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淺談明代河西屯田的興衰

淺談明代河西屯田的興衰

轉自 原創 2017-05-04 謝東紅 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

一、引言

在洪武初年用兵河西的過程中,河西屯田亦隨之興起,這得益於朱元璋的軍事戰略思想――即以兵養兵的政策。

同時,在河西屯田過程中,貫徹以軍屯為主,民屯、商屯為輔的屯田政策,既有效地鞏固了河西之地,又不同程度地解決了邊地旗軍缺糧的困境。

明廷於河西屯田,對河西地區的開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亦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河西與內地的差距,不同程度地緩解了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當然,不合理的開發也對河西環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創傷。

明廷為了加強長城的防務和便於調遣兵力,修築長城關。

隘,實行軍事屯田管理,沿長城一線設九邊重鎮,由總兵領轄防務,河西長城則屬於九鎮之一—甘肅鎮管轄,鎮治張掖,下設衛所、戍堡,衛所是明代各省下設的軍事機構,負責調遣和士卒的訓練,也是負責管理軍事的組織機構,下設屯田百戶所“且耕且守”。

明代在萬里禦敵的長城線上守望,作為河西的將士,指望從遠隔千里的中原地區運送糧食充饑,

遠水無法解近渴。而而當時中原戰亂,糧食緊缺,根本無法顧及河西,但作為當時的河西走廊,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土壤肥沃,一望無際,靠著祁連山的雪水,可是大片土地無人耕種而被荒蕪。因此,明初實行朱元璋的“興國之本,在於強兵足食”、下令“移民屯田”,並從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等地大量遷移民眾至河西屯田。

二、明代河西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和商屯

軍屯:明代初期,從朱元璋到朱棣,在全國範圍內大興軍屯,規模大,效果好,制度完備,集歷代軍屯之大成。宣德以後,雖逐漸破壞,但終明之世,軍屯土地在全國總耕地面積中仍占很大比重。明代軍屯在供給軍餉,發展農業,開發邊疆,鞏固邊防等方面都起過很大的作用。

明初太祖、太宗兩個皇帝對發展軍屯,建立各種制度,尤為重視,由衛所軍士耕種,交納的穀物主要供應軍糧,除自給以外,還要上交部分,以補充其它地方軍糧不足及其中原戰亂糧食緊缺的需要。河西的軍屯開始於洪武十年)(西元1377年)五月,朱元璋遣使“命鄧愈,發涼州等衛軍十分屯碾北河州等處”。[1]洪武二十二年(西元1389年)莊浪……涼州……八衛官吏月俸“每衛月糧給萬余石,
屯軍士民又種粟賣。軍民所用皆米而已,米價日減。”[2]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1年)二月“蘭州、莊浪、甘州、山丹、永昌、涼州等衛軍事屯田,每歲所收,穀中外餘糧,清以十之二上倉,以給士卒之戍守者。”[3]洪武三十年(西元1397年)涼州、永昌、肅州、莊浪諸衛,累歲豐熟。而甘州、山丹等六衛地寒,軍伍“每以缺糧為病”,地方請“以涼州等衛輸官糧,儲濟其不足”。[4]由此可見,這時河西的軍屯生產不僅滿足了自己,而且還向缺糧地區輸出。當時河西除新增的鎮番衛外,涼州等十一衛下屯軍士已達三萬三千五百餘人,屯地一萬六千三百餘頃。

民屯:“其制一移民就寬鄉,或招募獲罪徒者為民屯,皆領之有司”。[5]由明朝政府遷徙無地農民到指定的地方耕牧,稱他們為“懇軍”,以區別“屯軍”。嘉靖初,右督禦史劉天利督甘肅屯政,請以肅州丁壯及山陝流民于近邊耕牧,且推行于諸邊,奏當興革者十事,史稱“田利大興”。嘉靖二十五年(西元1546年)右僉都禦史楊博巡視甘肅。“大興屯利,請募民屯田,永不征租”。[6]並增置屯田墩三百六十五座,民屯者實行“寓兵於民”的屯田制度,還要擔負本地的防禦任務。隆慶年年間“自金城而達嘉峪關,屯田幾萬頃”。[7]由於大量移民河西屯田,帶來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促進了河西農業生產的發展,實行了屯田制度,使當地荒田得到了大量的開墾,軍民收穫有所增多,這樣減少了軍需運輸之勞,減少了人民的勞役之苦。

商屯:為明代推行鹽法開中時派生的一種經濟形式,在雲南或雲龍地方史研究中常被提及,但卻無明確的事實依據。政府利用食言專賣權,招商運糧到邊地換取鹽引。明代在河西一帶鹽商大多數為陝幫商人,山西晉幫人次之,他們靠西北中茶向東南引鹽而致富,到後來,有些商人為了省減運費,便私下招募無地農民河西邊地墾荒生產,所得的糧食除自足外,其餘交當地官府入倉,以此換取鹽引。“陝西邊,急缺糧儲宜招商中納鹽糧,今于西寧,莊浪上納者,每鹽一引”米麥豆四鬥。甘州、涼州、肅州上納者,每鹽一引,米麥豆三鬥,俱於准浙運司不拘資格支給”。[8]

明代河西軍事屯田最為發達,相比之下,民屯、商屯處於次要地位,雖然河西民屯經濟有很大發展,但從總體上講,是屬於一項軍事系統的農墾經實體。由於河西地處特殊的軍事環境,到明朝後期,河西大部分民屯或民籍土地都處於軍事衛所的管轄之內,“涼州衛民千七百餘戶,附籍歲久,所種田宜征其賦,合輸甘肅”。[9]“甘肅止設衛所,不設府縣,以數百萬居民付之武棄支魚肉”。[10]更說明河西地區的農業軍事屯墾性質。到明中後期,無論軍屯或民屯的開墾都已達到相當大的規模,據統計,洪武年末,屯地一萬六千三百餘;嘉靖時,一萬一千六百九十一頃五百畝;萬歷時,一萬六千八十八頃五十畝。河西在興兵屯田的同時,也很重視水利興修問題,移民與當地的民眾一起興修水利,據不完全統計,甘州五衛修水渠79條,山丹衛14條,高臺千戶所21條。

明末,由於蒙古貴族勢力的南下,邊防吃緊,加之當地軍官占奪田地,屯兵許多人逃走,生老病死人數日增。剝削嚴重,管理腐敗,使河西土地拋荒情況日趨嚴重,結果屯軍失額,屯地荒蕪,屯糧銳減,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得明朝廷“足兵足食,並有天下”的目的最終沒有得以實現。

三、長城與屯田關係、作用及意義

明代河西修築長城與屯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雖然已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產物,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又是民族融合的象徵。長城保護了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暢通無阻,關西七衛視保衛河西的第一道防衛前哨,而河西明長城又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阻止西域吐魯番入侵中原地區第二道防衛前哨作用;移民屯田實邊,把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資料和技術水準帶到河西,又把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通過集市貿易的方式沿著長城防禦體系提供的道路運送到西域各地,起到了西域與中原相互聯結的紐帶作用。要發揮長城的禦敵功能,必須解決守城將士的軍備給養的供應問題,最佳選擇是屯田和徙民實邊,構築長城和屯田實邊,交通網道的修建及相互貿易幾個方面相輔相成,整體關聯,缺一不可。長城有效地保衛著屯田,交通貿易的順利進行,為邊疆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和平環境,也保護了中原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統一和繁榮,促進了西域各國的繁榮和民族融合的發展;為鞏固邊防所實施的屯墾實邊方略,是直接刺激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契機。

參考文獻:

[1]《明太祖》實錄》卷一四三、一九五

[2]《洪武實錄》

[3]《明史·食貨錄》

[4]《明太祖》實錄》卷二四九

[5]《洪武實錄》

[6]《明史· 楊博列傳》

[7]《洪武實錄》

[8]《重修肅州新志》

[9]《明宣德實錄》卷十

[10]《明莫宗正編實錄》卷一六八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而且還向缺糧地區輸出。當時河西除新增的鎮番衛外,涼州等十一衛下屯軍士已達三萬三千五百餘人,屯地一萬六千三百餘頃。

民屯:“其制一移民就寬鄉,或招募獲罪徒者為民屯,皆領之有司”。[5]由明朝政府遷徙無地農民到指定的地方耕牧,稱他們為“懇軍”,以區別“屯軍”。嘉靖初,右督禦史劉天利督甘肅屯政,請以肅州丁壯及山陝流民于近邊耕牧,且推行于諸邊,奏當興革者十事,史稱“田利大興”。嘉靖二十五年(西元1546年)右僉都禦史楊博巡視甘肅。“大興屯利,請募民屯田,永不征租”。[6]並增置屯田墩三百六十五座,民屯者實行“寓兵於民”的屯田制度,還要擔負本地的防禦任務。隆慶年年間“自金城而達嘉峪關,屯田幾萬頃”。[7]由於大量移民河西屯田,帶來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促進了河西農業生產的發展,實行了屯田制度,使當地荒田得到了大量的開墾,軍民收穫有所增多,這樣減少了軍需運輸之勞,減少了人民的勞役之苦。

商屯:為明代推行鹽法開中時派生的一種經濟形式,在雲南或雲龍地方史研究中常被提及,但卻無明確的事實依據。政府利用食言專賣權,招商運糧到邊地換取鹽引。明代在河西一帶鹽商大多數為陝幫商人,山西晉幫人次之,他們靠西北中茶向東南引鹽而致富,到後來,有些商人為了省減運費,便私下招募無地農民河西邊地墾荒生產,所得的糧食除自足外,其餘交當地官府入倉,以此換取鹽引。“陝西邊,急缺糧儲宜招商中納鹽糧,今于西寧,莊浪上納者,每鹽一引”米麥豆四鬥。甘州、涼州、肅州上納者,每鹽一引,米麥豆三鬥,俱於准浙運司不拘資格支給”。[8]

明代河西軍事屯田最為發達,相比之下,民屯、商屯處於次要地位,雖然河西民屯經濟有很大發展,但從總體上講,是屬於一項軍事系統的農墾經實體。由於河西地處特殊的軍事環境,到明朝後期,河西大部分民屯或民籍土地都處於軍事衛所的管轄之內,“涼州衛民千七百餘戶,附籍歲久,所種田宜征其賦,合輸甘肅”。[9]“甘肅止設衛所,不設府縣,以數百萬居民付之武棄支魚肉”。[10]更說明河西地區的農業軍事屯墾性質。到明中後期,無論軍屯或民屯的開墾都已達到相當大的規模,據統計,洪武年末,屯地一萬六千三百餘;嘉靖時,一萬一千六百九十一頃五百畝;萬歷時,一萬六千八十八頃五十畝。河西在興兵屯田的同時,也很重視水利興修問題,移民與當地的民眾一起興修水利,據不完全統計,甘州五衛修水渠79條,山丹衛14條,高臺千戶所21條。

明末,由於蒙古貴族勢力的南下,邊防吃緊,加之當地軍官占奪田地,屯兵許多人逃走,生老病死人數日增。剝削嚴重,管理腐敗,使河西土地拋荒情況日趨嚴重,結果屯軍失額,屯地荒蕪,屯糧銳減,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得明朝廷“足兵足食,並有天下”的目的最終沒有得以實現。

三、長城與屯田關係、作用及意義

明代河西修築長城與屯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雖然已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產物,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又是民族融合的象徵。長城保護了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暢通無阻,關西七衛視保衛河西的第一道防衛前哨,而河西明長城又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阻止西域吐魯番入侵中原地區第二道防衛前哨作用;移民屯田實邊,把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資料和技術水準帶到河西,又把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通過集市貿易的方式沿著長城防禦體系提供的道路運送到西域各地,起到了西域與中原相互聯結的紐帶作用。要發揮長城的禦敵功能,必須解決守城將士的軍備給養的供應問題,最佳選擇是屯田和徙民實邊,構築長城和屯田實邊,交通網道的修建及相互貿易幾個方面相輔相成,整體關聯,缺一不可。長城有效地保衛著屯田,交通貿易的順利進行,為邊疆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和平環境,也保護了中原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統一和繁榮,促進了西域各國的繁榮和民族融合的發展;為鞏固邊防所實施的屯墾實邊方略,是直接刺激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契機。

參考文獻:

[1]《明太祖》實錄》卷一四三、一九五

[2]《洪武實錄》

[3]《明史·食貨錄》

[4]《明太祖》實錄》卷二四九

[5]《洪武實錄》

[6]《明史· 楊博列傳》

[7]《洪武實錄》

[8]《重修肅州新志》

[9]《明宣德實錄》卷十

[10]《明莫宗正編實錄》卷一六八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