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要論小吃,北京的老少爺們就好這幾款

前陣子,網上有人說北京的本地小吃不具備什麼特色,好吃點的都是外來的。對於這類歷史爭議,在這裡不多做爭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小吃是在來到北京以後,

因為成為京城名吃才發揚光大的。

無論怎麼說,這些小吃被稱作北京小吃也是十分合理的,對於四九城的老少爺們來說,這都是他們從小吃到大的點心,誰要說不是,他們是堅決不能答應的。當然,像老北京雞肉卷這樣打著老北京旗號的舶來品,哪天變成真正的老北京美食也說不定呢!

1:驢打滾

這算是一道聞名中華的小吃點心了。"驢打滾"是用黃米夾餡卷成的長卷,

因卷下鋪黃豆麵,吃時將長卷滾上豆麵,樣子頗似驢兒打滾,因此得名。"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麵、黃豆麵、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麵,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2: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是北京漢族傳統糕點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3:芥末墩兒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清爽、利口,頗受老北京人喜愛。

4:開口笑

開口笑又稱"笑口棗", 既是京城著名小點,也是嶺南人過年必吃之點心。該品經過油炸,裂一大口,形如開口大笑,故曰開口笑。

5:它似蜜

它似蜜是中國菜系清真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

它似蜜以羊肉為主要材料,烹飪以軟炸為主,口味屬於酸辣味。特點是形似新杏脯,色紅汁亮,肉質柔軟,食之香甜如蜜,回味略酸。

6:三不沾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漢族傳統名點之一,是用雞蛋、澱粉、白糖加水攪勻炒成的。它不僅色彩金黃,味道甘美,更令人稱奇的是它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這也正是它為什麼叫"三不粘"的緣由。

它不僅色彩金黃,味道甘美,更令人稱奇的是它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這也正是它為什麼叫"三不粘"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