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必須關注的農村土地補償款,2017年又有新規定啦

征地補償款包括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款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款,是對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失地的補償。近年來,農村征地越來越多,那麼2017年農村土地徵用補償有什麼標準呢?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農村

首先,土地補償款的標準一般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其次,土地徵收的安置補助款,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款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農業

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款,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最後,是青苗補償標準,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於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於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穫的,不予補償。對於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儘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於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

農民

除此之外,要說的是大家關注的農村孩子的土地補償款。我國法律規定,只要孩子是農村戶口,就有權得到其戶口所在地的土地,如果在孩子還沒分得土地之前,土地就被徵用了,那孩子也應獲得相應份額的補償款。那麼,村集體組織所分配的補償款具體數額是多少,

就需要按照法律程式進行商議、規劃和分配了。但是,只要孩子戶口是農村,那麼這個補償款就有份。

三農

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家對農業非常支持,並且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這些都和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農民朋友一定要及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