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彭雅青: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制勝密碼

文/夏和

柯達、索尼、諾基亞……21世紀以來,許多巨頭品牌紛紛倒下;蘋果、阿裡巴巴、小米……隨著互聯網的崛起,許多新品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品牌競爭的叢林裡,許多原始的規則已經失效,

面對新的商業生態和無處不在的跨界打劫者,很多企業感到無所適從——移動互聯網時代,什麼才是品牌致勝的有效良方?

日前,記者就這個問題採訪到了著名財經作家,品牌整合行銷專家、湖北品牌網總編輯彭雅青先生。

從“互聯網+”到“品牌+”

記者:“中國品牌日”前夕,

我曾經採訪過你。你的談話文章發佈後,在網上受到了歡迎,還上了百度熱搜。這說明你的觀點,還是非常有見地的。

彭雅青:謝謝!大概是因為說出了一些實話。“中國品牌日”的落地,從整個國家戰略層面,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大的警鐘——現在國家都牽頭推品牌建設了,你再不做品牌,未來的機會就可能沒有了。

記者:是啊,

所以有讀者問:我也知道品牌建設重要啊,很急啊,但就是不知道怎麼搞啊。而且現在傳播環境變化得太快,讓人很是迷糊。

彭雅青:現在企業所處的環境已經改變。過去,“酒香不怕巷子深”,踏踏實實做好產品,企業就可以立足;在資訊不透明的時代,品牌的塑造也很簡單,只要在權威媒體做廣告就能一舉成名,現在資訊氾濫,即使你在央視黃金段廣告,發出的聲音也是微弱的。

所以如果按照老的套路去做,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樹品牌,都會遇到很多困惑,甚至面臨生死劫。

記者:那麼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呢?

彭雅青:首先,企業和企業家一定要把品牌建設提到企業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前兩年大家都在談“互聯網+”,其實“互聯網+”只是工具,沒有品牌,再互聯網也沒有用。所以,現在是一個“品牌+”的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這個時代,世界是平的:資訊傳播籬笆已經失效;產品是同的:產品功能差異已經失效;概念是虛的:行銷概念區隔已經失效;消費是通的:消費行為壁壘已經失效。

品牌不再是企業做大做強之後水到渠成的自然產物,企業必須從一開始就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品牌戰略,並貫徹始終。唯有品牌,才可以引領未來。

記者:但是,在很多人看來,要塑造一個知名品牌似乎越來越難了。

彭雅青:當然,做品牌是個系統工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這也是別無選擇的事。如果你不做品牌,那麼就等於放棄了市場主動權,只能任人宰割。

現在很多人依然認為,大品牌一定是大體量的企業才能考慮的問題,做品牌一定需要燒錢,但其實做品牌的難易與體量和錢無關。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紅利就是給了草根逆襲的機會。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機會無所不在。

品牌制勝“五重門”

記者:你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品牌建設最核心的點是什麼?

彭雅青:最核心的就是無法再忽悠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資訊的傳播極其便捷了,消費者和品牌之間“零距離”化了。品牌的諸多外在的“面紗”將一一褪去,剩下的就是——如何裸著心和消費者談一場持續的戀愛。談的越轟烈,越持久,越影響力大的品牌,就越是好品牌。

記者:如何談?這裡面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彭雅青: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和未來,品牌的內核是沒有變的,只不過,做品牌的路徑和方法變了。我參與過很多企業的品牌建設,也深入研究過知名品牌的發展歷程,總結了一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制勝策略,非常簡單,一共十個字:鑄魂、塑形、立信、造勢、定情。我稱之為品牌制勝“五重門”。打開、穿越這“五重門”,才可以找到屬於我們的“黃金”。

記者:我覺得你的提法很形象、很新穎,能具體給解讀一下這“五重門”嗎?

彭雅青:“魂”是品牌的價值核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比如可口可樂的“激發歡樂的時刻”,蘋果的“讓電腦更加人性”、宜家的“享受美好生活的輕鬆方案”,阿裡“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小米“為發燒而生”……就是他們的魂。品牌魂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沒有魂的產品和品牌是沒有溫度的,是“死”的。所以,任何一個品牌,首先必須要找到自己的“魂”。

記者:那麼其他四個呢?

“形”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符號。比如看到“M”你會想起麥當勞,看到“√”你會想起耐克。當然,我們所說的形並不僅僅是企業的logo,而是整體的品牌形象。只有獨一無二的形象,才能讓消費者對你印象深刻,一見鍾情。

“信”是一切品牌崛起的核心基石,消費者只有相信你,才會購買你,進而與你產生粘度。所以我常常說,經營品牌,就是經營信任。

“勢”包含了產品勢、市場勢和輿論勢。造勢的目的就是構建出一個濃烈的商業氛圍和場景,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這在商業競爭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情”是建立前面的基礎上,與消費者產生成交,並建立持續的連結。“定情”,就是以品牌為核心構建與消費者之間的社群關係,讓彼此之間牢不可破。

記者:這麼說,穿越這“五重門”,就可以打造出一流的品牌呢?

彭雅青:穿越這“五重門”,不等於就一定有了一流的品牌,但一流的品牌,必須穿越這“五重門”。當然,這“五重門”看似簡單,進入實操層面也還是有許多學問的,需要眾多企業和企業家系統構建,步步推進,堅持不懈,也需要品牌智庫共同參與,專業運作,合力成就。

品牌建設最核心的點是什麼?

彭雅青:最核心的就是無法再忽悠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資訊的傳播極其便捷了,消費者和品牌之間“零距離”化了。品牌的諸多外在的“面紗”將一一褪去,剩下的就是——如何裸著心和消費者談一場持續的戀愛。談的越轟烈,越持久,越影響力大的品牌,就越是好品牌。

記者:如何談?這裡面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彭雅青: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和未來,品牌的內核是沒有變的,只不過,做品牌的路徑和方法變了。我參與過很多企業的品牌建設,也深入研究過知名品牌的發展歷程,總結了一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制勝策略,非常簡單,一共十個字:鑄魂、塑形、立信、造勢、定情。我稱之為品牌制勝“五重門”。打開、穿越這“五重門”,才可以找到屬於我們的“黃金”。

記者:我覺得你的提法很形象、很新穎,能具體給解讀一下這“五重門”嗎?

彭雅青:“魂”是品牌的價值核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比如可口可樂的“激發歡樂的時刻”,蘋果的“讓電腦更加人性”、宜家的“享受美好生活的輕鬆方案”,阿裡“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小米“為發燒而生”……就是他們的魂。品牌魂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沒有魂的產品和品牌是沒有溫度的,是“死”的。所以,任何一個品牌,首先必須要找到自己的“魂”。

記者:那麼其他四個呢?

“形”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符號。比如看到“M”你會想起麥當勞,看到“√”你會想起耐克。當然,我們所說的形並不僅僅是企業的logo,而是整體的品牌形象。只有獨一無二的形象,才能讓消費者對你印象深刻,一見鍾情。

“信”是一切品牌崛起的核心基石,消費者只有相信你,才會購買你,進而與你產生粘度。所以我常常說,經營品牌,就是經營信任。

“勢”包含了產品勢、市場勢和輿論勢。造勢的目的就是構建出一個濃烈的商業氛圍和場景,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這在商業競爭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情”是建立前面的基礎上,與消費者產生成交,並建立持續的連結。“定情”,就是以品牌為核心構建與消費者之間的社群關係,讓彼此之間牢不可破。

記者:這麼說,穿越這“五重門”,就可以打造出一流的品牌呢?

彭雅青:穿越這“五重門”,不等於就一定有了一流的品牌,但一流的品牌,必須穿越這“五重門”。當然,這“五重門”看似簡單,進入實操層面也還是有許多學問的,需要眾多企業和企業家系統構建,步步推進,堅持不懈,也需要品牌智庫共同參與,專業運作,合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