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利劍出鞘!全球組網!中國又打破一個西方壟斷

對很多人而言,

定位導航,

是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特別是對“路癡”群體,

那絕對是福音啊!

可說起定位導航,大家還是首先想到GPS,

美國的GPS由於資歷老、名氣大,

甚至成了導航定位的代名詞,幾乎處於壟斷地位。

但是!Everybody!

這壟斷幾十年的“大網”終於要被中國打破了!

一把來自東方的利劍已經出鞘!

它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

北斗導航系統!

利劍出鞘!北斗衛星今年開始全球組網

在5月23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我國已全面啟動北斗系統第三步建設,即北斗三號系統,今年下半年發射6~8顆全球組網衛星。

這意味著,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北斗衛星將正式開始全球組網,拉開北斗系統面向全球服務的帷幕。

接下來,還將上演2018年前後18顆北斗衛星的發射大戲。冉承其說,這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直到2020年我國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提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美國的GPS,由於其資歷老、名氣大以及服務範圍廣,甚至成了導航定位的代名詞。

在當天的學術年會上,美國國家天基PNT協調辦公室主任哈樂德·馬丁就提到,GPS已發展到第五代衛星,衛星組網包括36顆衛星,其中31顆每天提供導航信號,其信號精度已經達到45.3釐米至70.3釐米之間。

事實上,國際上有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俱樂部,只有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以及中國的北斗。

北斗導航的“三步走”戰略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俱樂部中,中國的北斗起步最晚。冉承其說,我國於20世紀後期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是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即“北斗一號”,向中國提供服務;

第二步是2012年年底建成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即“北斗二號”,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第三步是到2020年前後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北斗三號”,向全球提供服務。

目前,前兩步已實現,這也讓我國成為繼美(GPS)、俄(GLONASS)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那麼,中國的北斗目前處於什麼水準?

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力說,當前,北斗系統已為亞太地區使用者提供穩定可靠的時空資訊服務,15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5顆新一代北斗衛星已經完成在軌調試,即將入網工作。

冉承其則透露得更為詳盡,他說,相比於北斗一號,北斗二號系統性能穩中有升,2016年發射兩顆在軌備份衛星,使定位精度從10米提高到8米。隨著中國自主研製的“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正式推出,北斗系統應用已正式進入“米級定位時代”。

2020年北斗將拉動3000億市場份額

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北斗產業產值從100億元向2000億元以上市場快速擴張。

5月17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佈《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年度)》。白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18億元,較2015年增長22.06%。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演算法、軟體、導航資料、終端設備等產業核心產值達到808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70%。

同時,北斗導航系統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中國已同3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3個國際組織簽署了98份合作協定,涉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11個,協定23份,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2018年左右將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覆蓋。

“一帶一路”倡議的快速推進,使北斗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冉承其預測,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系統將拉動2400億-3200億元的市場份額。

在大眾消費市場,目前以智慧手機和車載終端為主。目前普通民用北斗晶片的價格與GPS晶片已經持平,不少導航產品已採用北斗和GPS的雙模方式,應對車載市場的發展需求。而在智慧手機領域,主流機型中均已支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部分國外品牌手機已具備北斗衛星導航的功能。

據統計,2016年國內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5.3億台。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手機銷售量達到5.1億台,帶北斗功能的數量超過30%。北斗系統在共用單車、城市智慧管線等新興市場規模化應用逐漸顯現。雖然目前規模較小,但已經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新聞多一點

已有GPS,為什麼還要北斗導航?

5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攜新品——北斗高精度“20釐米車道級”導航軟體、室內外無縫定位技術、新一代北斗可擕式智慧綜合終端等亮相,獲得眾多導航領域科學家的點贊。

“你們的產品越做越好。”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委員會主席王力稱讚道。

被譽為“北斗之父”的孫家棟院士勉勵道:“北斗的規模化應用發展有賴於企業的推進,作為北斗應用最早的龍頭企業,海格通信可以為北斗應用作更大的貢獻。”

而今,源於1956年國營第七五〇廠的海格通信,已經由原來單一服務海軍的通信、導航整機設備廠,成功轉型為全頻段覆蓋無線通訊與全產業鏈佈局的北斗導航裝備研製專家以及行業領先的軟體和資訊服務供應商,走出了一條高科技開道、軍民融合的創新發展之路。

為何要做中國北斗?

在此次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海格通信與新興互聯網汽車企業小鵬汽車宣佈達成合作,海格通信研發的國產“20釐米級”高精度北斗導航,很快將為中國人自己的智慧駕駛汽車配套。

海格通信的北斗車道級導航系統有何優勢?展位元負責人告訴記者,“舉個簡單的例子,使用GPS導航,一般情況下沒辦法分清楚自己在哪條車道上,車主很容易錯過拐彎路口。使用北斗導航後,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海格通信副總經理劉彥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海格通信將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和導航演算法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助推小鵬汽車成為智慧駕駛乃至無人駕駛領域的領先者,同時實現北斗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

為謀求更大發展,海格通信於2013年開始籌建北斗產業園,並於2015年12月份正式啟用。這是海格通信北斗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以此為平臺,企業開始著手打造廣東省北斗衛星產業基地。目前,產業園內有集團旗下專注北斗相關業務的1個分公司、3個子公司入駐,經營規模從“十二五”初期的不足5000萬元發展到6億元。

“有人可能會問,不是有GPS嗎,為什麼還要北斗?GPS是美國的導航系統,可以根據需要關閉特定區域的服務。因此,發展自主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非常重要。”江俊鋒告訴記者,做北斗的企業很多,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海格通信的北斗產業鏈有著比較完備的佈局,擁有國內領先的高動態、抗干擾等關鍵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形成了“晶片-模組-天線-整機-系統及運營”的全產業鏈。與很多企業只關注北斗某一方面的應用相比,海格通信的全產業鏈模式具有明顯的先進性。

如今,海格通信作為“北斗導航裝備研製專家”已得到業內廣泛認可,被評選為中國北斗產業化應用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聯盟執行主席單位,更是北斗軍用領域的“國家隊”主要成員。“我們的北斗導航系統服務兵種最多、產品型號最多、規模和總量最多。未來導航的發展趨勢是要軍民融合、軍技民用,海格通信要進一步做好導航業務,做大民用,推動軍民融合,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文莉霞說。

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力說,當前,北斗系統已為亞太地區使用者提供穩定可靠的時空資訊服務,15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5顆新一代北斗衛星已經完成在軌調試,即將入網工作。

冉承其則透露得更為詳盡,他說,相比於北斗一號,北斗二號系統性能穩中有升,2016年發射兩顆在軌備份衛星,使定位精度從10米提高到8米。隨著中國自主研製的“米級快速定位北斗晶片”正式推出,北斗系統應用已正式進入“米級定位時代”。

2020年北斗將拉動3000億市場份額

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北斗產業產值從100億元向2000億元以上市場快速擴張。

5月17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佈《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年度)》。白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18億元,較2015年增長22.06%。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演算法、軟體、導航資料、終端設備等產業核心產值達到808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70%。

同時,北斗導航系統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中國已同3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3個國際組織簽署了98份合作協定,涉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11個,協定23份,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2018年左右將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覆蓋。

“一帶一路”倡議的快速推進,使北斗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冉承其預測,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系統將拉動2400億-3200億元的市場份額。

在大眾消費市場,目前以智慧手機和車載終端為主。目前普通民用北斗晶片的價格與GPS晶片已經持平,不少導航產品已採用北斗和GPS的雙模方式,應對車載市場的發展需求。而在智慧手機領域,主流機型中均已支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部分國外品牌手機已具備北斗衛星導航的功能。

據統計,2016年國內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5.3億台。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手機銷售量達到5.1億台,帶北斗功能的數量超過30%。北斗系統在共用單車、城市智慧管線等新興市場規模化應用逐漸顯現。雖然目前規模較小,但已經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新聞多一點

已有GPS,為什麼還要北斗導航?

5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攜新品——北斗高精度“20釐米車道級”導航軟體、室內外無縫定位技術、新一代北斗可擕式智慧綜合終端等亮相,獲得眾多導航領域科學家的點贊。

“你們的產品越做越好。”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委員會主席王力稱讚道。

被譽為“北斗之父”的孫家棟院士勉勵道:“北斗的規模化應用發展有賴於企業的推進,作為北斗應用最早的龍頭企業,海格通信可以為北斗應用作更大的貢獻。”

而今,源於1956年國營第七五〇廠的海格通信,已經由原來單一服務海軍的通信、導航整機設備廠,成功轉型為全頻段覆蓋無線通訊與全產業鏈佈局的北斗導航裝備研製專家以及行業領先的軟體和資訊服務供應商,走出了一條高科技開道、軍民融合的創新發展之路。

為何要做中國北斗?

在此次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海格通信與新興互聯網汽車企業小鵬汽車宣佈達成合作,海格通信研發的國產“20釐米級”高精度北斗導航,很快將為中國人自己的智慧駕駛汽車配套。

海格通信的北斗車道級導航系統有何優勢?展位元負責人告訴記者,“舉個簡單的例子,使用GPS導航,一般情況下沒辦法分清楚自己在哪條車道上,車主很容易錯過拐彎路口。使用北斗導航後,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海格通信副總經理劉彥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海格通信將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和導航演算法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助推小鵬汽車成為智慧駕駛乃至無人駕駛領域的領先者,同時實現北斗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

為謀求更大發展,海格通信於2013年開始籌建北斗產業園,並於2015年12月份正式啟用。這是海格通信北斗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以此為平臺,企業開始著手打造廣東省北斗衛星產業基地。目前,產業園內有集團旗下專注北斗相關業務的1個分公司、3個子公司入駐,經營規模從“十二五”初期的不足5000萬元發展到6億元。

“有人可能會問,不是有GPS嗎,為什麼還要北斗?GPS是美國的導航系統,可以根據需要關閉特定區域的服務。因此,發展自主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非常重要。”江俊鋒告訴記者,做北斗的企業很多,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海格通信的北斗產業鏈有著比較完備的佈局,擁有國內領先的高動態、抗干擾等關鍵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形成了“晶片-模組-天線-整機-系統及運營”的全產業鏈。與很多企業只關注北斗某一方面的應用相比,海格通信的全產業鏈模式具有明顯的先進性。

如今,海格通信作為“北斗導航裝備研製專家”已得到業內廣泛認可,被評選為中國北斗產業化應用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聯盟執行主席單位,更是北斗軍用領域的“國家隊”主要成員。“我們的北斗導航系統服務兵種最多、產品型號最多、規模和總量最多。未來導航的發展趨勢是要軍民融合、軍技民用,海格通信要進一步做好導航業務,做大民用,推動軍民融合,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文莉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