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管住嘴、邁開腿!積極防治“逆轉”脂肪肝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脂肪肝的發病率悄然上升。由於沒有特殊的不良症狀,脂肪肝往往會被人們所忽視,醫生指出脂肪肝不僅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形成脂肪性肝炎,繼續發展下去還會導致肝硬化,

因此,須提升對脂肪肝的認知,並且加以預防。

【病因】三類人群需注意

肝臟中的脂肪含量一般占肝重的3%-4%,如果肝內脂肪超過5%,就稱為脂肪肝。脂肪重量占5%-10%的為輕度脂肪肝,占10%-25%者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者為重度脂肪肝。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主任醫師郭卉告訴記者,

研究表明,營養失衡、嗜酒、肥胖等都是引發脂肪肝的原因。

“長期大量飲酒會使肝細胞代謝功能發生紊亂,使脂酸合成增加、氧化減少,血內脂酸含量增多,多餘的甘油三酯難以清除。城市中,由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肥胖、營養過剩型脂肪肝患者居多,營養過剩會使體內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肝臟發生脂肪堆積。”

因此,脂肪肝會比較容易找上這些人:腹型肥胖的人,

也就是“肚子大”、有“啤酒肚”的人。研究表明,肥胖常常合併代謝性疾病,而脂肪肝很可能是脂肪代謝異常的結果。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劉庚表示,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脂肪肝在患者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會相對減少甚至消失。

長期、大量飲酒的人。長期酗酒或短時間內大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

俗稱“酒精肝”。因為飲酒後,酒精需要經過肝臟降解,其分解產物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早期的肝損傷就可能表現為酒精性脂肪肝。“建議每日飲酒量不超過40g。”劉庚醫生說。

飲食營養不均衡的人。脂肪肝按照字面意思來看,給人的感覺就是“胖子病”,其實不然。肝臟是脂肪儲存的“樞紐”,長期營養不良的人體內缺乏蛋白質,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

不能合成載脂蛋白,肝臟中的載脂蛋白是用來向外“搬運”多餘脂肪的,因此蛋白質不足的話,脂肪就可能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因此,長期營養不良、過度節食減肥、吃得清淡的人並不意味著不會得脂肪肝,營養均衡最重要。

【防治】管住嘴 邁開腿

食物品種宜多樣化,

宜用食物包括含優質蛋白質高的食物,如魚肉、瘦肉、奶類等;降脂類食物,如龍井茶、香菇、蘿蔔、山楂、木耳等;含豐富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木耳、海帶、玉米等。

忌食或少食食物包括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甜點心等;含脂肪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豬油、肥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等;酒及含酒精的飲料。

如果已經發展到了脂肪性肝炎的階段,肝功能異常,臨床症狀比較明顯,則應給予適當的藥物干預,並嚴格遵照醫囑服藥。

郭卉醫生表示,中醫藥治療以其療效明顯、副作用小的特點,在臨床廣為應用。傳統醫學認為無論是嗜食肥甘厚味或是嗜酒無度,均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濕邪內蘊為其根本,治療多以健脾利濕為主。

通過戒酒、合理的飲食調理和適當的運動鍛煉,必要的藥物干預,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當然做到預防為主,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是十分重要的。

渤海早報記者趙濛 編輯張賀

肝功能異常,臨床症狀比較明顯,則應給予適當的藥物干預,並嚴格遵照醫囑服藥。

郭卉醫生表示,中醫藥治療以其療效明顯、副作用小的特點,在臨床廣為應用。傳統醫學認為無論是嗜食肥甘厚味或是嗜酒無度,均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濕邪內蘊為其根本,治療多以健脾利濕為主。

通過戒酒、合理的飲食調理和適當的運動鍛煉,必要的藥物干預,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當然做到預防為主,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是十分重要的。

渤海早報記者趙濛 編輯張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