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蘋果、微信互懟,妥協讓步背後是分歧?這有可能是一個陰謀

顯然,蘋果這一招並不是單單是為了抽成,或許有一方面原因如公告中那般,是為了平衡開發者之間的公平競爭的關係,可是,我們更多的可能是看到appstore運營策略的調整。

我們來看一下有關蘋果appstore的業務營收情況,在2016年appstore應用商店為開發者帶來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收入,蘋果營收為285億美元,按照百分之三十的提成,

其獲得了近85億的收入。而這樣的收入還是逐年遞增的,在2015年蘋果App Store 營收僅為200億,蘋果從中得到60億提成,開發者則得到了140億的收益,按照蘋果的預估在2017年,該項業務依然會保持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以上的增漲速度。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蘋果也把持不住了。

在過去的一個財年裡,蘋果銷售額和盈利額雙雙下滑,去年推出iPhone 7在國內市場表現平平,這就意味著蘋果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

毫無疑問,以App Store為基礎的向下延伸的點或許對蘋果來說不僅僅是一次嘗試性的試探,能否通過彼此的試探獲得下一步進展的籌碼才是重點?

蘋果要的是新的盈利點

蘋果手機軟硬體系統就是一個大生態,要想在這個生態內玩耍,就需要付出代價,這百分之三十的抽成或許就是代價。也如大家所判斷的一般,國內廠商必然不會答應,這樣一來,就只能損失蘋果生態中一大部分的用戶了。

騰訊要的是發展,後續的深度合作是必然

也有人認為騰訊需要分清楚自己以後是做遊戲還是做社交,不過,二者並不矛盾,沒有用戶哪來的遊戲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騰訊在未來還會推出更多的遊戲,而這些遊戲玩家不乏蘋果用戶,也就是說蘋果應用商店是騰訊遊戲佈局的一個大平臺。遊戲如何付費,遊戲內消費如何分封利益,這都是雙方要考慮的問題。

AT大戰仍在持續,並未落幕

那麼,雙方持續發酵下去會有怎樣的結局?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蘋果不會妥協,騰訊似乎還要做一定的努力,以圖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但這樣做的結果是只能調整收取費率額度,收費的行為是不可避免了。

其他的類似於知乎、今日頭條也有這樣的問題,他們選擇同樣的方式,不妥協,也就是將打賞的按鈕關閉。

支付寶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我們習慣以辯證的眼光去看問題,卻時常忽略其最本質的點,那就是利益。蘋果和騰訊講究的是商業行為,所以要做的是利益的平衡。那麼,會不會是騰訊與蘋果合謀的一場好戲?也未可知。但是,我們要知道,蘋果端用戶誰都不會捨棄,這是一塊大肥肉,只是協調著如何去分配這些利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