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生和投資都充滿不確定性,又都有提升勝率的方法(二)

點擊上方“畢肯美股圈”可訂閱哦!

[編者案:本文轉自搜狐首頁 ,來源水晶蒼蠅拍。僅作學習交流之用。轉發並不表示我們完全認同其觀點。讀者應自行做出獨立判斷。]

今天看到一句話:“什麼叫局限?局限就是砍柴的以為皇帝都挑金扁擔。”實在是太到位了!

接著上面的話題,如果你想學成功的價值投資,千萬別天天去背巴菲特口訣;如果你想創業千萬別天天看各種成功學,你最需要搜集的是大家是怎麼失敗的!一個沒有把各種失敗案例研究透的人,

不可能成功。那些只是天天告訴你“某某就是好,你做了某某就會煥然一新大獲成功”的,不是書呆子就是騙子。

牛市里大家談的都是高彈性,幾輪股災下來又開始關注“怎樣避免淨值波動”了。其實淨值回撤本身是市場波動的附帶品,完全拒絕回撤等於與投資為敵。但同樣的波動在不同的背景下意義截然不同:泡沫環境下的傾向應是拒絕波動,低估環境下則反而需要擁抱波動,

而絕大多數不可知的環境下你需要的是坦然忍受波動。

一本書裡寫到:“平庸的將軍,在面對複雜環境時會給自己羅列一堆堆難題和問號,焦頭爛額而找不到北。真正的將才,則快刀斬亂麻,從貌似平常的事態中一眼窺透本質和要害,並果敢行動。”這和投資決策其實也異曲同工,優秀的投資人無論對市場還是對公司都善於抓主要矛盾,並能由細節見整體並最終形成決策的“邏輯支點”。

從估值的角度而言,我個人第一怕的不是貴,而是價值難以衡量。難以衡量的核心要麼是變數太多要麼是距離能力邊界太遠;第二怕的還不是貴,而是便宜的陷阱。看起來便宜容易讓人下狠手,而一旦證明是陷阱就是大虧。如果其他要素都較為確定,那麼“貴”其實是一個很單純的問題,至少易衡量。但估值的重要假設說不清或者被推翻就很要命。

很多事情你只要努力付出了,沒功勞也有苦勞,勤奮會有個基本的收益保障。但投資這行既殘酷又簡單的特徵在於,從來不問你付出了多少,而只看你對不對。這種類別的工作,努力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正確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否則,方向不對,越勤奮越坎坷,越癡迷越瘋魔。

同樣是運氣,投資新手大多是因為好運所以看起來正確,而投資老手則往往通過正確去取得好運。

前者是隨機和被動的,而後者是高概率且主動的。一個人的投資業績,幸運一兩次很正常。但如果看起來總是那麼幸運,那其中肯定有種吸引好運氣的因素叫“能力”。而投資開悟的一個標誌,就是學會區分能力與運氣的分水線。

前兩天分答有朋友問如何向著職業投資努力。其實職業投資是一種高風險的選擇,特別是在初期階段的淘汰率會很高。投資職業不職業其實無所謂,專業不專業才是關鍵。另外開始職業投資最好是在熊市,殘酷的環境下人能更理性的評估自己和體會投資的困難。熬不過去說明不適合,熬過去了再決定要不要繼續走下去。

要在投資的世界裡要活得長活得好,一要靠對風險的嗅覺,二要靠對機會的直覺。有個能聞到風險的鼻子是活得長的基礎,留得住青山就不怕沒柴。如果恰好還有對大機會的一點直覺,那就很難活的不好了。其實無論風險還是機會,本質上都是對不確定性的處理,而學會理解世界的複雜性和個人的局限性,是建立這種處理機制的基礎。

人生和投資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本質上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但又都具有提升長期勝率的方法;比知道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瞭解絕對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決定一生命運的往往只是幾個判斷和決定;各種短期的偶然性會被時間熨平,最終的結果基本是公平的;做什麼事決定了高度,跟什麼人決定了難度;最痛苦的不是錯過了,而是明白的時候已太晚。

PS:

專業不專業才是關鍵。另外開始職業投資最好是在熊市,殘酷的環境下人能更理性的評估自己和體會投資的困難。熬不過去說明不適合,熬過去了再決定要不要繼續走下去。

要在投資的世界裡要活得長活得好,一要靠對風險的嗅覺,二要靠對機會的直覺。有個能聞到風險的鼻子是活得長的基礎,留得住青山就不怕沒柴。如果恰好還有對大機會的一點直覺,那就很難活的不好了。其實無論風險還是機會,本質上都是對不確定性的處理,而學會理解世界的複雜性和個人的局限性,是建立這種處理機制的基礎。

人生和投資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本質上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但又都具有提升長期勝率的方法;比知道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瞭解絕對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決定一生命運的往往只是幾個判斷和決定;各種短期的偶然性會被時間熨平,最終的結果基本是公平的;做什麼事決定了高度,跟什麼人決定了難度;最痛苦的不是錯過了,而是明白的時候已太晚。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