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裡娃的上學路變遠了

不久前我回到了自己曾經在那裡當過幾年民辦教師的小山村,驚喜地發現小村變化極大,原來不足10戶的小屯發展到30多戶了,破舊的土屋也都換成了紅磚小樓,雖然不是很富裕,

但溫飽已經有餘了。村民說,生活好過些了,可孩子上學的路卻變遠了。村裡原來的教學點撤了,孩子無法就近上學,要到離家很遠的鄉中心校去就讀。家中有老人的就到鄉里租房陪孩子上學,這樣的陪讀費用可不菲,房租貴不說,日常開支也不少,無形中給農村不算富裕的家庭增加不少負擔;家中沒有老人的孩子從6歲上一年級開始,就得離開父母到中心校的集體宿舍去,
吃住都在學校,而且小學不是幼稚園,沒有專門的保育員,吃喝拉撒靠自已,洗涮穿著靠自己,遮風擋雨靠自己,學習進退靠自己……6歲的孩子能應付得了多少?老師邊教學邊照顧學生的日常生活,哪顧得過來?

有個村民說他的孩子6歲多送去學校住,

有時半夜醒來哭著喊爸爸媽媽,每次送到校門口都不原意進去,看著淚汪汪的孩子心疼啊。有個村民說她家的小女孩,上一年級時有一次生病,在床上躺了幾天也沒有人過問,後來還是自己到鄉里買貨物順便去看孩子才知道孩子生病,背孩子上醫院好揪心呀。有個村民有些憤憤地說,他的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每次考試卷的分數都是個位數,不去讀又不行,無奈呀。

是喜是憂,作為普通人我的心情很複雜,大山裡的人生存的確不容易,撒並那麼多的教學點對山區孩子的教育究竟有益無益,山裡的孩子怎樣做才會學業有成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山區教育的焦點。在我們大中華同一片藍天下,山裡的孩子也是祖國的未來,

他們也是寶,可是山裡的許多孩子卻像野草一樣,在掙扎奮鬥中或成龍或成蟲,或成才或成菜。唉!大山裡的父母們困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