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部《西遊記》,告訴我們如何做好一場行銷活動

假如將唐僧肉看成是產品,西天取經則可以被看成一場巨大的行銷活動,憑著產品(唐僧肉)長生不老的噱頭來傳遞來自西天的價值理念。聚集的一大批忠實用戶(妖魔鬼怪),

則潛伏在取經路上等待這種美味的食材.....

唐僧,一個生而偉大的故事

大乘佛教還沒有在東土大唐傳播開來,如來佛祖急需開展一場重量級的行銷活動來造勢宣傳,於是策劃了西天取經的活動,為了報答如來佛祖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的伸手援助,

天庭的幾乎動用了所有的資源來幫助籌畫和運作這場活動。天庭的頂級行銷師們勞心勞力,進行了精心安排。

首先在活動的產品宣傳上,就搞到的非常高大上,把唐僧描繪成“生而偉大”的產品。聽上去很氣派,而實際上一點不為過,唐僧本身就是真的偉大,不像一些產品那樣借偉大之名行吹逼之實。那麼,生而偉大體現在哪呢?《西遊記》第一百回中是這樣記載的。

“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

名喚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謾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這是到了西天,如來告訴唐僧的真相。讓產品擁有與生俱來的傲嬌屬性,如來佛祖不惜讓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金蟬子第十世轉到了唐僧身上,也就是說,讓唐僧從娘胎裡就跟普通人不一樣了。

這可真是下了血本,就因為上課不好好聽講,就硬把自己寵愛的學生給轉!世!了!這就好比玩網游,

把金蟬子滿級帳號封了,讓他從0級開始慢慢刷怪升級,你說這是多大仇多大怨。

而且,把人(佛)賣了還美其名曰到基層鍛煉,實際上就是流放好嘛,而且還是轉世的流放。這樣一想心疼唐僧不已,真是個被世界嚴厲對待的可憐Boy。

天庭套路深 我要回農村

其次,取經的活動有了,那活動目的是什麼呢?

佛祖給出的解答是品牌宣傳,降妖除魔本身就是在給佛教打廣告嘛。沿路的信眾雖然不是唐僧肉的用戶,但是是佛教經卷的潛在用戶啊,這一路上親力親為的傳教是再好不過的宣傳手段啊。當然為了價值傳遞最大化,這次活動被設定得尤其長。小米在B站一場持續幾天的手機待機活動就算長了?

天庭要辦的活動豈是凡夫俗子所能比的,

要做就要做最長的最大的,活動在凡間要進行一十七個春秋,期間再分成九九八十一個小活動用產品進行串聯。取經的又不是自己,這群來自天庭的行銷師還真是群看熱鬧的不怕事大的主兒。

活動多但是沒有那麼多怪可打怎麼辦,師徒四人怎麼升級?於是為了湊夠這八十一難,天庭自己先自導自演搞起了爛攤子,今天丟個牛明天丟個娃再準備後天一不小心丟個鐲子什麼的,睜隻眼閉隻眼的,神獸侍童都到凡間做妖怪禍害百姓,嚴重懷疑這是玉帝怕難數不夠給眾神仙攤派的。

兒童走丟了竟然也不報警,裝作什麼也沒發生。每當戰鬥打完了,這些油嘴滑舌的老神仙們騰雲駕霧,從雲端傳來一聲“哎呀,大聖,莫動手”,就知道來自天上的影帝們又要開始秀演技了。

也許正是天庭套路這麼深這麼周密,所以取經的活動才能成功吧。而天庭的這一策略讓孫大聖就不那麼好過了。一邊要保護耿直的師傅,還要調教熊孩子八戒,真是譜寫了一曲婉轉悠長的愛的供養。

司機,還是老的好

產品的亮點賣點往往決定著使用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和需求選擇。賣點不是產品優勢特點的展示,而是對使用者需求和產品特質的交集的包裝。在這點上天庭諸位行銷老司機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天庭先仔細研究了用戶群體,認知他們的行為習慣(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文化特徵(天天不努力還想得道成仙)和產品偏好(喜歡高大上的產品包裝)。於是唐僧被包裝成白白淨淨的形象,聯手裡的袈裟錫杖也是無價之寶。

“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回;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西遊記》第八回)

有了這些法器,簡直比穢土轉生還厲害啊。在產品功能上主打的賣點:吃唐僧肉僧=長生不老。對妖怪來講,誰不想壽與天齊,老天爺偏偏給了這樣的機會,不需要千年的修煉,努努力抓住唐僧只需一塊唐僧肉就可以搞定。

這真可謂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買賣。食得人間美味又可長生不老,你說這樣的誘惑大不大?

天庭的老油條們也知道,容易得到的永遠不是最珍貴的,何況唐僧是佛祖根正苗紅的二弟子,更不能要讓妖怪吃了。於是乎小鮮肉有了錫杖袈裟、徒弟眾神的保護,讓妖怪對唐僧肉求之不得而又欲罷不能的饑渴感。

這就有點像古裝電視劇裡的老套路:紈絝子弟在大街上對美女耍流氓被刪了一巴掌後,捂著臉淫笑一聲“老子就是喜歡這麼野的”。情節放在西遊記則是,只許我唐僧撩你們這群妖怪不許你們吃了我,唐僧這是多麼霸道的總裁啊。

相比人間的老師們喜歡劃重點,天庭行銷師們則喜歡抓重點。行銷不可能面面俱到,用戶最大的需求沒被滿足那就針對性的提供策略直擊用戶痛點。而如果重點不明確或者錯誤,比如行銷重點放在唐僧肉放在美容養顏、肉質鮮美、紅燒更好上,妖怪會奔著唐僧那幾塊骨頭去?用戶一對比,肯定奔著八戒的豬蹄去啊。

而從行銷的角度來看,唐僧肉吃了長生不老這點是真是假並不重要,只要把唐僧控制在安全區不被吃掉來達到宣傳行銷的目的,即便是假的又如何,反正又沒妖怪吃過。把唐僧肉炒作到極致來吸引用戶,噱頭的真假誰都看不透,這就是老司機的套路。

天庭的行銷師告訴我們,在活動中對於產品的包裝推廣,產品定位和目標使用者一定要明確,要從自身、市場、用戶等多個角度詳加考量,在宣傳上也要有層次有重點,要有噱頭。當然,當一些用戶關注的點比較特殊時,例如女兒國國王看到的唐僧不是唐僧肉而是小鮮肉,也應該及時利用產品這些特點進行宣傳。

艾樂卡官網:https://www.iloka.me

師徒四人怎麼升級?於是為了湊夠這八十一難,天庭自己先自導自演搞起了爛攤子,今天丟個牛明天丟個娃再準備後天一不小心丟個鐲子什麼的,睜隻眼閉隻眼的,神獸侍童都到凡間做妖怪禍害百姓,嚴重懷疑這是玉帝怕難數不夠給眾神仙攤派的。

兒童走丟了竟然也不報警,裝作什麼也沒發生。每當戰鬥打完了,這些油嘴滑舌的老神仙們騰雲駕霧,從雲端傳來一聲“哎呀,大聖,莫動手”,就知道來自天上的影帝們又要開始秀演技了。

也許正是天庭套路這麼深這麼周密,所以取經的活動才能成功吧。而天庭的這一策略讓孫大聖就不那麼好過了。一邊要保護耿直的師傅,還要調教熊孩子八戒,真是譜寫了一曲婉轉悠長的愛的供養。

司機,還是老的好

產品的亮點賣點往往決定著使用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和需求選擇。賣點不是產品優勢特點的展示,而是對使用者需求和產品特質的交集的包裝。在這點上天庭諸位行銷老司機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天庭先仔細研究了用戶群體,認知他們的行為習慣(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文化特徵(天天不努力還想得道成仙)和產品偏好(喜歡高大上的產品包裝)。於是唐僧被包裝成白白淨淨的形象,聯手裡的袈裟錫杖也是無價之寶。

“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回;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西遊記》第八回)

有了這些法器,簡直比穢土轉生還厲害啊。在產品功能上主打的賣點:吃唐僧肉僧=長生不老。對妖怪來講,誰不想壽與天齊,老天爺偏偏給了這樣的機會,不需要千年的修煉,努努力抓住唐僧只需一塊唐僧肉就可以搞定。

這真可謂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買賣。食得人間美味又可長生不老,你說這樣的誘惑大不大?

天庭的老油條們也知道,容易得到的永遠不是最珍貴的,何況唐僧是佛祖根正苗紅的二弟子,更不能要讓妖怪吃了。於是乎小鮮肉有了錫杖袈裟、徒弟眾神的保護,讓妖怪對唐僧肉求之不得而又欲罷不能的饑渴感。

這就有點像古裝電視劇裡的老套路:紈絝子弟在大街上對美女耍流氓被刪了一巴掌後,捂著臉淫笑一聲“老子就是喜歡這麼野的”。情節放在西遊記則是,只許我唐僧撩你們這群妖怪不許你們吃了我,唐僧這是多麼霸道的總裁啊。

相比人間的老師們喜歡劃重點,天庭行銷師們則喜歡抓重點。行銷不可能面面俱到,用戶最大的需求沒被滿足那就針對性的提供策略直擊用戶痛點。而如果重點不明確或者錯誤,比如行銷重點放在唐僧肉放在美容養顏、肉質鮮美、紅燒更好上,妖怪會奔著唐僧那幾塊骨頭去?用戶一對比,肯定奔著八戒的豬蹄去啊。

而從行銷的角度來看,唐僧肉吃了長生不老這點是真是假並不重要,只要把唐僧控制在安全區不被吃掉來達到宣傳行銷的目的,即便是假的又如何,反正又沒妖怪吃過。把唐僧肉炒作到極致來吸引用戶,噱頭的真假誰都看不透,這就是老司機的套路。

天庭的行銷師告訴我們,在活動中對於產品的包裝推廣,產品定位和目標使用者一定要明確,要從自身、市場、用戶等多個角度詳加考量,在宣傳上也要有層次有重點,要有噱頭。當然,當一些用戶關注的點比較特殊時,例如女兒國國王看到的唐僧不是唐僧肉而是小鮮肉,也應該及時利用產品這些特點進行宣傳。

艾樂卡官網:https://www.ilok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