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十遍日本最當紅的teamLab展覽,你會改變看世界的方式

花之森林,迷失、沉浸與重生

teamLab,2017,互動數位裝置

teamLab創始人豬子壽之

2001年從東京大學畢業時,豬子壽之(Toshiyuki Inoko)與幾位師友創立了一個藝術創意團隊:teamLab。這位科技專業出身的男孩總會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疑問,比如:“古人是怎樣觀看世界的?”

“比如下雨,你很少在西方繪畫裡看到‘雨’本身,但浮世繪卻常常描繪絲線般的落雨。

”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豬子壽之說。作為一名生活在後工業時代、隨時準備奔向資訊技術時代的年輕人,他很好奇,在過去幾千年裡,人們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他想通過teamLab獲得想要的答案,但這個藝術團體在創立的最初十年卻舉步維艱,只能靠互聯網相關的工作維持生計。直到這些年,teamLab的藝術作品忽然成為互動展覽領域的佼佼者,他們的展覽動輒吸引數十萬人排隊參觀。

豬子壽之才終於有機會在全世界觀眾面前解讀他當年的疑問。

在teamLab的官網上,豬子壽之對自己的理論進行解釋:假如把人的眼睛比作相機,當人在觀察時,眼球會移動、調整焦距,當人轉頭、來回走動時,眼睛會連續不斷地對周圍拍下照片,這些圖像集中到大腦進行分析,最終才形成人類對周圍空間的感知。

從這點出發,豬子壽之發現,在東方畫作中,“觀賞者就算一邊觀賞著繪畫、一邊變成繪畫中的登場人物,

還能持續觀賞繪畫。”也就是說,只要能夠“觀賞繪畫、同時進入繪畫之中”,觀賞者就能夠在畫中世界自由活動。他把這套理論稱為”超主觀空間“。從傳統日本繪畫研究得出的理論,繼而把它與電腦3D建模等高科技手段聯繫起來,於是就有了teamLab超乎尋常的藝術作品。

去年,teamLab的東京展覽成為城中熱門話題,人們需要排隊六小時才能進場。

40天25萬的觀展人次,印證他們是日本當下最紅的藝術團隊。事實上,teamLab最早的人氣來自2011年,他們為日本偶像團體“嵐”在年底紅白歌會的演出特別製作一套交互影像視頻。借著明星的超高人氣,這段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2015年,米蘭世博會日本館展出兩件teamLab的作品,2016年在美國矽谷舉辦“Living Digital Space and Future Parks”大型個展,吸引超過15萬人次參觀。自此,這個團隊便以沉浸式互動裝置而聞名世界。

“大部分人以為,

所謂互動就是玩觸屏手機、玩電子遊戲,但其實還有更多的可能。”豬子壽之告訴第一財經,“在盧浮宮裡大家都爭搶著要看小小的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他人的存在只會讓我覺得困擾,可是他們能不能也成為作品互動的一部分呢?”

水晶宇宙

teamLab,2015,互動燈光雕塑裝置

teamLab團隊共有四百多人,超過半數都是技術專家

在佩斯北京畫廊的個展上,團隊的標誌性代表作《花之森林,迷失、沉浸與重生》就完美地將他者納入展覽。

電腦程式製作的繁花盛開影像,被投射在整個展廳裡,向日葵、薔薇、牽牛花、牡丹、繡球以自己的節奏緩慢展現著從花苞綻放到花瓣凋零的過程。觀眾參觀的同時就走入了作品,轉頭看見另一個自己站在鏡子反射的花海中。如果只顧著舉手機拍照,可能會錯過腳邊兀自開放的花朵。

在2017年的新版本裡,teamLab在投影花海的基礎上增加了即時互動的彩蛋。觀眾在空間裡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花朵的動態變化,比如用手碰碰花瓣、花瓣就會掉落下來,要是待在一個地方靜止不動、身邊就會一朵一朵地開出新的花來。這就意味著,作品並不是迴圈播放預先製作好的影像,而是通過電腦程式即時繪製而成的。整個作品的圖像並非複製以前的狀態,而會受到觀賞者行為舉止的影響而持續發生變化。

運用即時運算技術,讓觀眾的一舉一動製造出作品更豐富的視覺效果,豬子壽之完美解決了他所擔心的“他人的干擾”。

“我從大學時期開始研究人們如何看世界,希望通過作品模糊掉觀看者與別人的界限,模糊掉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甚至也模糊作品與觀看者本身的界限。”他對第一財經說。

展覽中另一件新作顯然是從花之森林又前進了一步。作品題目顯示出其中玄機:《被追逐的八咫烏,追逐同時亦被追逐的八咫烏,超越空間》。觀眾被引入空蕩的房間,門關上,開始播放起以日本神話中的三足烏鴉為主角的動畫。影像投射在四面牆壁和地板,配合著高橋英明的音樂,觀看者仿佛駕駛飛行器與“八咫烏”共同在空闊宇宙裡翱翔。

被追逐的八咫烏,追逐同時亦被追逐的八咫烏,超越空間

teamLab,2017,互動數位裝置

同樣,這並不是迴圈播放的預先錄製視頻,而是由電腦程式即時呈現出來。八咫烏仿佛知道觀賞者的存在,努力圍繞著他們所在的位置而飛翔,速度太快撞到人,它們就會幻化成凋落的花朵。如果觀賞者們聚集在某一處,牆面與地板的界限會消失,真實空間不復存在。

“這件作品時長4分20秒,五分鐘之後就會逐漸忘記真實的時間和空間,如果連續看十遍,你會質疑人與世界的界限到底是不是存在?”豬子壽之說,“人們以為在網站、電視、手機上看視頻就能瞭解真實的世界,但那只是用腦子在簡單複製資訊而已。在社交網路上無法解釋清楚的,必須要用肉體來理解、感受和認知。”

現在teamLab團隊總共有四百多人,儘管有超過一半的員工都是各種類型的技術專家,電腦工程師、數學家、建築師、互動感應專家,但是最終大家用數位技術創造的理念卻是強調人本身的肉身體驗和感知力。除了驚呼“好漂亮”,拿起手機拍攝,以及在社交網路用來刷存在感之外,他們還希望觀眾可以更多地運用自己的眼睛和身體參與其中。

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10月10日,現場門票80元起。(本文圖片由佩斯北京提供)

水粒子世界——金色

teamLab,2016,數位作品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teamLab團隊共有四百多人,超過半數都是技術專家

在佩斯北京畫廊的個展上,團隊的標誌性代表作《花之森林,迷失、沉浸與重生》就完美地將他者納入展覽。

電腦程式製作的繁花盛開影像,被投射在整個展廳裡,向日葵、薔薇、牽牛花、牡丹、繡球以自己的節奏緩慢展現著從花苞綻放到花瓣凋零的過程。觀眾參觀的同時就走入了作品,轉頭看見另一個自己站在鏡子反射的花海中。如果只顧著舉手機拍照,可能會錯過腳邊兀自開放的花朵。

在2017年的新版本裡,teamLab在投影花海的基礎上增加了即時互動的彩蛋。觀眾在空間裡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花朵的動態變化,比如用手碰碰花瓣、花瓣就會掉落下來,要是待在一個地方靜止不動、身邊就會一朵一朵地開出新的花來。這就意味著,作品並不是迴圈播放預先製作好的影像,而是通過電腦程式即時繪製而成的。整個作品的圖像並非複製以前的狀態,而會受到觀賞者行為舉止的影響而持續發生變化。

運用即時運算技術,讓觀眾的一舉一動製造出作品更豐富的視覺效果,豬子壽之完美解決了他所擔心的“他人的干擾”。

“我從大學時期開始研究人們如何看世界,希望通過作品模糊掉觀看者與別人的界限,模糊掉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甚至也模糊作品與觀看者本身的界限。”他對第一財經說。

展覽中另一件新作顯然是從花之森林又前進了一步。作品題目顯示出其中玄機:《被追逐的八咫烏,追逐同時亦被追逐的八咫烏,超越空間》。觀眾被引入空蕩的房間,門關上,開始播放起以日本神話中的三足烏鴉為主角的動畫。影像投射在四面牆壁和地板,配合著高橋英明的音樂,觀看者仿佛駕駛飛行器與“八咫烏”共同在空闊宇宙裡翱翔。

被追逐的八咫烏,追逐同時亦被追逐的八咫烏,超越空間

teamLab,2017,互動數位裝置

同樣,這並不是迴圈播放的預先錄製視頻,而是由電腦程式即時呈現出來。八咫烏仿佛知道觀賞者的存在,努力圍繞著他們所在的位置而飛翔,速度太快撞到人,它們就會幻化成凋落的花朵。如果觀賞者們聚集在某一處,牆面與地板的界限會消失,真實空間不復存在。

“這件作品時長4分20秒,五分鐘之後就會逐漸忘記真實的時間和空間,如果連續看十遍,你會質疑人與世界的界限到底是不是存在?”豬子壽之說,“人們以為在網站、電視、手機上看視頻就能瞭解真實的世界,但那只是用腦子在簡單複製資訊而已。在社交網路上無法解釋清楚的,必須要用肉體來理解、感受和認知。”

現在teamLab團隊總共有四百多人,儘管有超過一半的員工都是各種類型的技術專家,電腦工程師、數學家、建築師、互動感應專家,但是最終大家用數位技術創造的理念卻是強調人本身的肉身體驗和感知力。除了驚呼“好漂亮”,拿起手機拍攝,以及在社交網路用來刷存在感之外,他們還希望觀眾可以更多地運用自己的眼睛和身體參與其中。

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10月10日,現場門票80元起。(本文圖片由佩斯北京提供)

水粒子世界——金色

teamLab,2016,數位作品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