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馬鞍路“粽子婆婆”的傳奇江湖

91歲的馬婆婆是4位開山老祖中現在唯一健在者,正是她讓清香滑糯的傳統手工粽子走進越來越多成都人的生活

5月27日,斑駁的陽光透過法國梧桐樹灑在成都馬鞍路的街面上,樹影下,這條不足600米長的小街支滿了粽子攤位,一眼望不到頭。微風過後,粽子獨有的那種清香瞬間滲滿整條小街。

端午節前,這條平日裡沉寂的小街瞬間就恢復了活力。人聲鼎沸中椒鹽、蜜棗、水果、玉米、八寶、排骨、鮮肉、牛肉、板栗、臘肉、雞肉、蛋黃、香腸等各種口味的粽子和鹹鴨蛋把街面占得連插針的縫隙都不留。

連續近30年,每年火爆近一月,這條小街早已成了一個傳奇。傳奇中總有一些靈魂人物,她們就是這條街上的婆婆們。1989年居住在馬鞍東路省建築第九公司職工宿舍的李婆婆為貼補家用,把自己包的粽子拿到宿舍門口擺攤。除了賣粽子以外,還賣一些鹹菜。1992年同住13號大院馬婆婆、梅婆婆和任婆婆三位加入到“婆婆粽子團”。

隨著生意漸好,這條街上賣粽子的也慢慢多了起來,粽子一條街漸成氣候。正是這4位“粽子婆婆”讓清香滑糯的傳統手工粽子走進了成都人的生活。

如今,4位“粽子婆婆”中的3位已離世,只有91歲的馬婆婆還在江湖上震堂子。

一頭銀髮,滿臉慈祥的馬婆婆端坐在路邊的一把竹椅上,老人家正慢條斯理地包著粽子。五六張細窄的蘆竹葉層層相疊,葉片左右交叉便卷成圓錐形的喇叭狀,

再填入晶瑩剔透的糯米直至身形飽滿,五色絲線麻利一繞,一個菱角狀的粽子便出現在手間。

“我媽包的傳統的尖尖粽最好吃。”兒子馬天利說,“老人家如今動作慢了,屬於半退隱江湖了,但端午前她老人家還是要堅持包下粽子。當年老媽就是靠包粽子貼補了不少家用。”

老街上,再也看不見李婆婆、梅婆婆、任婆婆這幾位前輩的身影了,但粽香依舊,有更多的婆婆和老人們的兒女輩扛起了傳承幾十年的“粽子江湖”,

馬鞍路的粽子傳奇還在延續。

馬鞍路“粽子一條街”,承載很多成都人的歷史記憶。

上世紀90年代初,由馬鞍東路13號院,幾個老住戶憑著各自的好手藝,每逢端午節在社區門口賣自家手工粽子逐漸延伸而來的傳統特色街。當時的婆婆們,就是各家各戶的招牌,加上街辦的有效管理,粽子越來越火,儼然形成了著名的粽子一條街,

也自然而然成為成都人購買粽子的特色街。

當年的粽子,並不是由粽葉包制,而是用竹葉,很割手,品種也只有椒鹽、鮮肉和臘肉等。這些年來,每每端午來臨,提起那些好吃的粽子,成都人總會想到馬鞍東路粽子一條街。這是成都一道溫馨的民俗風景。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譚曦攝影報導

77歲的楊婆婆,1994年開始在馬鞍路賣粽子,最拿手的是尖尖粽,她說如今好多人包的尖尖粽都不尖了

76歲的劉婆婆一頭銀髮,1994年開始在馬鞍路包粽子,是街面上的老大姐了。桌子拼起,一大盆泡好的新鮮粽葉,一大盆和好的糯米,“喜歡啥子味道,馬上給你包!”

75歲的陳婆婆,在馬鞍路賣了20多年粽子,包尖尖粽的手藝是當媳婦時學的。退休前是醫生,如今社區大鐵門上都貼了她一張大頭像

71歲的洪婆婆,2003年開始在馬鞍路賣粽子,“幾千斤糯米都準備好了,就等老主顧了。”

63歲的杜婆婆,包了14年粽子,正要給老主顧送去一大盆預訂好的牛肉粽,“賣了10多年,都是老熟人了。”

每家手工粽子店基本都是24小時輪班倒,動作快的一天要包2000多個粽子

樹影下這條不足600米長的小街支滿了粽子攤位,一眼望不到頭。微風過後,粽子獨有的那種清香瞬間滲滿整條小街

77歲的楊婆婆,1994年開始在馬鞍路賣粽子,最拿手的是尖尖粽,她說如今好多人包的尖尖粽都不尖了

76歲的劉婆婆一頭銀髮,1994年開始在馬鞍路包粽子,是街面上的老大姐了。桌子拼起,一大盆泡好的新鮮粽葉,一大盆和好的糯米,“喜歡啥子味道,馬上給你包!”

75歲的陳婆婆,在馬鞍路賣了20多年粽子,包尖尖粽的手藝是當媳婦時學的。退休前是醫生,如今社區大鐵門上都貼了她一張大頭像

71歲的洪婆婆,2003年開始在馬鞍路賣粽子,“幾千斤糯米都準備好了,就等老主顧了。”

63歲的杜婆婆,包了14年粽子,正要給老主顧送去一大盆預訂好的牛肉粽,“賣了10多年,都是老熟人了。”

每家手工粽子店基本都是24小時輪班倒,動作快的一天要包2000多個粽子

樹影下這條不足600米長的小街支滿了粽子攤位,一眼望不到頭。微風過後,粽子獨有的那種清香瞬間滲滿整條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