

圖:尼古拉太子在長崎坐人力車的留影

5月11日中午,從京都琵琶湖旅遊的歸途,尼古拉與同行的希臘王國喬治王子,乘坐人力車到大津街頭觀光。突然,意外發生了——

人力車上的尼古拉,頭部從背後連續挨了兩刀!

兇手居然是擔任警衛的滋賀縣大津市警備巡查津田三藏!他毫無徵兆地抽出佩刀猛砍尼古拉,好在尼古拉反應很快,迅速從人力車跳下逃進胡同。

圖:“大津事件”現場附近豎立的紀念碑

津田揮刀追趕,正在要命的時候,追上去的喬治王子用買來的一支日本竹杖猛擊其背,人力車夫向畑治三郎也拉倒了津田雙腿,驚魂未定的員警們這才抓住了凶徒。

圖:立下大功的兩個人力車夫,被邀請到俄國軍艦參觀。左為北賀氏,右為向畑治三郎

經醫生檢查,尼古拉右側頭部有9cm的傷口,不過,生命無礙。為安全起見,尼古拉王子登上神戶港的俄國軍艦,據說他上了軍艦後,第一句話就是罵道:“未開化的日本猴子!”

這起事件震驚了日本,震驚了世界!日本史稱為“大津事件”。

日本明治天皇立即作出反應:當務之急是道歉!謝罪!5月12日早晨,明治天皇從新橋站乘火車,當夜到達了京都。第二天一大早,就親率熾仁、威仁、能久三親王,在神戶港登船當面向尼古拉致歉。

圖:繼位後的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

台版《流星花園》,

道明寺的名言叫“如果道歉有用,要員警幹嗎?”但是,如果員警本身就是兇手呢?這起國際事件的複雜性就在這裡。

俄羅斯國內得知皇太子在外國遇刺,沙皇相當震怒,通過駐日公使要求日本嚴懲兇手,否則不惜兵戎相見。這可不是一般的政治性恫嚇,以當時的國力對比,俄國如果真心想報復,完全有實力一舉征服日本。

日本人羞愧無比,恐懼萬分!

因為擔心大國俄羅斯報復,日本民眾宛如得了“恐俄病”一般,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祈福與謝罪活動。學校停課祈福;神社、寺院和教會都在祈禱皇太子痊癒;各地慰問電報超過1萬封;山形縣金山村禁止以“津田”為姓及“三藏”命名。

5月20日,日本人的謝罪走到了極端:一個叫畑山勇子的女子在京都府廳面前,用剃刀割喉自刎表示道歉,她被日本人稱為“烈女”。

圖:畑山勇子像

二、日本亡國就讓它亡國好了!

回過頭來再說說兇手。

津田為什麼要刺殺尼古拉皇太子?

原來,津田是個狂熱的發俄分子,他對於俄羅斯對日本北方諸島的強硬態度不滿,對俄羅斯興建西伯利亞鐵路不滿,認為俄國皇太子的訪日其實是軍事視察,所以先下手為強,釜底抽薪幹掉未來沙皇。

圖:津田三藏像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狂熱而無腦的憤青。日本輿論的普遍聲音是:死不足惜。

在來自俄國和日本政府的雙重壓力下,裁判所(日本法院)有意援用當時日本刑法116條中規定的“大逆罪”,判處津田三藏死刑。

殺一個憤青,平息大國的怒火,保住日本的國家安全,這是很多人都會做出的選擇。

但是,大審院(當時日本的最高法院)院長兒島惟謙不同意。

因為“大逆罪”原先僅適用于日本皇室成員,外國的皇族在日本刑法中與一般人地位相同。如果判處津田死刑,就與法律相違背。兒島惟謙堅稱“法治國家必須完全遵守法律”,不肯修改法律迎合俄國,迎合政府要員。

圖:兒島惟謙像

行政與司法在角力。

當時的日本政府內閣要員威脅道:“如果俄國不滿判決,出兵報復的話,日本可能會亡國!”

兒島惟謙拍案而起,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如果司法不獨立,日本亡國就讓它亡國好了!”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這段歷史時,胸口一熱:這個日本人太了不起了!一個立憲國家如果不能堅守法律,那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在兒島的堅持下,津田最終被判無期徒刑(當年9月病死獄中)。

日本行政機構大失所望,大丟面子,外交大臣青木周藏、內務大臣西鄉從道、法務大臣山田顯義三人相繼辭職。

出乎意料的是,這件事的判決得到了西方國家的盛讚,稱新興的小國日本居然能做到司法獨立,讓人眼前一亮。而高舉司法獨立大旗的日本,借勢與英法美等多國,修改不平等條約,成為亞洲唯一一個獨立主權的近現代化國家。

圖:宇和島城的兒島惟謙雕像。他被日本後世尊稱為護法之神

“大津事件”距今已經100多年了,但在日本司法史上的地位猶如燈塔一樣的存在。

日本民眾宛如得了“恐俄病”一般,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祈福與謝罪活動。學校停課祈福;神社、寺院和教會都在祈禱皇太子痊癒;各地慰問電報超過1萬封;山形縣金山村禁止以“津田”為姓及“三藏”命名。

5月20日,日本人的謝罪走到了極端:一個叫畑山勇子的女子在京都府廳面前,用剃刀割喉自刎表示道歉,她被日本人稱為“烈女”。

圖:畑山勇子像

二、日本亡國就讓它亡國好了!

回過頭來再說說兇手。

津田為什麼要刺殺尼古拉皇太子?

原來,津田是個狂熱的發俄分子,他對於俄羅斯對日本北方諸島的強硬態度不滿,對俄羅斯興建西伯利亞鐵路不滿,認為俄國皇太子的訪日其實是軍事視察,所以先下手為強,釜底抽薪幹掉未來沙皇。

圖:津田三藏像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狂熱而無腦的憤青。日本輿論的普遍聲音是:死不足惜。

在來自俄國和日本政府的雙重壓力下,裁判所(日本法院)有意援用當時日本刑法116條中規定的“大逆罪”,判處津田三藏死刑。

殺一個憤青,平息大國的怒火,保住日本的國家安全,這是很多人都會做出的選擇。

但是,大審院(當時日本的最高法院)院長兒島惟謙不同意。

因為“大逆罪”原先僅適用于日本皇室成員,外國的皇族在日本刑法中與一般人地位相同。如果判處津田死刑,就與法律相違背。兒島惟謙堅稱“法治國家必須完全遵守法律”,不肯修改法律迎合俄國,迎合政府要員。

圖:兒島惟謙像

行政與司法在角力。

當時的日本政府內閣要員威脅道:“如果俄國不滿判決,出兵報復的話,日本可能會亡國!”

兒島惟謙拍案而起,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如果司法不獨立,日本亡國就讓它亡國好了!”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這段歷史時,胸口一熱:這個日本人太了不起了!一個立憲國家如果不能堅守法律,那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在兒島的堅持下,津田最終被判無期徒刑(當年9月病死獄中)。

日本行政機構大失所望,大丟面子,外交大臣青木周藏、內務大臣西鄉從道、法務大臣山田顯義三人相繼辭職。

出乎意料的是,這件事的判決得到了西方國家的盛讚,稱新興的小國日本居然能做到司法獨立,讓人眼前一亮。而高舉司法獨立大旗的日本,借勢與英法美等多國,修改不平等條約,成為亞洲唯一一個獨立主權的近現代化國家。

圖:宇和島城的兒島惟謙雕像。他被日本後世尊稱為護法之神

“大津事件”距今已經100多年了,但在日本司法史上的地位猶如燈塔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