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理學家告訴你,上班族的工作壓力如何輕鬆釋放,混職場更自如!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經做過一次頗有意思的實驗:他將接受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兩組,

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期間,齊加尼克對一組被試進行干預,讓他們無法繼續完成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對於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實驗得到了不同的結果,雖然所有的被試在接受任務時都顯現出一定的緊張狀態,但是順利完成任務的人緊張狀態也隨之消失;未能完成任務的一組,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沒有完成的工作所困擾,
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排解。這種因為工作壓力所導致的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就被成為“齊加尼克效應”。

隨著時代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各類知識信息量的增加,作為“白領”階層的腦力勞動者的工作節奏日益緊張,心理負荷加重。特別是腦力工作是以大腦的積極思維為主的活動,一般不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是持續不斷的活動,

因為緊張也往往是持續存在的。

很多人感覺到,工作一段時間後,整個人都變得日漸焦慮,有時候甚至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面對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時刻處於緊張狀態。

事實上,生活中有些壓力是良性的,我們應該首先振作起來。但是,更多來自我們感到自己無力控制事物的壓力,

則往往引發齊加尼克效應,讓我們異常疲勞。如果因為工作壓力大而時刻處於緊張、焦慮狀態,就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問題了。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克服壓力導致的緊張情緒,避免受到齊加尼克效應的干擾。

首先,學會適當安排和計畫。如果工作計畫不符合實際情況,人們就會因為受到挫折而引發情緒緊張。心理學家建議,在預訂整個工作進度中要安排一小段時間,

每次到這段時間,可以利用它來完成先前沒有完成的事情,或者著手做下一步工作。這樣既有利於完成計畫又能感到自己能支配自己的工作,內心會較為輕鬆。

其次,真誠對待他人。在與別人的交流中,應該真誠坦蕩,與人為善。虛偽不僅會讓人厭倦,自己也會因此產生不安全感,總是不自覺地猜想別人會不會知道真相,擔心他人會在背後議論自己,

因此惶惶不安。這不僅導致你與別人的關係緊張,自己也會活的很累。

對工作的性質、內容、基本情況要有所瞭解,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和後果要有充分的估計和預見。做到心中有數,才能遇事沉著,應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