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領銜清三代、乾隆最賞識畫家的作品——《石渠寶笈》《折桂圖》

從康熙到雍正、乾隆,這三代是清代最輝煌的盛世,一個畫家有幸服務于清宮,領銜大型宮廷繪畫定稿、繪製;這也是中西繪畫初次頻繁交匯的時期,畫家能在這盛世站在當時世界藝術交流的前沿,

創造出代表宮廷最高水準、民間爭相效法的傑作,他的人生際遇多麼不凡。因此不凡的際遇與超凡的藝術,只要提到清代宮廷繪畫,繞不開他的名字——冷枚。

冷枚 折桂圖

著錄:

一、《國朝院畫錄》,胡敬纂輯,道光二十二年,宗雅堂刻本。

二、《石渠寶笈初編·第九卷》,

第23頁,涵芬樓影印本,1918年。

三、《歷代著錄圖目》,福開森編,第94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8月。

四、《中國書畫全書》,第744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4月。

五、《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第453頁,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六、《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453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1月。

冷枚(約1669——1742?),字吉臣,號金門畫史,山東膠州人。他師從宮廷畫家焦秉貞,善畫人物、界畫,尤精仕女,畫法得力西畫寫生,工中帶寫,點綴屋宇精細如界畫,筆墨潔淨,賦色韶秀,典麗妍雅,頗得師傳。自康熙到乾隆末,糅合中西技法之畫風在畫院內頗為盛行,而且影響到民間藝術,為此技法之積極推行者。

冷枚大約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前由其師焦秉貞引薦入宮,當時焦秉貞奉敕繪《耕織圖》,冷枚是他的助手,

此圖由兩人分別繪製而成,共46幅,表現民間風情與疾苦,深受康熙皇帝嘉許。冷枚進入內廷後,在康熙晚年的繪畫創作最有名的是《萬壽圖》和《避暑山莊圖》等代表作,是時代盛況的生動寫照。

清 冷枚 避暑山莊圖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據清宮《造辦處清檔》記載,乾隆對冷枚非常器重,給他的生活待遇也是非常優厚的。在工作上也是儘量照顧,讓他不至於太勞累,又能充分發揮其長處。有時只讓冷枚起畫稿,然後讓冷枚的兒子或徒弟去完成。有時讓冷枚只畫重要部位,其餘讓別人代畫。清代宮廷畫多是命題創作,出於對冷枚的信任與偏愛,乾隆有時不再出題,而是讓冷枚願意畫什麼就畫什麼,這樣畫家發揮的自由度就大一些。

冷枚可謂是一個全能畫家,在康熙時就成為領銜畫家,乾隆時更是享盡特殊的恩遇。冷枚在宮廷近半個世紀的繪畫活動中,由於才能突出,成績卓著,頗受最高統治者的器重和賞識,所以清人說冷枚“以畫供奉內廷最久”。他既是一位多產畫家,又是一位長壽畫家,在我國宮廷畫院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因此,清代繪畫評論家總把冷枚與焦秉貞、沈喻三人並提,視為康熙晚期三個著名的宮廷畫家。冷枚供奉畫院經歷了康、雍、乾三代皇帝,且為圓明園奉旨作畫多年,可惜的是,冷枚當年在圓明園的諸多精心之作,都隨著英法聯軍的搶掠與焚燒,在一場空前洗劫中化為灰燼。

折桂圖局部

此圖大概是少數流傳下來的冷枚宮廷繪畫作品,曾著錄于《石渠寶笈》。畫面之中有一片梧桐樹底下,假山邊上坐著一位女子,她笑盈盈注視著一個活潑的孩子,她的身邊另一位女子身份如同婢女,纖纖玉手中舉著桂枝來逗弄孩子,眼神同樣充滿愛意。

折桂圖局部

在以嫦娥仙子折桂題材的侍女畫中,明代唐寅的作品時常場被人效法。在前賢作品之外如何突破,是放在冷枚面前的問題。唐寅是風流才子,他借著折桂圖刻畫女性之美,而冷枚的創作更多的是表現人倫之樂,借著繪畫傳遞美好祝願,更能體現宮廷藝術中的正統觀念。中國傳統將科舉考試及第稱為蟾宮折桂,在冷枚的這幅作品中,女性溫柔賢淑,臉上洋溢著母愛,桂枝則或許包含了對孩子未來寄予殷切的希望。

折桂圖局部

不僅構思得體典雅,作為領銜清三代的全能畫家,這件作品的繪畫造詣同樣可圈可點。在設色上,即使是配景部分也層次豐富,秋天的梧桐有新葉,有老葉,有半枯的葉子,還有吸收西洋繪畫的部分,有受光、遮光的區別,在著色上就需要整體把握,渲染不是一次畫就的,需要用赭石、汁綠等顏料交替染色,最終營造出恬靜自然的色彩與光影變化。而假山石則用上小寫意的畫風,其中孔洞裡透出翠竹的點點鮮綠,每一片竹葉在葉子中心用粉線提出,勁挺但不搶眼。

折桂圖局部

圖中的古代鑒賞印有乾隆鑒賞、石渠寶笈、乾清宮鑒藏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共五方,曾經著錄於乾隆時期的清宮權威書畫著錄書——《石渠寶笈》,可見乾隆對於這幅作品的珍愛。此圖能在冷枚眾多繪畫被毀之後流傳至今,更顯難得。

折桂圖局部

此外,又有當代美國著名古董教父、收藏家安思遠(Robert·Hatfield· Ellsworth1929——2014)的收藏印,分別是安思遠珍藏書畫之印、安思遠、安思遠藏三方印。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乾隆的收藏印都是蓋在畫幅頂端,安氏這三方印都是蓋在畫幅下側裱邊之上,這樣一對比,就知道這位美國收藏家對於這件清宮舊藏心存敬畏,怕破壞畫面,沒有蓋在畫幅中,而且十分謙卑地蓋到最下端裱邊之上。他對這件作品是滿滿的敬意,是對中國藝術的熱愛使然,也是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們尊敬。

安思遠是美國及整個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2015年他的藏品專場拍賣創造舉世矚目的佳績。這件《石渠寶笈》著錄的清宮領銜畫師的作品,其市場效應已經令人期待了,至於眼光犀利的古董教父安思遠曾經收藏過它,並且充滿敬意地鈐上自己的收藏印,這樣的收藏傳奇,會不會進一步推升這件作品的收藏價值,令人翹首以待。

視為康熙晚期三個著名的宮廷畫家。冷枚供奉畫院經歷了康、雍、乾三代皇帝,且為圓明園奉旨作畫多年,可惜的是,冷枚當年在圓明園的諸多精心之作,都隨著英法聯軍的搶掠與焚燒,在一場空前洗劫中化為灰燼。

折桂圖局部

此圖大概是少數流傳下來的冷枚宮廷繪畫作品,曾著錄于《石渠寶笈》。畫面之中有一片梧桐樹底下,假山邊上坐著一位女子,她笑盈盈注視著一個活潑的孩子,她的身邊另一位女子身份如同婢女,纖纖玉手中舉著桂枝來逗弄孩子,眼神同樣充滿愛意。

折桂圖局部

在以嫦娥仙子折桂題材的侍女畫中,明代唐寅的作品時常場被人效法。在前賢作品之外如何突破,是放在冷枚面前的問題。唐寅是風流才子,他借著折桂圖刻畫女性之美,而冷枚的創作更多的是表現人倫之樂,借著繪畫傳遞美好祝願,更能體現宮廷藝術中的正統觀念。中國傳統將科舉考試及第稱為蟾宮折桂,在冷枚的這幅作品中,女性溫柔賢淑,臉上洋溢著母愛,桂枝則或許包含了對孩子未來寄予殷切的希望。

折桂圖局部

不僅構思得體典雅,作為領銜清三代的全能畫家,這件作品的繪畫造詣同樣可圈可點。在設色上,即使是配景部分也層次豐富,秋天的梧桐有新葉,有老葉,有半枯的葉子,還有吸收西洋繪畫的部分,有受光、遮光的區別,在著色上就需要整體把握,渲染不是一次畫就的,需要用赭石、汁綠等顏料交替染色,最終營造出恬靜自然的色彩與光影變化。而假山石則用上小寫意的畫風,其中孔洞裡透出翠竹的點點鮮綠,每一片竹葉在葉子中心用粉線提出,勁挺但不搶眼。

折桂圖局部

圖中的古代鑒賞印有乾隆鑒賞、石渠寶笈、乾清宮鑒藏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共五方,曾經著錄於乾隆時期的清宮權威書畫著錄書——《石渠寶笈》,可見乾隆對於這幅作品的珍愛。此圖能在冷枚眾多繪畫被毀之後流傳至今,更顯難得。

折桂圖局部

此外,又有當代美國著名古董教父、收藏家安思遠(Robert·Hatfield· Ellsworth1929——2014)的收藏印,分別是安思遠珍藏書畫之印、安思遠、安思遠藏三方印。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乾隆的收藏印都是蓋在畫幅頂端,安氏這三方印都是蓋在畫幅下側裱邊之上,這樣一對比,就知道這位美國收藏家對於這件清宮舊藏心存敬畏,怕破壞畫面,沒有蓋在畫幅中,而且十分謙卑地蓋到最下端裱邊之上。他對這件作品是滿滿的敬意,是對中國藝術的熱愛使然,也是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們尊敬。

安思遠是美國及整個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2015年他的藏品專場拍賣創造舉世矚目的佳績。這件《石渠寶笈》著錄的清宮領銜畫師的作品,其市場效應已經令人期待了,至於眼光犀利的古董教父安思遠曾經收藏過它,並且充滿敬意地鈐上自己的收藏印,這樣的收藏傳奇,會不會進一步推升這件作品的收藏價值,令人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