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以手揩齒 唐代人這樣刷牙 敦煌壁畫告訴你古人牙齒保健史

莫高窟159窟揩齒圖,是中國最早的刷牙圖

敦煌秘檔:敦煌藝術大展特別報導

古人刷牙的辦法層出不窮:以手揩齒、咀嚼楊柳枝,植毛牙刷……

每天早晚兩次刷牙,不少人從孩提時代就已習以為常。但我們也經常時不時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在古代,如果沒有牙刷和牙膏,豈不是人人一口大黃牙?淑女們之所以“笑不露齒”會不會多多少少有這個緣故呢?

其實你大可不必擔心,聰明的古人同樣也愛乾淨。

如果你仔細觀察敦煌196窟的晚唐壁畫《勞度叉鬥聖變》,

就能從中發現一幅《揩齒圖》,原來在沒有牙刷的年代,愛乾淨的古人早就以手揩齒。

縱觀中國古代的“牙齒保健史”,我們祖先早在戰國時期就很注重口腔衛生,在沒有牙刷和牙膏的時候,他們用漱口預防齲齒。

從早期的漱口到如今琳琅滿目的電動牙刷,古人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絞盡腦汁,刷牙的辦法層出不窮,以手揩齒、咀嚼楊柳枝之後,到了西元10世紀,就出現了植毛牙刷。

《勞度叉鬥聖變》圖局部

剃度出家,先刷牙

敦煌第196窟的晚唐壁畫《勞度叉鬥聖變》以複製品的方式來到成都博物館展出,為觀眾還原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畫面中央,一人赤裸上身正在剃度,他的周圍分別有洗頭、灌頂、潔齒的畫面。正在刷牙的人上身全☆禁☆裸,

蹲在地上,他左手持淨瓶,右手橫在牙齒前,正在用手揩齒,露出兩排大白牙。

這幅壁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外道勞度叉,約佛教弟子舍利弗鬥法。經過一番殊死搏鬥,失敗後的外道,向舍利弗投降跪拜。必須削髮為僧的外道們,則要在皈依之前經過神聖的淨身儀式:他們有的因初次落髮,手摸光頭,略顯尷尬;有的互指光頭,戲弄逗趣,自我解嘲;有的因不知禮法,

胡亂禮拜,令人捧腹;有的揩齒漱口,有的叉腿撅臀洗頭,有的初換袈裟,情態窘迫,粗鄙可笑。

《勞度叉鬥聖變》的構圖,以對稱填充的方式,顯示出畫師駕繁就簡的藝術功力。有學者認為,“刷牙”這個習慣其實是一件“舶來品”,源自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是千年前的佛教儀式。

這一史實可以從唐玄奘的見聞記中找到印證。七世紀中期,到印度去取經歸來的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錄了印度僧侶在飯後使用牙籤清潔牙齒的現象。

他把印度的木制清潔口腔的工具也帶了回來,但由於找不到印度人刷牙的木材,所以他就用楊柳枝做了改良。

莫高窟壁畫裡的揩齒圖。

饒有興趣的“揩齒圖”

敦煌100多個洞窟裡,都有關於練功與運動、衛生保健、診療疾病等古代醫學衛生方面的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唐代壁畫中的揩齒、刷牙圖,是我國最早的口腔衛生方面的繪畫,極為珍貴。

在敦煌研究院從事了17年講解工作的劉文山,分享了他對敦煌壁畫中刷牙場景的見解。在敦煌石窟之中,大大小小的“揩齒圖”有十幾處之多,它們主要分佈在《彌勒經變》和《勞度叉鬥聖經變》中,根據刷牙的工具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以手揩齒圖,一類是齒木刷牙圖。

“中唐以後,佛教藝術世俗化的創作風格開始流行,我們在敦煌壁畫中看到了不少古人講究個人衛生的畫面。雖然生活水準比較落後,但古人可比我們想像的要講究衛生多了。

特別是在由唐至宋的18幅《勞度叉鬥聖變》中,失敗的一方要麼選擇自盡,要麼放棄原有的信仰而皈依佛門,這些壁畫之中大都有描繪外道皈依佛法時的淨身儀式,他們洗髮、洗臉、剃頭、揩齒,甚至洗腳、刮鬍子,生活氣氛濃郁,至少反映那個時候的老百姓日常清潔的真實情形。”劉文山饒有興致地講解道。

敦煌眾多揩齒圖中,最為典型的畫面,來自盛唐159窟南壁的《彌勒經變》圖。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幅刷牙圖,同樣發生在一個剃度的場景,一個光著上身、脖子圍著一條圍脖的胖和尚蹲在地上,他左手拿著漱口杯,右手的大拇指微彎,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輕握,用食指伸在口內作揩齒狀。他旁邊還站著一個人,雙手將毛巾展開,侍候其間。這些壁畫表現了絲綢之路上的人民非常講究口腔衛生,說明古人對牙齒的保健還比較重視。

李時珍建議用柳枝剔齒

中國古代關於口腔清潔、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並且總結了護齒小技巧,自創了類似牙膏的藥方。知乎上的網友“東方既白”根據現存的史料,按照歷史朝代順序梳理了古人的牙齒保健史,讀起來妙趣橫生。

在刷牙引進中國之前,老百姓的潔牙方法是漱口。早在戰國的時候,老百姓就有了漱口的習慣,預防齲齒等口腔疾病的發生。《禮記》中有“雞初鳴,鹹盥漱”一語,意思是說,早上當公雞開始打鳴,人們就要起床洗臉漱口了。此外,《禮記》還有“虛口”的記載,“虛口”就是指吃完飯了要喝口酒,來蕩蕩口舌,以清潔口腔。

到了東漢時期,古人發現晚上漱口比早上更為有效。《金丹全書》記載“飲食之毒,積於牙縫,於當夜晚洗刷,則垢汙盡去,齒自不壞”、“故晨漱不如夜漱,此善於養齒者”,宣導大家晚上要漱口。

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發掘了漢末三國東吳時代的高榮墓葬。這些出土文物之中,有一個金制的、兩端分別為耳挖勺和小楊枝的龍形器物,令學者非常感興趣。小楊枝位於龍的尾部,圓形,末端尖銳,研究者經過考證,認為這是墓主人生前用來剔除齒縫中食物殘渣的口腔清潔用具,也就是現在的牙籤的雛形。

晉代陸雲在致其兄陸機書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籤,今以一枚寄兄”,提及了“剔牙籤”一詞。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削為枝,剔齒甚妙。”他建議大家用柳枝剔牙,除了去除牙縫裡的殘渣,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呢。

刷牙是從印度“舶”來的

王強在《佛教關於牙齒保健的觀念》一文中的論述,釋迦牟尼常以法療治眾生貪嗔癡的疾病,因此,經典中喻“佛為醫師,法為藥方,僧為看護,眾生如病人”。依於此義,佛教可以說是廣義的醫學,是治療人生疾苦的良方。

傳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布教,圍繞在周圍的釋迦弟子,由於沒有刷牙口臭相當嚴重。於是釋迦牟尼開始勸說人們重視清潔牙齒,並教導人們如何用木頭製造清潔口腔的工具。

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牆壁上,就畫著釋迦牟尼手持菩提樹的樹枝製作而成的清潔口腔工具盤坐的畫像。印度人極為重視牙齒清潔。在他們看來,口腔是通往身體的門戶,務必保持乾淨。

唐朝25位皇帝有23位崇敬佛教,刷牙的習慣隨佛教傳入了中國。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中,就有唐皇室給僧人們贈送的“揩齒巾”。唐朝僧人百丈懷海制訂了一部《百丈清規》,為中土大唐的僧人列舉了18樣隨身法器,齒木就是其中之一,就是想讓信徒們像印度僧人那樣刷牙。

“口齒烏髭”的牙粉配方

在使用牙刷之前,古人除了漱口,後來想到了揩齒法,也就是用手指蘸鹽或其他幾味藥品來清潔牙齒。

有關揩齒的最初記載,首見於南北朝梁代劉峻撰寫的《類苑》一書,收錄了一首《西嶽華山峰碑載治口齒烏髭歌》,記載了揩齒的“仙方”:“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煆烴,研煞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或許是以手揩齒不那麼衛生,聰明的古人發明了“升級版”的刷牙法——咀嚼植物的嫩枝,在使口腔氣息清新的同時,嫩枝頂端分出許多纖維,可以清潔牙齒和牙齦。嚼齒木是印度普遍的風俗習慣,早在西元7世紀,就出現關於齒木的記載,“五天法俗,嚼齒木自是恒事”,傳入中國後,這一習慣進化為“嚼楊木”,一直到明末清初都還有所保留。

《華嚴經》概括“嚼楊枝具十德”,概括出咀嚼楊枝的十大好處:一消宿食,二除痰病,三解眾毒,四去齒垢,五發口香,六能明目,七澤潤咽喉,八唇無皴裂,九增益聲氣,十食不爽味。如此看來,嚼楊枝就像服用十全大補丸一樣“藥效神奇”。

成都宋代開始製作牙刷

那麼現在我們使用的牙刷從何而來?

1954年,考古學工作者在內蒙古赤峰市,清理遼駙馬衛國王墓葬時,發現了兩把設計精緻的骨制牙刷柄。它的形狀與現代的牙刷柄相似,長短也差不多,而且頭部有兩排共8個植毛孔,與現代牙刷兩排12個植毛孔驚人地相似。不過,因為年代久遠,毛鬃已經沒有了。

專家推測這個墓葬的時間為西元959年,由此可見,最晚在西元10世紀,我國已經發明了植毛牙刷。這裡發現的牙刷,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牙刷,但比起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刷牙圖來,已晚了二三百年。

此外,在成都中藥博物館展出一把宋代竹柄牙刷,堪稱醫史文物珍品。文獻資料也證明了這一點,南宋錢塘人吳自牧所撰《夢粱錄》中,列舉百余家杭城最負盛譽的老牌店鋪,其中就有“金子巷口傳官人刷牙鋪”。由此可知,牙刷在宋時已經有人專門製作、專鋪出售且非止一家。

那麼這些牙刷的毛鬃使用了什麼材料呢?宋代周守中在《養生類纂》中記載“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這一記述在紐約曼哈頓牙醫湯瑪斯的博客中得到印證:他引證了日本史料,早在1223年,日本高僧道元禪師到中國寺廟參觀,親眼目睹了“僧侶們除漱口之外,尚用剪成寸余之馬尾,置於牛角製成的器物上,用於刷洗牙齒”。

□連結

茜茜公主為啥不敢開口大笑?

牙齒審美那些事兒

《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好看說“齒如瓠犀”,意思是說,按照當時的審美,要求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於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這些糟糕的牙齒狀況都是病態。

擁有健康潔白的牙齒,是從古至今許多愛美女子的追求。奧地利最漂亮的茜茜公主一輩子都為牙齒不白而苦惱,為了掩飾這個缺陷,她幾乎從不開口大笑過,沒有留下一張露齒的照片。

不過在中國,古人並不是一直都已牙齒潔白為美,腦洞大開的唐代女子不僅會為自己畫一個誇張的“大黑唇”,還會染黑牙齒,據說可以達到防蛀、辟邪、保健的功效。

我們翻看唐朝的仕女繪畫,仍然可以看到中原女子染黑牙齒的情形。黑齒是一種專門的鐵漿染成的,大約是將鐵屑浸入酒、茶、醋中變成黑水,然後用羽毛、筆刷塗在牙齒上。

當時的貴族女子,如果不染黑齒甚至會擔心自己嫁不出去,倒楣的牙齒內心肯定是“這個鍋我不背”。

好在到了明朝,國人恢復了以齒白為美的審美情趣,尤其是在皇室宮中,白齒之風更是盛行。

本版采寫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陳虹伊

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唐代壁畫中的揩齒、刷牙圖,是我國最早的口腔衛生方面的繪畫,極為珍貴。

在敦煌研究院從事了17年講解工作的劉文山,分享了他對敦煌壁畫中刷牙場景的見解。在敦煌石窟之中,大大小小的“揩齒圖”有十幾處之多,它們主要分佈在《彌勒經變》和《勞度叉鬥聖經變》中,根據刷牙的工具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以手揩齒圖,一類是齒木刷牙圖。

“中唐以後,佛教藝術世俗化的創作風格開始流行,我們在敦煌壁畫中看到了不少古人講究個人衛生的畫面。雖然生活水準比較落後,但古人可比我們想像的要講究衛生多了。

特別是在由唐至宋的18幅《勞度叉鬥聖變》中,失敗的一方要麼選擇自盡,要麼放棄原有的信仰而皈依佛門,這些壁畫之中大都有描繪外道皈依佛法時的淨身儀式,他們洗髮、洗臉、剃頭、揩齒,甚至洗腳、刮鬍子,生活氣氛濃郁,至少反映那個時候的老百姓日常清潔的真實情形。”劉文山饒有興致地講解道。

敦煌眾多揩齒圖中,最為典型的畫面,來自盛唐159窟南壁的《彌勒經變》圖。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幅刷牙圖,同樣發生在一個剃度的場景,一個光著上身、脖子圍著一條圍脖的胖和尚蹲在地上,他左手拿著漱口杯,右手的大拇指微彎,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輕握,用食指伸在口內作揩齒狀。他旁邊還站著一個人,雙手將毛巾展開,侍候其間。這些壁畫表現了絲綢之路上的人民非常講究口腔衛生,說明古人對牙齒的保健還比較重視。

李時珍建議用柳枝剔齒

中國古代關於口腔清潔、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並且總結了護齒小技巧,自創了類似牙膏的藥方。知乎上的網友“東方既白”根據現存的史料,按照歷史朝代順序梳理了古人的牙齒保健史,讀起來妙趣橫生。

在刷牙引進中國之前,老百姓的潔牙方法是漱口。早在戰國的時候,老百姓就有了漱口的習慣,預防齲齒等口腔疾病的發生。《禮記》中有“雞初鳴,鹹盥漱”一語,意思是說,早上當公雞開始打鳴,人們就要起床洗臉漱口了。此外,《禮記》還有“虛口”的記載,“虛口”就是指吃完飯了要喝口酒,來蕩蕩口舌,以清潔口腔。

到了東漢時期,古人發現晚上漱口比早上更為有效。《金丹全書》記載“飲食之毒,積於牙縫,於當夜晚洗刷,則垢汙盡去,齒自不壞”、“故晨漱不如夜漱,此善於養齒者”,宣導大家晚上要漱口。

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發掘了漢末三國東吳時代的高榮墓葬。這些出土文物之中,有一個金制的、兩端分別為耳挖勺和小楊枝的龍形器物,令學者非常感興趣。小楊枝位於龍的尾部,圓形,末端尖銳,研究者經過考證,認為這是墓主人生前用來剔除齒縫中食物殘渣的口腔清潔用具,也就是現在的牙籤的雛形。

晉代陸雲在致其兄陸機書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籤,今以一枚寄兄”,提及了“剔牙籤”一詞。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削為枝,剔齒甚妙。”他建議大家用柳枝剔牙,除了去除牙縫裡的殘渣,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呢。

刷牙是從印度“舶”來的

王強在《佛教關於牙齒保健的觀念》一文中的論述,釋迦牟尼常以法療治眾生貪嗔癡的疾病,因此,經典中喻“佛為醫師,法為藥方,僧為看護,眾生如病人”。依於此義,佛教可以說是廣義的醫學,是治療人生疾苦的良方。

傳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布教,圍繞在周圍的釋迦弟子,由於沒有刷牙口臭相當嚴重。於是釋迦牟尼開始勸說人們重視清潔牙齒,並教導人們如何用木頭製造清潔口腔的工具。

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牆壁上,就畫著釋迦牟尼手持菩提樹的樹枝製作而成的清潔口腔工具盤坐的畫像。印度人極為重視牙齒清潔。在他們看來,口腔是通往身體的門戶,務必保持乾淨。

唐朝25位皇帝有23位崇敬佛教,刷牙的習慣隨佛教傳入了中國。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中,就有唐皇室給僧人們贈送的“揩齒巾”。唐朝僧人百丈懷海制訂了一部《百丈清規》,為中土大唐的僧人列舉了18樣隨身法器,齒木就是其中之一,就是想讓信徒們像印度僧人那樣刷牙。

“口齒烏髭”的牙粉配方

在使用牙刷之前,古人除了漱口,後來想到了揩齒法,也就是用手指蘸鹽或其他幾味藥品來清潔牙齒。

有關揩齒的最初記載,首見於南北朝梁代劉峻撰寫的《類苑》一書,收錄了一首《西嶽華山峰碑載治口齒烏髭歌》,記載了揩齒的“仙方”:“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煆烴,研煞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或許是以手揩齒不那麼衛生,聰明的古人發明了“升級版”的刷牙法——咀嚼植物的嫩枝,在使口腔氣息清新的同時,嫩枝頂端分出許多纖維,可以清潔牙齒和牙齦。嚼齒木是印度普遍的風俗習慣,早在西元7世紀,就出現關於齒木的記載,“五天法俗,嚼齒木自是恒事”,傳入中國後,這一習慣進化為“嚼楊木”,一直到明末清初都還有所保留。

《華嚴經》概括“嚼楊枝具十德”,概括出咀嚼楊枝的十大好處:一消宿食,二除痰病,三解眾毒,四去齒垢,五發口香,六能明目,七澤潤咽喉,八唇無皴裂,九增益聲氣,十食不爽味。如此看來,嚼楊枝就像服用十全大補丸一樣“藥效神奇”。

成都宋代開始製作牙刷

那麼現在我們使用的牙刷從何而來?

1954年,考古學工作者在內蒙古赤峰市,清理遼駙馬衛國王墓葬時,發現了兩把設計精緻的骨制牙刷柄。它的形狀與現代的牙刷柄相似,長短也差不多,而且頭部有兩排共8個植毛孔,與現代牙刷兩排12個植毛孔驚人地相似。不過,因為年代久遠,毛鬃已經沒有了。

專家推測這個墓葬的時間為西元959年,由此可見,最晚在西元10世紀,我國已經發明了植毛牙刷。這裡發現的牙刷,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牙刷,但比起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刷牙圖來,已晚了二三百年。

此外,在成都中藥博物館展出一把宋代竹柄牙刷,堪稱醫史文物珍品。文獻資料也證明了這一點,南宋錢塘人吳自牧所撰《夢粱錄》中,列舉百余家杭城最負盛譽的老牌店鋪,其中就有“金子巷口傳官人刷牙鋪”。由此可知,牙刷在宋時已經有人專門製作、專鋪出售且非止一家。

那麼這些牙刷的毛鬃使用了什麼材料呢?宋代周守中在《養生類纂》中記載“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這一記述在紐約曼哈頓牙醫湯瑪斯的博客中得到印證:他引證了日本史料,早在1223年,日本高僧道元禪師到中國寺廟參觀,親眼目睹了“僧侶們除漱口之外,尚用剪成寸余之馬尾,置於牛角製成的器物上,用於刷洗牙齒”。

□連結

茜茜公主為啥不敢開口大笑?

牙齒審美那些事兒

《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好看說“齒如瓠犀”,意思是說,按照當時的審美,要求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於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這些糟糕的牙齒狀況都是病態。

擁有健康潔白的牙齒,是從古至今許多愛美女子的追求。奧地利最漂亮的茜茜公主一輩子都為牙齒不白而苦惱,為了掩飾這個缺陷,她幾乎從不開口大笑過,沒有留下一張露齒的照片。

不過在中國,古人並不是一直都已牙齒潔白為美,腦洞大開的唐代女子不僅會為自己畫一個誇張的“大黑唇”,還會染黑牙齒,據說可以達到防蛀、辟邪、保健的功效。

我們翻看唐朝的仕女繪畫,仍然可以看到中原女子染黑牙齒的情形。黑齒是一種專門的鐵漿染成的,大約是將鐵屑浸入酒、茶、醋中變成黑水,然後用羽毛、筆刷塗在牙齒上。

當時的貴族女子,如果不染黑齒甚至會擔心自己嫁不出去,倒楣的牙齒內心肯定是“這個鍋我不背”。

好在到了明朝,國人恢復了以齒白為美的審美情趣,尤其是在皇室宮中,白齒之風更是盛行。

本版采寫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陳虹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