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巴菲特股東信裡永遠不會說的秘密

實戰分享

1.巴菲特的“買入並持有”策略也激勵了一代投資者;

2.股神之所以成功,除了具有能夠獲得“低成本資金”這種能力之外,還有最至關重要的一點:他買的是公司,而非“股票”;

3.全球有五大資金來源地:美國、歐洲、日本、中國、中東,但資金來源一直沒有離開過美國,資金成本仍然過高,如果在全球五大資金來源地都有募資管道,就能找到更加便宜的資金。

每年的5月份,神奇的神州大地都會刮起一陣“學習巴菲特”的熱潮,因為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要開股東大會了,全球投資者又要開始每年一度的奧馬哈朝聖之旅了。

可是,還是有一些執迷不悟的“巴迷”,

在學習巴菲特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焦慮,越走越困惑……

巴菲特的成功之道

“財華”橫溢的巴菲特被稱為“一代股神”,他的“買入並持有”策略也激勵了一代投資者。巴菲特對他的絕學雖然一向是“傾囊相授”,但在虎哥我看來,他卻隱瞞了自己最大的制勝秘訣,

《虎成論金》有一期講過,在金融行業賺錢的最基本的模式,都離不開一個資金成本,這個模式並不僅僅適用於中國,而是全世界金融行業的生存之道,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就是通過保險公司獲取低成本的長期資金。

因素一

低成本資金

簡單來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個保險集團,它旗下非常著名的保險公司有:伯克希爾·哈撒韋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再保險公司、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通用再保險公司等等。

很有趣的是,在被投資者奉為“聖經”的《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他沒有一頁紙提到過自己關於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但事實是通過這些保險公司,伯克希爾獲得了源源不斷、不分牛熊週期的保險資金,這些金額巨大的保險資金雖然說是負債,但是成本極低,而且也沒有短期兌付利息的壓力,更沒有使用期限的煩惱。

我們個人投資者除非是倉位控制的特別嚴謹,否則經常面臨的一大痛點就是買入以後股票繼續下跌,被套了,但是卻沒有錢可以加倉了。而股神是不怕股票買入後下跌的,因為他背後的保險集團的保險資金正在源源不斷的湧來,可以不斷的逢低買入,這些保險資金的成本年化僅在2.5%左右,這才是巴菲特真正的投資秘訣。

因素二

集中投資

故事當然還沒講完,股神之所以成功,除了具有能夠獲得“低成本資金”這種能力之外,還有最至關重要的一點:他買的是公司,而非“股票”。各位想想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買入股票,我們的決策是不是比較容易?是不是可以同時買進很多隻?因為你認為股票有價格,流動性比較好,虧了賺了都可以隨時賣出。但如果我們換成買公司的思維呢?你會輕易地出手去買一家公司嗎?你是不是需要很謹慎地去研究這個行業,你是不是需要很全面地研究和瞭解這家企業,你是不是需要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做最後的決策,而且你也不會輕易地同時去買好幾家公司。巴菲特和你也是一樣的,如果是買股票,選擇就太多了,但如果是買公司,就會更加冷靜,所以他的價值投資是一種保守策略,專注于那些經營傳統領域,且具有全球競爭優勢或者有護城河的超大型公司,而且他偏愛消費品這個領域,因為這個領域很容易看得懂,他也長期堅持著不懂不買的理念。不說遠了,還是回到買公司,既然是買公司,那就要對這個行業有個底朝天的研究和瞭解,才能發現一家值得買入的公司,這個時候,難道他會像我們個人投資者一樣,買10萬,買100萬,或者是多買點,買1000萬?5000萬嗎?不會的,他要成為這個公司主要的股東,甚至要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因為他的錢本身就很多,這就是巴菲特成功之道的第二個關鍵因素:集中投資!

投資策略

集中投資的策略,很容易就能實現對這個被買入公司的深度把控,把控什麼?把控大方向,把控公司的經營策略。作為一個中小股東,我們對一個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層,是沒有什麼成本很低、很有效的辦法能影響它的,但是對於巴菲特這樣喜歡控制董事會的重要股東來說,就不一樣了。你如果經營的好,我就相信你,讓你繼續經營,但你如果經營的不好,對不起,你離開,我來主導。除此之外,我仍然有源源不斷、不分牛熊週期的保險資金再湧進,既然對這個行業有足夠的瞭解,對這個公司有足夠的把控,那麼我就還可以繼續通過並購、收購的手段來幫這個企業實現業績的提升,這就是巴菲特基於對行業深度把控之後的集中投資模式。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被伯克希爾·哈撒韋染指的企業,很多實際控制人都是巴菲特。可口可樂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美國運通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富國銀行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華盛頓郵報、達美航空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聯合大陸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當然,伯克希爾當第一大股東的上市公司遠不止這些,當第二大股東的我就不說了,那太多太多了。

巴菲特的成功之道,總結一句話:他利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資本參股了很多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也就成為了巴菲特的“永久杠杆”,不僅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巨額低成本保險資金,還讓他能夠大規模地收購企業。而在取得非常穩定的高投資回報之後,伯克希爾保險業務的資本實力也大大增強,從而保證他有更多的資金可以去投資更多的好公司,更多的回報再帶來更多的保險資金,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這樣看來,“股神”根本不用像我們中國大多數基金經理那樣擔心每個季度、每個月的“考核”,試想如果巴菲特運營的只是一家單純的基金管理公司,可能在40年前就會因為遭遇大規模的贖回而破產了。

今天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營業收入主要是來自於保險行業還有投資收益,此外它還涉足了糖果、媒體等實體行業,這樣一個混合型公司,我們把它單純的歸入金融投資行業其實已經不完全合適了。

在中國的“巴菲特”們

複星

在當前的中國,巴菲特最著名的“門徒”當屬複星和九鼎。複星就一直沿用“保險+產業投資”雙輪驅動的核心戰略,2015年複星的總資產超過了4000億人民幣大關,其中,保險資產接近2000億。它旗下的複星葡萄牙保險、永安保險、複星保德信人壽、鼎睿再保險、以及MIG都是複星保險帝國的成員。而被視為最成功的巴菲特門徒的郭廣昌,也毫不掩飾地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是複星學習的好榜樣:“在融資方面,我們一直推崇向巴菲特學習,通過投資保險、銀行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事實上,複星這個戰略是極其成功的,從2004年以來它的淨資產複合增長率高達40%。

九鼎

我們再來看九鼎,經過這幾年的快速擴張,九鼎已經從一家純粹的PE機構成功蛻變成一個綜合性投資集團,業務版圖包括保險、證券、私募、公募、支付、不良資產處置等等,還包括房地產、資訊技術服務、通訊設備製造等實業。他們現在經過精心打造也形成了以投資為中心,保險,金融服務、互聯網+三大板塊,相互獨立,又能相互協作的商業模式。今天我們看九鼎的的新聞,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九鼎要成為改良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為什麼要做改良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因為他們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對於今天市值已經有400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來說,資金成本每降低0.1%,都將增加幾十億的淨利潤,全球有五大資金來源地:美國、歐洲、日本、中國、中東,但伯克希爾·哈撒韋儘管佔領著世界中央,但資金來源一直沒有離開過美國,資金成本仍然過高,在九鼎看來,如果在全球五大資金來源地都有募資管道,就能找到更加便宜的資金。

此外,全球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Facebook,除了2017年巴神買進了一些蘋果公司的股票,其餘的他都沒有關注過,這也是巴菲特經常被質疑的地方——不關注新產業。巴菲特為什麼不關注新產業?請留言留下你的答案!

虎哥寄語

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們,即使你有巴菲特的選股眼光和持股耐心,但如果沒有保險公司作為“永久杠杆”從而對上市公司形成干預和影響,巴菲特你還真學不會,如果你非要學,也絕對不應該去美國學,而應該去中國的南方學!

流動性比較好,虧了賺了都可以隨時賣出。但如果我們換成買公司的思維呢?你會輕易地出手去買一家公司嗎?你是不是需要很謹慎地去研究這個行業,你是不是需要很全面地研究和瞭解這家企業,你是不是需要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做最後的決策,而且你也不會輕易地同時去買好幾家公司。巴菲特和你也是一樣的,如果是買股票,選擇就太多了,但如果是買公司,就會更加冷靜,所以他的價值投資是一種保守策略,專注于那些經營傳統領域,且具有全球競爭優勢或者有護城河的超大型公司,而且他偏愛消費品這個領域,因為這個領域很容易看得懂,他也長期堅持著不懂不買的理念。不說遠了,還是回到買公司,既然是買公司,那就要對這個行業有個底朝天的研究和瞭解,才能發現一家值得買入的公司,這個時候,難道他會像我們個人投資者一樣,買10萬,買100萬,或者是多買點,買1000萬?5000萬嗎?不會的,他要成為這個公司主要的股東,甚至要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因為他的錢本身就很多,這就是巴菲特成功之道的第二個關鍵因素:集中投資!

投資策略

集中投資的策略,很容易就能實現對這個被買入公司的深度把控,把控什麼?把控大方向,把控公司的經營策略。作為一個中小股東,我們對一個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層,是沒有什麼成本很低、很有效的辦法能影響它的,但是對於巴菲特這樣喜歡控制董事會的重要股東來說,就不一樣了。你如果經營的好,我就相信你,讓你繼續經營,但你如果經營的不好,對不起,你離開,我來主導。除此之外,我仍然有源源不斷、不分牛熊週期的保險資金再湧進,既然對這個行業有足夠的瞭解,對這個公司有足夠的把控,那麼我就還可以繼續通過並購、收購的手段來幫這個企業實現業績的提升,這就是巴菲特基於對行業深度把控之後的集中投資模式。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被伯克希爾·哈撒韋染指的企業,很多實際控制人都是巴菲特。可口可樂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美國運通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富國銀行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華盛頓郵報、達美航空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聯合大陸最大的股東是巴菲特……當然,伯克希爾當第一大股東的上市公司遠不止這些,當第二大股東的我就不說了,那太多太多了。

巴菲特的成功之道,總結一句話:他利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資本參股了很多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也就成為了巴菲特的“永久杠杆”,不僅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巨額低成本保險資金,還讓他能夠大規模地收購企業。而在取得非常穩定的高投資回報之後,伯克希爾保險業務的資本實力也大大增強,從而保證他有更多的資金可以去投資更多的好公司,更多的回報再帶來更多的保險資金,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這樣看來,“股神”根本不用像我們中國大多數基金經理那樣擔心每個季度、每個月的“考核”,試想如果巴菲特運營的只是一家單純的基金管理公司,可能在40年前就會因為遭遇大規模的贖回而破產了。

今天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營業收入主要是來自於保險行業還有投資收益,此外它還涉足了糖果、媒體等實體行業,這樣一個混合型公司,我們把它單純的歸入金融投資行業其實已經不完全合適了。

在中國的“巴菲特”們

複星

在當前的中國,巴菲特最著名的“門徒”當屬複星和九鼎。複星就一直沿用“保險+產業投資”雙輪驅動的核心戰略,2015年複星的總資產超過了4000億人民幣大關,其中,保險資產接近2000億。它旗下的複星葡萄牙保險、永安保險、複星保德信人壽、鼎睿再保險、以及MIG都是複星保險帝國的成員。而被視為最成功的巴菲特門徒的郭廣昌,也毫不掩飾地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是複星學習的好榜樣:“在融資方面,我們一直推崇向巴菲特學習,通過投資保險、銀行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事實上,複星這個戰略是極其成功的,從2004年以來它的淨資產複合增長率高達40%。

九鼎

我們再來看九鼎,經過這幾年的快速擴張,九鼎已經從一家純粹的PE機構成功蛻變成一個綜合性投資集團,業務版圖包括保險、證券、私募、公募、支付、不良資產處置等等,還包括房地產、資訊技術服務、通訊設備製造等實業。他們現在經過精心打造也形成了以投資為中心,保險,金融服務、互聯網+三大板塊,相互獨立,又能相互協作的商業模式。今天我們看九鼎的的新聞,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九鼎要成為改良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為什麼要做改良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因為他們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對於今天市值已經有400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來說,資金成本每降低0.1%,都將增加幾十億的淨利潤,全球有五大資金來源地:美國、歐洲、日本、中國、中東,但伯克希爾·哈撒韋儘管佔領著世界中央,但資金來源一直沒有離開過美國,資金成本仍然過高,在九鼎看來,如果在全球五大資金來源地都有募資管道,就能找到更加便宜的資金。

此外,全球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Facebook,除了2017年巴神買進了一些蘋果公司的股票,其餘的他都沒有關注過,這也是巴菲特經常被質疑的地方——不關注新產業。巴菲特為什麼不關注新產業?請留言留下你的答案!

虎哥寄語

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們,即使你有巴菲特的選股眼光和持股耐心,但如果沒有保險公司作為“永久杠杆”從而對上市公司形成干預和影響,巴菲特你還真學不會,如果你非要學,也絕對不應該去美國學,而應該去中國的南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