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苯丙酮尿症患者“不食人間煙火”?要如何治療?

苯丙酮尿症患者診斷一旦明確,主要靠特殊食品和藥物治療,不能像普通人一樣進食正常食物。苯丙酮尿症是非常罕見的。每1萬5千個新生兒童中,有1個會受到疾病的影響,世界上每年新增病例有2萬例。

比薩、蛋糕和霜淇淋等食物,都是孩子愛吃的食物,但對於有一部分兒童,他們只能吃水果和蔬菜,因為他們得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即苯丙酮尿症。這類患者無法消化蛋白質中的氨基酸,他們不能吃肉、魚、豆類、穀類和牛奶,只能吃水果和蔬菜,

飲食上非常局限。如果給這些孩子選擇吃正常食物,他們將會慢慢變傻、自虐,甚至死亡。

什麼是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PKU),別名“鼠尿症”,是一種氨基酸代謝缺陷,是由於苯丙氨酸代謝途徑中酶缺陷所致,因患兒在尿液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等代謝產物而得名,

其發病率隨種族而異,約為1/6000-1/25000,在中國北方易出現。

PKU是一種遺傳代謝病,分為經典型PKU和四氫生物蝶呤(BH4)缺乏型兩類。經典型PKU由於基因突變導致苯丙氨酸羥化酶缺陷,苯丙氨酸(Phe)代謝障礙、濃度增高,最終導致損傷大腦,智力落後。BH4缺陷除了導致苯丙氨酸(Phe)代謝異常外,還累及其他酶代謝途徑,症狀更為嚴重。

但所幸的是,所有PKU的患兒中,病情更為嚴重BH4缺乏型占比較少。

苯丙酮尿症是諸多出生缺陷性疾病中為數不多的可治療的先天性遺傳代謝病之一。患兒越早接受治療,智力損傷越小。

苯丙酮尿症有哪些表現?

患兒在新生兒期無臨床症狀,部分患兒可能出現餵養困難,嘔吐易激惹等非特異性症狀。出生3~4個月後會逐漸出現症狀,

如頭髮由黑變黃、皮膚顏色淺淡,尿液、汗液鼠臭味,還會有明顯的智慧發育落後。而缺乏BH4的寶寶除了會出現上面這些症狀外,還會嗜睡、吞咽困難、反應遲鈍等,神經系統的損害更重。(1)生長發育遲緩

除軀體生長發育遲緩外,主要表現在智力發育遲緩。表現在智商低於同齡正常嬰兒,生後4~9個月即可出現。重型者智商低於50,語言發育障礙尤為明顯,這些表現提示大腦發育障礙。

(2)神經精神表現

神經系統早期可有神經行為異常,如興奮不安、多動或嗜睡、萎靡、少數呈現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驚厥(約25%),繼之智慧發育落後日漸明顯,80%有腦電圖異常。BH4缺乏型的神經系統症狀出現較早且較嚴重,常見肌張力減低、嗜睡、驚厥,如不經治療,常在幼兒期死亡。

(3)皮膚毛髮表現

因黑色素合成不足,在生後數月毛髮、皮膚和虹膜色澤變淺。皮膚乾燥,有的苯丙酮尿症常伴濕疹。

(4)氣味表現

由於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苯丙氨酸從另一通路產生苯乳酸和苯乙酸,從汗液和尿中排出而有黴臭味(或鼠氣味)。

如果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則前述臨床表現可不發生,智力正常,腦電圖異常也可得到恢復。

苯丙酮尿症致病機理?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謝障礙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由於苯丙氨酸羥化酶(PAH)缺乏,不能將苯丙氨酸轉化為酪氨酸,致使苯丙氨酸在血液、腦脊液、各種組織中的濃度增高,同時由於主要代謝途徑受阻,次要代謝途徑增強,即在轉氨酶作用下,苯丙氨酸脫氨基產生大量的苯丙酮酸,經氧化作用生成苯乙酸、苯乳酸和對羥基苯丙酮酸等旁路代謝產物,並自尿中大量排出。高濃度的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謝產物在腦組織中大量蓄積,導致腦細胞受損。

根據發病機制不同,苯丙酮尿症分為2個類型,一類是典型PKU,病因是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基因突變導致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所致;另一類是四氫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病因是苯丙氨酸羥化酶的輔酶(BH4)缺乏所致。

苯丙酮尿症是父母遺傳給孩子的,這種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人類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位於第12號常染色體上(12q22~12q24),患兒父母外表都是"正常人",卻是致病基因攜帶者,只有當父母雙方均為致病基因攜帶者時,才有可能生育有疾病的後代。

如何治療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種氨基酸代謝缺陷病,屬於基因異常的隱性遺傳疾病,目前醫學水準下尚無法治癒。但是通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避免其發病。

1.低苯丙氨酸飲食

主要適用於典型PKU以及血苯丙氨酸持續高於1.22mmol/L(20mg/dl)的患者。由於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時亦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因此對嬰兒可喂給特製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到幼兒期添加輔食時應以澱粉類、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為主。苯丙氨酸需要量以能維持血中苯丙氨酸濃度在0.12~0.6mmol/L(2~10mg/dl)為宜。

由於各年齡階段苯丙氨酸需要量及個體耐受量的不同,醫生先要根據患兒年齡體重,計算患兒苯丙氨酸每日攝入量及熱量,蛋白質需要量,然後選擇特殊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的種類,再合理分配食用量,這樣制定出的食譜還要隨孩子成長不斷的調整。為此,PKU患兒需定期采血監測,以保證療效。治療至少持續到青春期,終身治療最好。

2.藥物治療

主要用於BH4缺乏型PKU,除飲食控制外,需通過BH4、5-羥色胺和L-DOPA等藥物治療。

PKU是為數不多的可治性的遺傳病之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其預後的關鍵。孕前的基因檢測為新生兒代謝病篩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提供了重要手段。若能在生後一個月內治療,不會出現智力損害。若發現或治療太晚,則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皮膚乾燥,有的苯丙酮尿症常伴濕疹。

(4)氣味表現

由於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苯丙氨酸從另一通路產生苯乳酸和苯乙酸,從汗液和尿中排出而有黴臭味(或鼠氣味)。

如果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則前述臨床表現可不發生,智力正常,腦電圖異常也可得到恢復。

苯丙酮尿症致病機理?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謝障礙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由於苯丙氨酸羥化酶(PAH)缺乏,不能將苯丙氨酸轉化為酪氨酸,致使苯丙氨酸在血液、腦脊液、各種組織中的濃度增高,同時由於主要代謝途徑受阻,次要代謝途徑增強,即在轉氨酶作用下,苯丙氨酸脫氨基產生大量的苯丙酮酸,經氧化作用生成苯乙酸、苯乳酸和對羥基苯丙酮酸等旁路代謝產物,並自尿中大量排出。高濃度的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謝產物在腦組織中大量蓄積,導致腦細胞受損。

根據發病機制不同,苯丙酮尿症分為2個類型,一類是典型PKU,病因是苯丙氨酸羥化酶(PAH)基因突變導致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所致;另一類是四氫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病因是苯丙氨酸羥化酶的輔酶(BH4)缺乏所致。

苯丙酮尿症是父母遺傳給孩子的,這種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人類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位於第12號常染色體上(12q22~12q24),患兒父母外表都是"正常人",卻是致病基因攜帶者,只有當父母雙方均為致病基因攜帶者時,才有可能生育有疾病的後代。

如何治療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種氨基酸代謝缺陷病,屬於基因異常的隱性遺傳疾病,目前醫學水準下尚無法治癒。但是通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避免其發病。

1.低苯丙氨酸飲食

主要適用於典型PKU以及血苯丙氨酸持續高於1.22mmol/L(20mg/dl)的患者。由於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時亦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因此對嬰兒可喂給特製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到幼兒期添加輔食時應以澱粉類、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為主。苯丙氨酸需要量以能維持血中苯丙氨酸濃度在0.12~0.6mmol/L(2~10mg/dl)為宜。

由於各年齡階段苯丙氨酸需要量及個體耐受量的不同,醫生先要根據患兒年齡體重,計算患兒苯丙氨酸每日攝入量及熱量,蛋白質需要量,然後選擇特殊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的種類,再合理分配食用量,這樣制定出的食譜還要隨孩子成長不斷的調整。為此,PKU患兒需定期采血監測,以保證療效。治療至少持續到青春期,終身治療最好。

2.藥物治療

主要用於BH4缺乏型PKU,除飲食控制外,需通過BH4、5-羥色胺和L-DOPA等藥物治療。

PKU是為數不多的可治性的遺傳病之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其預後的關鍵。孕前的基因檢測為新生兒代謝病篩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提供了重要手段。若能在生後一個月內治療,不會出現智力損害。若發現或治療太晚,則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