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裡面的4類人,你屬於哪一類?

導讀: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在稻盛和夫眼中,他認為企業裡面的人可以分為3類:自燃的人,可燃的人,不燃的人。

自燃的人,就是不用別人激勵和催促,完全是自動自發的人。而可燃的人呢,

是在別人的引導下,也能燃燒的人。而不燃的人則是,自己不會自動自發,即使別人再鼓勵、催促,自己也不會燃燒。

我通過多年的管理諮詢實踐,我認為企業裡面的人可以分為4類,下面我將通過橫坐標、縱坐標的四個象限來分別說明這4類人:燃他型的人、自燃型的人、助燃型的人和阻燃型的人。

1、企業裡面的4類人

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分類,橫坐標是自信,縱坐標是業績,跟自信對應的是自卑。而跟業績相對應的是問題。如上圖示,這4個點就出來了。一邊是自信,一邊是自卑,一邊是有業績,一邊是有問題。

橫、縱坐標確立以後,就出現了4個象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類人,很自信,而且業績做得很好,這種人屬於燃他型。

在我們企業裡面,這樣的人大家想不想要?毫無疑問,大家都想要,特別是很多老闆經常說,張老師,我太想要這些人了,你去哪裡給我找兩個嘛,你接觸的人多……

那麼第二類人呢?他有業績,事情做得很好,但是他覺得自己還不行(自卑感),

這一類人屬於自燃型的人。

自燃型的人,他本來就做事還可以,但是他總覺得自己還有學習的空間。

我們再看第三類人,覺得自己做的事確實沒有業績、有問題,但是呢,他很自卑,覺得自己真的做不好,這樣的人屬於助燃型的人。

助燃型的人,

他自己不能夠燃起來,但是在別人的引導下,也能完成任務的人……這一類人在我們企業裡面也有,但這一類人還算好的,最可怕的是我發現企業裡面有一類人又很自信,但是又有問題。

通俗講就是問題一大堆,但是自我感覺很牛,很了不起,這類人是屬於阻燃型的人。

很多人在入職,到最後都會有一個過程的轉變,正常來講,我們應該是把員工從阻燃型轉變成燃他型:即從阻燃型→助燃型→自燃型→燃他型。

然而,在很多企業裡面恰恰是進行著相反的轉化,好不容易招個“高人、能人”,過段時間變成自燃型了(有業績,但是覺得自己做的不行),再過段時間呢,變成助燃型的了(你不說他不做),再過段時間呢,麻煩了,變成阻燃型的了。

為什麼人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我們很多企業的人會逆時針旋轉呢?而不是正時針旋轉呢?根源是每個人內心的舒適區在作祟。

2、人內心世界的4個分區

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有4個區域,無論是老闆、員工,還是國家領導、基層老百姓。

第一個分區是恐慌區,第二個分區是探索區,第三個分區是學習區,第四個分區是舒適區。

怎麼理解這4個區域呢?

探索區,就是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一顆積極探索的心態。

恐慌區呢?人會感到憂慮、恐懼、不堪重負,這其實是一個積極的區域,因為恐慌其實是種危機意識,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度,過度就變成精神病了,要懂得適度地克服。

學習區是什麼?就像我們從小接受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參加培訓等等,是自己不斷增加對世界認知的過程所處的區域。

這裡重點談談舒適區。在舒適區內,人通常在工作、生活中安於現狀忽略了壓力的存在,並且失去改變的欲望。絕大部分人會呆在舒適區,在舒適區人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這就是問題的所在,溫水煮青蛙的道理相信大家都了然。

企業裡面很多員工就喜歡呆在舒適區,一不用去學習,二不用去探索,心想企業又不是我的,更別說恐慌了。甚至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我很厲害,我能夠瞞天過海,只要老闆不在工廠,他看不到我,不給我施加壓力我就很舒服,但是我想說這種舒服是習性上的舒服,不是自己業績上的舒服,不是自己人生事業上的舒服。

因為當人在這個舒適區上呆著的時候,是習性在起作用,過往偷點懶,讓人感覺很舒服。等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習慣使然還是想著偷懶,久而久之,就失去改變的激情,也不會主動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為,無非是為了保持舒適的感覺而已,這個時候就出問題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員工會從燃他型或自燃型慢慢向阻燃型轉化的原因。

那麼,這4個分區,跟我們前面講的4種類型的人怎麼對應呢?

燃他型的人,自信又有業績,且處於恐慌區內,其實是領袖型的人,比如很多老闆就處在這個區域,天天想著怎麼樣超越競爭對手?怎麼樣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助燃型的人,有問題又自卑,但處於學習區,這種人是可以培養的。

自燃型的人,有業績但自卑,且處於探索區內,這種人是可以發揚的。

而阻燃型的人呢?既很自信又有問題,且處在舒適區內,面對這種人要懂得溝通、包容、淘汰。改得了就改,改不了,那也要換一換。

結語:所以,我們要看一下我們的管理團隊,哪些人是屬於燃他型的?哪些人是屬於自燃型的?哪些人是屬於助燃型的?哪些人又是阻燃型的?

阻燃型的人,找出來溝通、包容、淘汰;助燃型的人,好好花心思培養;自燃型的人,要懂得把他的光榮事蹟發揚光大;而燃他型的人呢?直接給他舞臺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掌握好此PMC方法,工廠管理無難事!(實操、收藏)

工廠管理必須要開好的3個會議!(實操收藏)

2、人內心世界的4個分區

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有4個區域,無論是老闆、員工,還是國家領導、基層老百姓。

第一個分區是恐慌區,第二個分區是探索區,第三個分區是學習區,第四個分區是舒適區。

怎麼理解這4個區域呢?

探索區,就是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一顆積極探索的心態。

恐慌區呢?人會感到憂慮、恐懼、不堪重負,這其實是一個積極的區域,因為恐慌其實是種危機意識,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度,過度就變成精神病了,要懂得適度地克服。

學習區是什麼?就像我們從小接受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參加培訓等等,是自己不斷增加對世界認知的過程所處的區域。

這裡重點談談舒適區。在舒適區內,人通常在工作、生活中安於現狀忽略了壓力的存在,並且失去改變的欲望。絕大部分人會呆在舒適區,在舒適區人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這就是問題的所在,溫水煮青蛙的道理相信大家都了然。

企業裡面很多員工就喜歡呆在舒適區,一不用去學習,二不用去探索,心想企業又不是我的,更別說恐慌了。甚至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我很厲害,我能夠瞞天過海,只要老闆不在工廠,他看不到我,不給我施加壓力我就很舒服,但是我想說這種舒服是習性上的舒服,不是自己業績上的舒服,不是自己人生事業上的舒服。

因為當人在這個舒適區上呆著的時候,是習性在起作用,過往偷點懶,讓人感覺很舒服。等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習慣使然還是想著偷懶,久而久之,就失去改變的激情,也不會主動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為,無非是為了保持舒適的感覺而已,這個時候就出問題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員工會從燃他型或自燃型慢慢向阻燃型轉化的原因。

那麼,這4個分區,跟我們前面講的4種類型的人怎麼對應呢?

燃他型的人,自信又有業績,且處於恐慌區內,其實是領袖型的人,比如很多老闆就處在這個區域,天天想著怎麼樣超越競爭對手?怎麼樣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助燃型的人,有問題又自卑,但處於學習區,這種人是可以培養的。

自燃型的人,有業績但自卑,且處於探索區內,這種人是可以發揚的。

而阻燃型的人呢?既很自信又有問題,且處在舒適區內,面對這種人要懂得溝通、包容、淘汰。改得了就改,改不了,那也要換一換。

結語:所以,我們要看一下我們的管理團隊,哪些人是屬於燃他型的?哪些人是屬於自燃型的?哪些人是屬於助燃型的?哪些人又是阻燃型的?

阻燃型的人,找出來溝通、包容、淘汰;助燃型的人,好好花心思培養;自燃型的人,要懂得把他的光榮事蹟發揚光大;而燃他型的人呢?直接給他舞臺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掌握好此PMC方法,工廠管理無難事!(實操、收藏)

工廠管理必須要開好的3個會議!(實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