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年耳聾要早治,佩戴助聽器先消除仨誤區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資料表明,30%以上的老年人有聽力障礙、言語交流障礙,

老年性耳聾已成為一社會性問題。通過現代化的助聽設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是當務之急。

老年性耳聾是人體老化過程在聽覺器官中的表現,其出現年齡與發展速度因人而異,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似與遺傳及整個生命過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種有害因素(包括疾病、藥物、環境、精神創傷等)影響有關。屬於聽覺衰老現象,符合新陳代謝規律,任何治療均無法改變這一規律和趨勢。

由於人際間的言語交流障礙,會使老年人更加孤獨,反應遲鈍,智力衰退。有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聾與腦萎縮、老年性癡呆呈正相關,隨著聽力下降、聽功能的廢用,可能會加重腦萎縮,使老年癡呆提前到來。

助聽器是一種幫助聾人聽取聲音的擴音裝置,主要由微型拾音器、放大器、耳機、耳模和電源等組成,有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兩種。

氣導助聽器外觀上有盒式、耳背式、耳道式和耳內式等,根據患者的要求和耳聾的情況選用。一般需要經過耳科醫生作詳細的聽力學檢查評估後,再由助聽器驗配師驗配。語言頻率(500Hz~2000Hz)平均聽力損失35dB~80dB者均可使用助聽器;聽力損失60dB左右效果最好。目前的助聽器驗配以氣導助聽器為主,雙側耳聾者,若兩耳損失程度基本相同,最好雙耳佩戴助聽器。雙耳聆聽對大腦言語識別形成整合作用,
並可產生身歷聲的效果,方便聲源定位,在噪音環境下聆聽,可降低信噪比,提升助聽效果。

目前對於老年性耳聾的治療宜三早: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佩戴助聽器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助聽器的應用需消除幾個誤區:

1.自己買個助聽器就能戴。

有些患者沒有經過專業的聽力檢查,隨便買了一個助聽器佩戴,不僅助聽效果不好,還有可能進一步損害患者殘餘聽力。

助聽器同近視眼鏡一樣需要驗配,首先要有患者聽力圖,驗配師根據聽力圖、驗配經驗和需求進行調試,依據患者舒適度進行調整,最終檢驗達到最佳適配狀態。初用助聽器者要經調試和適應過程,因為助聽器放大需要聽到的聲音,同時也會放大周圍環境中的雜訊,開始會覺得聽到的聲音嘈雜,等稍後適應了就好了。

2.助聽器會越戴越聾。

如果助聽器調試得當,不會越戴越聾。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各種器官功能都會逐漸衰退,耳朵也一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聽力下降,與佩戴助聽器沒有任何關係,不戴也會下降的。佩戴助聽器後,聽神經得到持續的刺激,反而有助於延緩聽力下降的速度,對同時伴耳鳴的患者,聽力提高後,耳鳴反而減輕或消失。

3.很多人戴上助聽器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助聽器不戴時,聽力反不如從前了,認為是助聽器把耳朵戴壞了。

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因為大腦已經適應了佩戴助聽器後的聲音感覺,突然拿下助聽器,一下子難以適應,如果持續一段時間不戴助聽器會恢復原來的感覺,就像眼睛的“暗適應”(從亮的地方突然進入比較暗的地方,會看不清楚,過一會才會慢慢適應看清楚)。此時檢查聽力,一般聽力並沒有下降,有些人反而因為助聽器的聲音刺激,部分頻率的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文/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耳鼻喉科主任 馬兆鑫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聽力反不如從前了,認為是助聽器把耳朵戴壞了。

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因為大腦已經適應了佩戴助聽器後的聲音感覺,突然拿下助聽器,一下子難以適應,如果持續一段時間不戴助聽器會恢復原來的感覺,就像眼睛的“暗適應”(從亮的地方突然進入比較暗的地方,會看不清楚,過一會才會慢慢適應看清楚)。此時檢查聽力,一般聽力並沒有下降,有些人反而因為助聽器的聲音刺激,部分頻率的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文/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耳鼻喉科主任 馬兆鑫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