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時的端午節,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

小的時候不懂什麼是傳統節日,只記得那時候過的節都跟吃有關。

不信你看啊,元宵節吃湯圓,清明節吃青團,中秋節吃月餅,臘八節吃臘八粥,除夕吃餃子……所以一直認為,過端午節就是為了吃粽子。

還記得讀高中以前,媽媽幾乎年年端午節家裡都會包粽子。

通常端午節前兩天,泡上一盆很多糯米,再摻一點大米進去,泡些紅棗、紅豆,用熱水把粽葉煮開,媽媽坐在堂屋裡,花上半天時間包出一鍋,慢慢煮熟,滿屋都是粽子香。

小孩子玩心重,

每次媽媽包粽子我都會把手伸進米里抓來抓去,有時候也會嚷嚷著要包個粽子自己吃。碰上媽媽心情好的時候會耐心地告訴我“粽葉要先這樣疊”“米不要放太滿”“棗子一頭一個”“包的時候要弄緊一點”;要是趕上她心情不好,伸進去的手就會挨上一巴掌,被趕到一邊去玩,不許我搗亂。

粽子出鍋後,剝開一個,露出白白的糯米和紅紅的棗子,蘸上一點白糖,咬一大口,

神清氣爽,幾分鐘就能吃掉一大只。但是,粽子不能多吃啊,所以每次都會剩下好多。老人們總是說,沒吃完的粽子別沾水,直接放在陰涼的地方,能放很多天。

初中畢業後,去縣城讀高中開始住宿,一個月回家一次,端午節也不放假。過節的時候通常是在學校食材買個不好吃的粽子應景,根本沒有過節的樂趣。

記憶中吃過的粽子都是紅棗的,就天真地以為全國人民吃的都是紅棗粽子。

直到後來才知道,北方的粽子大多是甜口的,除了紅棗的,也有豆沙的、蜜棗的、蜜豆的;除了用糯米的,還有人會用高粱米,煮熟了口感比糯米粗糙些,味道也不錯。

再後來,高中畢業了,沒去成心心念念的東北,卻陰錯陽差去了南方讀大學,山高路遠,

端午節就再也沒回過家。

在學校過端午的時候大多是和室友們一起,發現當地的粽子居然都是鹹的,一時間刷新了我對粽子的認知。

多虧我有吃貨樂於嘗試的精神和貼心室友的誘惑,嘗過了鹹粽發現味道也很好。到現在都還慶倖沒有錯過它,咸粽也成了心頭好。後來才知道,鹹粽除了五花肉的,還有鹹蛋黃的,臘肉的,牛肉的,……各有各的好。

而放眼當前,幾乎每一年的端午節網上都會出現一場粽子鹹甜大戰,

似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卻讓人覺得特別可笑。

俗話說,十裡不同俗,更何況隔了千山萬水的南方與北方呢。萬事萬物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本就該是的模樣,更何況幾億人的口味。

再者說,為什麼一定要給某種事物冠上固定的口味和口感呢?就如同之前的豆腐花,也存在甜鹹之爭,不過恰好相反,北方大多吃鹹口的,南方是要加糖的,也能引起南北之爭。要知道,南北分得再清楚,可最終都屬於大中國的一部分啊,缺一不可,誰都不能被替代。

吃東西的口味、對食材的偏好,如同蘿蔔青菜,各有各的好。各取所愛不是皆大歡喜嗎?而且,同一種食物擁有了不同的口味,想來應能給人們以驚喜才對。

竊以為,不僅飲食口味如此,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亦是。就像是,我喜歡某位作家,覺得他哪都好,寫的每一段文字都讓人大呼過癮,任何人都比不上他,甚至於因為他,很多人的文字我都讀不下去。

但是,又能怎麼樣呢?對方不會因為我的好惡而受到任何影響,而我也不能強迫我周圍的親朋好友跟我持有同樣的觀點,對他有同樣的狂熱。畢竟,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對文字的審美不同啊。

說到底,經歷了千百年的傳承與進化,粽子才有了如今的甜鹹之分,也算是“物競天擇,事業生存”的表現吧,不然為什麼這兩種口味能夠流傳至今呢?當然,你可能會說,現在又出現了多種口味,比如玫瑰花、榴槤、泡椒……那又如何?

存在即合理。關上門都是一家人,誰愛吃甜誰愛吃咸,其實真的不必爭個你死我活。

也能引起南北之爭。要知道,南北分得再清楚,可最終都屬於大中國的一部分啊,缺一不可,誰都不能被替代。

吃東西的口味、對食材的偏好,如同蘿蔔青菜,各有各的好。各取所愛不是皆大歡喜嗎?而且,同一種食物擁有了不同的口味,想來應能給人們以驚喜才對。

竊以為,不僅飲食口味如此,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亦是。就像是,我喜歡某位作家,覺得他哪都好,寫的每一段文字都讓人大呼過癮,任何人都比不上他,甚至於因為他,很多人的文字我都讀不下去。

但是,又能怎麼樣呢?對方不會因為我的好惡而受到任何影響,而我也不能強迫我周圍的親朋好友跟我持有同樣的觀點,對他有同樣的狂熱。畢竟,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對文字的審美不同啊。

說到底,經歷了千百年的傳承與進化,粽子才有了如今的甜鹹之分,也算是“物競天擇,事業生存”的表現吧,不然為什麼這兩種口味能夠流傳至今呢?當然,你可能會說,現在又出現了多種口味,比如玫瑰花、榴槤、泡椒……那又如何?

存在即合理。關上門都是一家人,誰愛吃甜誰愛吃咸,其實真的不必爭個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