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鹿原》熱播,秦海璐做的“網紅面”火了!讓人饞得直流口水

熱播劇《白鹿原》廣受好評,雖然選取了小眾題材但不會動搖大IP的影響力,劇中的老戲骨組合張嘉譯、何冰、劉佩琦、秦海璐,還有雷佳音、翟天臨、李沁等連袂主演,把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時期的關中一帶歷史變動演繹的淋漓盡致。

最近小編沉浸在劇中,不能自拔。不只因為大時代背景的精彩劇情,還有細膩到裹腳女人顛簸地走路方式和抽煙時打火的動作,更有仙草(秦海璐飾)做的色香味俱全的一手“油潑面”。

滾燙的菜籽油澆在褲帶面上的蔥花和辣椒上,這就是舌尖上的‘白鹿原’啊!”

講真,為此昨天還去家附近的陝西麵館“鼎高高”點了一大碗油潑面,吸溜吸溜吃完後肚子裡的饞蟲才肯甘休。

劇繼續追著,對吃來說有點執著的小編對仙草手中的“油潑面”,很是好奇。所以查閱各種資料終於找到陝西油潑面到底是怎麼做的啦。

油潑面

材料:寬麵條、油菜、香蔥、幹辣椒、油、鹽、味精、生抽、老抽等

做法:

1、鍋中的水燒開,放入麵條和青菜煮滾,撈出放入碗中;

2、麵條的軟硬程度根據你的口感喜好!其次,碗要大點,方便拌面。

3、然後開始放調料,排名不分先後次序,老乾媽、鹽、味精、生抽、老抽、幹辣椒末、蔥花適量放到碗裡

4、菜籽油燒熱後潑入碗中攪勻,拌好就可以開吃啦。


當然除了油潑面,還有很多陝西名吃,涼皮、肉夾饃、岐山臊子面、biang biang面自不必說,很多陝西小吃也是很值得吃貨們去挖掘的。

酸湯水餃

酸湯水餃是把羊肉水餃放在特製的酸湯內食用。酸湯裡有蝦皮、熟芝麻、香菜末、韭菜末、牛油、香油、雞油、甜醋、醬油等13種調料。甜醋由醋內加入30%水、八角、茴香、丁香熬制,泛泡後加入紅糖(醋糖比50:1),再熬制半小時而成。

漿水魚魚

漿水魚魚,陝西小吃。漿水魚魚曰魚,其實並不似魚,酷如蝌蚪。陝西人土話叫“蛤蟆骨鬥”,意即小蝌蚪的意思。漿水魚魚一般有兩種:玉米麵和一般白麵的,可熱吃也可放涼吃,味道十分鮮美。

肉丸胡辣湯

肉丸胡辣湯源自西安,可以說是蔬菜牛肉丸子湯,但是區別於外地的是湯要勾芡。湯裡有渾圓的牛肉丸子,切成塊狀 的土豆、蓮花白、胡蘿蔔、菜花、芹菜等。先用牛羊骨熬湯,下牛肉丸,燴菜,最後勾芡而成。

葫蘆雞

葫蘆雞,是西安的傳統名菜。其選料是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這種雞飼養一年,淨重1000克左右,肉質鮮嫩。

製作時經過清煮、籠蒸、油炸三道工序,成品以皮酥肉嫩、香爛味醇而著稱,被譽為“長安第一味”。

柿子餅

說起柿子餅,不得不提起這個民間傳說,相傳300多年前,李自成稱王西安後,臨潼老百姓用火晶柿子拌上麵粉,烙成柿子面餅慰勞義軍,很受義軍將士稱道。

後來,為了紀念李自成及義軍,每年柿子熟了,臨潼百姓家家戶戶都要烙些柿面餅吃。天長日久,就演變成了今天的黃桂柿子餅!

講了這麼多吃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一定要去趟西安,吃一吃當地的特色小吃,去不了的朋友們別急,小編打算繼續追劇,幫你們挖掘劇裡還會出現什麼好吃的!然後記下做飯偷偷告訴你們吼~

葫蘆雞

葫蘆雞,是西安的傳統名菜。其選料是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這種雞飼養一年,淨重1000克左右,肉質鮮嫩。

製作時經過清煮、籠蒸、油炸三道工序,成品以皮酥肉嫩、香爛味醇而著稱,被譽為“長安第一味”。

柿子餅

說起柿子餅,不得不提起這個民間傳說,相傳300多年前,李自成稱王西安後,臨潼老百姓用火晶柿子拌上麵粉,烙成柿子面餅慰勞義軍,很受義軍將士稱道。

後來,為了紀念李自成及義軍,每年柿子熟了,臨潼百姓家家戶戶都要烙些柿面餅吃。天長日久,就演變成了今天的黃桂柿子餅!

講了這麼多吃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一定要去趟西安,吃一吃當地的特色小吃,去不了的朋友們別急,小編打算繼續追劇,幫你們挖掘劇裡還會出現什麼好吃的!然後記下做飯偷偷告訴你們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