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雖吃過人肉羹,最後竟被活活餓死

正所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看看古往今來的聖君為什麼很多最後都死的窩囊。其中固然有社會因素,可更多的還是自身問題。很多明君在雄起之時能夠嚴於律己,可在盛世之時又會“驕奢淫逸”,

親小人遠賢臣,給自己帶來了人生的悲劇。今天我們來說說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霸主——齊桓公。

齊桓公以管仲和鮑子牙為相,勵經圖治,“尊王攘夷”成就中原霸主之偉業。可具有如此雄才偉略的君王卻任用小人,最後被活活的餓死,

實在是可悲可歎。

觀中國歷史,由奉承獻媚而操縱君王,進而隔絕群臣,謀取權位的閹宦可能就是從齊桓公寵愛的豎刁開始了。此人自幼聰明伶俐,可心術不正,竟為取得榮華富貴自宮進入王室。因善於察言觀色,溜鬚拍馬漸得桓公寵愛。他在宮中結識了一位叫易牙的廚師,至於易牙是否是閹人,正史並沒有記載,不過他的廚藝是非常不錯的。其後他又巴結上了桓公的寵妾長衛姬,

從此三人狼狽為奸。

這桓公可以說是一代明君了,可在這三個人的阿諛奉承之下也就不知北了。試想這三人,一個用馬屁拍得他飄飄然,一個用佳餚栓住了他的胃,再一個用美色讓他沉迷溫柔鄉,如此又如何自拔呢?

桓公山珍海味吃膩了,胃口難調。這易牙竟然將自己的兒子殺了,給桓公烹了一份人肉羹。這桓公吃得是津津有味。待他吃完,還覺得味猶未盡,,一邊誇易牙做得好吃,

一邊問肉是什麼做的。易牙回答他是用自己的兒子做的。桓公當時一聽,就覺的噁心。在旁的長衛姬立馬給打圓場,說易牙是出於一片孝心才才這樣做的,連自己的兒子都能獻給君主,還有什麼不能給的呢?那豎刁也在一旁隨聲附和,說易牙忠於君主更盛自己的兒子,真是難能可貴。桓公最後竟為其所蒙蔽認為他們是最忠之人。

當時齊相管仲聽說了此時,他就去勸誡桓公,說這愛子之情,人皆有之,如果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如此殘忍,對他人又能怎樣。他提醒桓公要遠離那些諂媚之人,應當把豎刁和易牙趕出宮去。桓公儘管不樂意,但對年邁的管仲還是尊重的,就把他倆逐出了宮。

後來管仲去世,沒有了豎刁和易牙的奉承獻媚,

桓公頓時覺的索然無趣,食之無味,便又將二人召回了宮。二人日夜隨侍左右,寵信有加。

第二年,桓公病重,百醫不得醫治。諸子開始爭權奪位,朝堂一時紛亂四起。已經是總管內廷事務的豎刁見桓公已經無藥可救,就 把宮中守衛全部換成了自己的親信,並將桓公禁閉在壽宮之內。大臣和侍姬都不得探視,對外假傳聖旨,號令群臣。

英明一世的桓公在空蕩蕩的寢宮內,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此時豎刁正在聯合長衛姬爭奪君位,那還有功夫給桓公送飯。桓公一連數日是湯米未進,餓得是兩眼昏花。趕上一個宮女路過,桓公讓其給找點飯吃,可寢宮裡半天吃的也沒有,連口水也找不到。宮女告訴他豎刁作亂的事。桓公慨歎他沒有聽管仲的話,死後又有什麼顏面去與他相見,最後竟吐血而亡。

豎刁知桓公病亡,仍舊秘不發喪。直到豎刁擁立長衛姬之子無詭繼位,才將桓公屍體入殮。此時桓公已經死了六十七天,屍體早已腐爛,蛆都爬出了棺材。

後來豎刁和易牙又殘害忠良,終致朝堂大亂。公子昭在宋襄公的支持下起兵討伐豎刁、易牙。易牙領兵出戰,而城中老陳高傒等人,趁機伏兵殺死豎刁,迎接公子昭回宮。作惡多端的他最後也是沒有好下場,屍體暴曬了幾天幾夜。

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此時豎刁正在聯合長衛姬爭奪君位,那還有功夫給桓公送飯。桓公一連數日是湯米未進,餓得是兩眼昏花。趕上一個宮女路過,桓公讓其給找點飯吃,可寢宮裡半天吃的也沒有,連口水也找不到。宮女告訴他豎刁作亂的事。桓公慨歎他沒有聽管仲的話,死後又有什麼顏面去與他相見,最後竟吐血而亡。

豎刁知桓公病亡,仍舊秘不發喪。直到豎刁擁立長衛姬之子無詭繼位,才將桓公屍體入殮。此時桓公已經死了六十七天,屍體早已腐爛,蛆都爬出了棺材。

後來豎刁和易牙又殘害忠良,終致朝堂大亂。公子昭在宋襄公的支持下起兵討伐豎刁、易牙。易牙領兵出戰,而城中老陳高傒等人,趁機伏兵殺死豎刁,迎接公子昭回宮。作惡多端的他最後也是沒有好下場,屍體暴曬了幾天幾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