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郵鴨俗稱高郵麻鴨,屬兼用型地方品種

高郵鴨( Gaoyou duck)俗稱高郵麻鴨,屬兼用型地方品種。

目錄

· • 一、一般情況

· • 二、品種來源與變化

· • 三、品種特徵和性能

· • 四、品種保護和研究利用

一、一般情況

(一)原產地、中心產區及分佈

高郵鴨原產地及中心產區為江蘇省高郵市,

主要分佈於周邊的興化、寶應、建湖、金湖等市(縣)。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現亦有飼養。

(二)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高郵市位於北緯32o48’、東經119o27’,地處長江三角洲裡下河地區,平均海拔2.5m。年平均氣溫14.5℃,最高溫度38℃,最低溫度-4℃,無霜期215~230天;年降水量1022mm,年平均日照時數2238h。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產區湖蕩縱橫,水面占總面積1/3以上,水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等。

二、品種來源與變化

(一)品種形成

高郵鴨飼養歷史悠久,清康熙年間(1662—1722)的《高郵州志》食貨志物產篇中記有:“醃蛋。郵。水田放鴨,生卵,醃成盛桶,名鹽蛋,色味俱勝,他方購買之。又一種名變蛋,入藥料醃制者,色如蜜蠟,紋如松針,尤佳”。又說:“雞、鴨、鵝以上三種,業炕(孵)坊者取卵以火炕之得生……”;“河東水田,便於養鴨,故每年輸出極多,……每年春夏本地炕坊炕出雞鴨雛,運輸江南各處”。

宣統元年(1909年)高郵雙黃鴨蛋參加南洋勸業會競賽,獲得較高的聲譽。

產區河流縱橫,湖蕩眾多,水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為放養鴨群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也為培育高郵鴨善潛水、覓食力強等特性提供了生態條件。

(二)群體數量及變化情況

產區高郵鴨飼養量1985年約800萬隻,1990年約1200萬隻。1991年後,因外地蛋鴨品種的引進,純種高郵鴨的飼養量逐年減少,至1997年已減少到2萬隻以下。

1998年後飼養量又逐年上升。至2006年底,高郵市高郵鴨良種繁育中心存欄種鴨2.5萬隻,主產區存欄種鴨約20萬隻,商品鴨年飼養量約200萬隻。

三、品種特徵和性能

(一)體型外貌特徵

1.外貌特徵高郵鴨體型較大,體軀呈長方形。喙豆呈黑色,虹彩呈褐色,皮膚呈白色或淺黃色。

公鴨肩寬背闊,胸深,體軀長。喙呈青色略帶微黃。頭和頸上部羽毛呈深孔雀綠色,背、腰部羽毛呈棕褐色,胸部羽毛呈棕黑色,腹部羽毛呈灰白色,翅內側為蘆花羽,鏡羽呈藍紫色,尾羽呈黑色,性羽呈墨綠色並向上捲曲。脛呈橘黃色。母鴨頸細,身長。喙呈青灰色或微黃色,少數呈橘黃色。全身羽毛為淺麻色,花紋細小,鏡羽呈藍綠色。脛多呈青灰色。雛鴨絨毛呈黃色,具黑頭星、黑線脊、黑尾。

2.體重和體尺高郵鴨成年鴨體重和體尺見表1。

(二)生產性能

1.肉用性能在舍飼條件下,高郵鴨56日齡公、母鴨平均體重為2480g,飼料轉化比為3.4。初生至21日齡成活率為96%,22~56日齡成活率為97.8%。

高郵鴨生長期不同階段體重見表2,成年鴨和肉仔鴨屠宰性能見表3,肌肉主要化學成分見表4。

2.蛋品質高郵鴨蛋品質測定結果見表5。

3.繁殖性能高郵鴨達5%產蛋率170~190日齡,500日齡產蛋數190~200個,平均蛋重84g。公母配比1:20~30時,圈養條件下種蛋受精率86%~90%,放牧飼養條件下種蛋受精率90%~93%,受精蛋孵化率90%。母鴨無就巢性。

4.產絨性能高郵鴨產絨性能較好,平均每只成年母鴨產羽毛115g,其中絨羽28g,絨羽品質優。

四、品種保護和研究利用

(一)保種方式

採用保護區和保種場保護。1975年成立了高郵市種鴨場,2005年更名為高郵市高郵鴨良種繁育中心,承擔保種任務;2008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場。保護區劃定在高郵市西部湖區,保種群數量約2萬隻。高郵鴨1989年收錄於《中國家禽品種志》,2000年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2006年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我國2010年9月發佈了《高郵鴨》國家標準(GB/ T25244—2010)。

(二)選育利用

高郵鴨的品種選育在高郵市高郵鴨良種繁育中心進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和揚州大學等提供技術支撐。

1975—1989年開展了高郵鴨的群體選育,針對高郵鴨的品種特性進行整理,提高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的整齊度。1990年在進行資源保護的同時,按照產蛋數多、蛋重大等基本要求建立家系,採取群體選擇與家系選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育。2000年起開展了高郵鴨高產、青殼、雙黃蛋新品系和配套系的研究,以及分子標記研究和輔助育種。到2008年初,配套系雙黃蛋率有所上升,72周齡產蛋數270個,平均蛋重72g。

五、品種評價

高郵鴨屬蛋肉兼用的大型麻鴨,具有潛水深、覓食力強、肉質好、生長快等特點,尤其善產雙黃蛋,平均蛋重120g,比例約3.1%。蛋品質好,可加工成鹹蛋、松花蛋等,鹹蛋具有松、沙、油、鮮、細、嫩等特點;松花蛋紋似松針,色如蜜蠟,色、香、味俱佳。但該品種鴨產蛋量相對較少,單位鴨蛋生產成本較高,今後可通過組建配套系提高其生產效益。

3.繁殖性能高郵鴨達5%產蛋率170~190日齡,500日齡產蛋數190~200個,平均蛋重84g。公母配比1:20~30時,圈養條件下種蛋受精率86%~90%,放牧飼養條件下種蛋受精率90%~93%,受精蛋孵化率90%。母鴨無就巢性。

4.產絨性能高郵鴨產絨性能較好,平均每只成年母鴨產羽毛115g,其中絨羽28g,絨羽品質優。

四、品種保護和研究利用

(一)保種方式

採用保護區和保種場保護。1975年成立了高郵市種鴨場,2005年更名為高郵市高郵鴨良種繁育中心,承擔保種任務;2008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場。保護區劃定在高郵市西部湖區,保種群數量約2萬隻。高郵鴨1989年收錄於《中國家禽品種志》,2000年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2006年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我國2010年9月發佈了《高郵鴨》國家標準(GB/ T25244—2010)。

(二)選育利用

高郵鴨的品種選育在高郵市高郵鴨良種繁育中心進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和揚州大學等提供技術支撐。

1975—1989年開展了高郵鴨的群體選育,針對高郵鴨的品種特性進行整理,提高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的整齊度。1990年在進行資源保護的同時,按照產蛋數多、蛋重大等基本要求建立家系,採取群體選擇與家系選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育。2000年起開展了高郵鴨高產、青殼、雙黃蛋新品系和配套系的研究,以及分子標記研究和輔助育種。到2008年初,配套系雙黃蛋率有所上升,72周齡產蛋數270個,平均蛋重72g。

五、品種評價

高郵鴨屬蛋肉兼用的大型麻鴨,具有潛水深、覓食力強、肉質好、生長快等特點,尤其善產雙黃蛋,平均蛋重120g,比例約3.1%。蛋品質好,可加工成鹹蛋、松花蛋等,鹹蛋具有松、沙、油、鮮、細、嫩等特點;松花蛋紋似松針,色如蜜蠟,色、香、味俱佳。但該品種鴨產蛋量相對較少,單位鴨蛋生產成本較高,今後可通過組建配套系提高其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