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貨車年檢和年審合併之後,對司機有什麼好處?

5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減少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和降低物流成本,減少物流從業人員的壓力。會議推出了一批新的降費措施,其中有一條新舉措是,將貨運車輛年檢和年審依法合併,

從而減輕貨車司機的檢測費用負擔。這對於貨車司機來說無疑是利好政策。

年檢和年審的區別

80%的車主會把年檢和年審搞混,或者以為年檢即年審。但其實二者是全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簡單的說,年檢是針對車輛進行整體性能檢測,包括車輛底盤、顏色、保險杠、後視鏡、發動機、喇叭、信號燈等等。大貨車10年以內每年一檢,超過10年每年兩檢。年審是看車主的駕駛證違規記錄和扣分罰款情況。

所以卡友們一定要分清年檢和年審,以免耽誤檢測和審驗,被交警處罰。

年檢和年審合併後帶來的變化

1,節約時間

雖然年檢和年審在車輛沒什麼大毛病的情況下只是跑跑流程走走過場,但一年跑兩次還是覺得麻煩。

不僅事先自己要做好檢查準備,加上又要預約和排隊等候,一檢可能就是一天。時間對卡車司機來說就是金錢,耽誤一天就少拉一趟貨。所以此次年檢和年審合併,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時間,給貨車司機帶來了便利。

2,節約費用

很顯然,年檢和年審分開就意味著要交兩次錢,

合併過後費用理所當然的就降低了,少跑一次也省了油錢。而這項政策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減輕貨車司機的檢測費用負擔,但具體收費各個地區是有差異性的。

此番降費舉措充分表明了國家對物流行業和貨車司機的重視,

但落地如何還需要各方監督。同時會議也指出對各類亂收費行為著重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