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生中國|睡覺磨牙,是蟲是濕?

我猜中醫同仁被患者詢問“磨牙是不是有蟲”這個問題應該好多次了,這也是小編心中長久的一個疑惑,是蟲還是濕呢?曾經看過有偏方雲睡前一片橘子皮可治睡覺磨牙,今見岳老文章,

心中更加明確了。

燥濕化痰法治療咬牙症

咬牙一症,多見於小兒蟲積,成年人則很少見。1974年2月22日,友人宋某某攜其子來訪,談及其子已25歲,每夜入睡後,即上下齒相切磋,振振有聲,可聞於戶外,同屋之人,往往驚醒,自己殊以為苦,問我能否以中藥治癒?我雲舊醫籍中還未見過、臨床上亦沒有經驗,只可據四診投藥以試治之。因切其脈滑象顯露,望其體,肥壯面色光亮,斷為痰飲蓄於中焦,

足陽明之脈入上齒,痰阻經絡,滯礙氣機,或導致咬牙。為擬:二陳東加焦荷葉以燥濕化痰。

法半夏9克,雲茯苓9克,化橘紅9克,炙甘草6克,焦荷葉9克。水煎服10劑,以觀後效。

服5劑後,咬牙聲即減少,10劑服完,同屋之人,已不復聞其齒牙相擊聲了。囑再服數劑,以鞏固療效。祖國醫學很強調痰之為病,故有“痰生百病”、“怪病生於一痰”之說。本例患者之痰系在中焦上影響到齒牙,據脈象及表徵是有所體現的,

故投二陳,效驗頗迅捷。

《局方》二陳湯之半夏、陳皮,取其陳久則無過燥之弊,故名二陳。方中半夏,功能燥濕化痰,和胃止嘔,消痞散結,氣機不暢則痰聚,痰聚則氣機更為阻滯,故用橘紅理氣化痰,使氣順則痰降。痰由濕生,無濕則無痰,故以茯苓健脾利濕。益以甘草和脾補中,使中州健運則濕易化,痰自易消。更加用焦荷葉,取其有助脾去濕之功,能削減肥胖,是宗丹溪的藥法。

綜合本方,具有燥濕化痰, 理胃和中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