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出爐:每年3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第十一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OCC2017)”26日舉行,大會主席、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在致辭 薑靜嫻 攝

中新網上海5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以下簡稱“指數”)26日正式出爐。該“指數”顯示,當下,中國有2.9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且平均每年約350萬人死於心血管病,每10秒就有一人死於心血管病。

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OCC2017)”26日在黃浦江畔開幕。

會議正式對外發佈“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這份指數反映了全中國心血管健康情況,範圍如此廣泛且權威的心血管健康指數此前鮮有報導。

中國心力衰竭學會常務副主委、上海遠大心胸醫院院長孫寶貴當日表示,高危人群接受心臟專科的體檢,

對於發現隱患非常重要。 薑靜嫻 攝

大會主席、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表示,經過十年的努力和發展,東方心臟病學會議已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國內領先的心臟病學大型學術會議。每年,該會議都吸引眾多來自國內外醫師參與,不僅推動了新技術的發展,而且為全國心血管醫師提供了國際化學術交流平臺。

根據“指數”,中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近年來持續上升,

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心血管疾病患者。

一些國家的經驗已經證明,心血管疾病高發的趨勢是可以通過預防和篩查改變的。中國心力衰竭學會常務副主委、上海遠大心胸醫院院長孫寶貴當日表示,美國通過教育公眾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鼓勵積極篩查,讓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美國近30年來人均壽命增加了6歲,其中心血管疾病發病降低帶來的壽命增加,

貢獻了3.9歲。

據悉,中國很多潛在的病人沒有接受檢查,並不知道自己已患病;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專門的心臟體檢。孫寶貴指出,高危人群接受心臟專科的體檢,對於發現隱患非常重要。孫寶貴說,雖然常規的體檢項目中,包含有與心臟相關的內容,比如心電圖,但心臟專科的體檢,會更加詳盡和全面。據介紹,心臟體檢包括血液生化檢查,頸動脈B超和股動脈B超,

以及心臟彩超等。

據瞭解,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冠心病占去了半壁江山。孫寶貴介紹,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據悉,通過冠狀動脈造影,醫生可以直觀地瞭解冠狀動脈血管的走行、數量和畸形與否;並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的有無、嚴重程度和病變範圍等。

此外,有相當一部分冠心病患者無胸痛表現或胸痛的表現十分不典型,而表現為呼吸困難、胸悶憋氣、牙痛、下頜痛、肩頸痛及不適感、胃腸脹氣、消化不良、頭暈、暈厥、出汗等症狀,被稱為非疼痛性冠心病相關症狀。對於這類人群,冠狀動脈造影也是相對更安全可靠的診斷手段。

在當日的論壇上,孫寶貴發表了題為《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患者應當接受CRT治療嗎?》的演講。(完)

被稱為非疼痛性冠心病相關症狀。對於這類人群,冠狀動脈造影也是相對更安全可靠的診斷手段。

在當日的論壇上,孫寶貴發表了題為《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患者應當接受CRT治療嗎?》的演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