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田橫祭海儀式昨舉行 盛典傳承500年15萬人狂歡

半島全媒體記者 高曉飛報導

半島都市報3月18日訊 看演出、賞貢品、吃小吃、玩遊戲……3月18日上午,即墨東部漁村周戈莊村成了歡樂的海洋,傳承500餘年的田橫祭海儀式在此盛大舉行。

據瞭解,當天共吸引了15萬人次遊客前來體驗祭海盛況。目前,借著田橫祭海節這張名片,即墨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正在打造“旅遊+”海洋節慶新模式,成為北方著名海洋民俗文化景點。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報導 傳承500餘年的田橫祭海儀式在即墨周戈莊村舉行,首日吸引15萬遊客。

3月18日早晨,記者趕到即墨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周戈莊村,鄉風濃郁的面塑、震天響的萬掛大紅鞭炮,氣勢恢宏的祭海儀式,仿佛將人們帶到了500年前的祭海現場……在祭海廣場上,濃濃的漁家文化氛圍,吸引遊客頻頻駐足拍照。“俺們清晨5點鐘就從家裡出發了,特意包車過來的。”來自即墨市金口鎮山陰村76歲的高玉良大爺告訴記者,他們老夥計一行7個人,年紀最大的已經84歲了,就想著來看看祭海節。

記者獲悉,周戈莊村祭海節首日,迎來15萬人次的遊客。

“借美麗鄉村建設的機會,村裡復古打造4000平方米祭海廣場,欣賞著五百年傳統民俗,品一品田橫茗茶,嘗一嘗田橫原味海鮮,這樣的旅遊體驗才更值。”周戈莊村書記劉東升躊躇滿志。記者獲悉,除傳統的祭海儀式和文藝演出等文化項目外,今年祭海慶典更融入“互聯網+”“旅遊+”等時代新元素。

打造節慶文化衍生產業鏈,成為北方著名海洋民俗文化景點。

如果市民錯過了周戈莊祭海盛典,可以於4月2日至3日,前往在山東頭村會場舉行的祭海節,體驗純正的漁村祭海文化。

■新聞連結

田橫祭海節俗稱“上網節”

□半島通訊員 陳培芬

田橫祭海節,是漁民們在漫長耕海牧漁中創造的獨具地域特色的漁家文化。過去,由於漁民們在修葺船隻、添置漁具等準備工作就緒後,選擇日子將漁網抬上船,舉行祭海儀式,故俗稱“上網節”。

經過500多年的世代傳承,如今田橫祭海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獲得首屆節慶中華獎“最佳公眾參與獎”殊榮,成為即墨文化和旅遊形象的一張重要“名片”。

首先是“蒸面塑”,接著要“選三牲”,豬以黑毛公豬為佳,雞要選個頭大的紅公雞,魚要用大個兒的鮮鱸魚。祭祀前一天,漁民要把漁船上整理得井井有條,然後貼上大紅對聯,“一”字排列,船尾朝岸,船頭朝向大海,拋錨定位。

祭海的時辰在過去是越早越好,有佔先發財的說法。時辰一到,鞭炮齊鳴,鑼鼓震天,人聲鼎沸,漁民也崇信誰的鞭炮聲勢大,持續時間長,誰的船這一年就興旺發財。

“海味”面塑扮靚祭海節

一般直徑30釐米的重兩公斤,傳統的壽桃、壽蟲變成了龍鳳呈祥、八仙過海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延瑉 報導

本報3月18日訊 3月18日,傳承500餘年的“田橫祭海儀式”在青島即墨田橫島周戈莊村舉行。祭海儀式上漁民們擺放的重要物品是蒸面塑,直徑約30釐米的面塑重量通常在兩公斤左右。

新式面塑將“中點”與“西點”結合,整體作品更具藝術性。

海味”面塑造型栩栩如生。

生活水準提高了面塑也更加精美絕倫。

今年63歲的村民劉秀英已經做面塑近半輩子了,她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因為都很窮,不僅麵粉捨不得多用,而且家裡的柴火少也捨不得多燒,於是便在做大饅頭時先用粗糧做成主體,更有甚者在饅頭的裡面放一隻空碗或填充物做支撐,僅在外面裹上一層薄薄的白麵,再在做饅頭的濕麵粉上進行各種藝術創作。

“面塑在過去是家庭主婦們展示手藝的好時候。”劉秀英說,生活在田橫的漁民祖祖輩輩以男人出海打魚為生,由於那時的生產作業能力有限,漁民們便將對平安和豐收的希望寄託於對海神的虔誠祈拜,婦女們便承擔起了祭神的面塑製作。祭海儀式前的四五天,漁家媳婦們便忙碌著走東家、跑西家商議新的面塑式樣,造型各異的面塑大小不一。傳統面塑的造型主要是壽桃,或是人面魚身盤坐的壽蟲。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周戈莊漁家祭海儀式的面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演變成藝術的再創作,寓意著節節高、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百花齊放等的各種造型栩栩如生。

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的“田橫祭海儀式”上,青島地方特色的面塑被北京一家藝術公司看好,將其與西點的製作有機結合,先用饅頭做依託外面再裹上糖粉,製作出了更加精美絕倫的藝術面塑,讓廣大觀眾眼前一亮。“總結‘中點’與‘西點’的區別共性的花式餑餑(饅頭),解決了傳統面塑的存放和食用問題,讓整體作品更具藝術性。”北京來的製作人員介紹說。

[編輯: 杜倩倩]

本報3月18日訊 3月18日,傳承500餘年的“田橫祭海儀式”在青島即墨田橫島周戈莊村舉行。祭海儀式上漁民們擺放的重要物品是蒸面塑,直徑約30釐米的面塑重量通常在兩公斤左右。

新式面塑將“中點”與“西點”結合,整體作品更具藝術性。

海味”面塑造型栩栩如生。

生活水準提高了面塑也更加精美絕倫。

今年63歲的村民劉秀英已經做面塑近半輩子了,她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因為都很窮,不僅麵粉捨不得多用,而且家裡的柴火少也捨不得多燒,於是便在做大饅頭時先用粗糧做成主體,更有甚者在饅頭的裡面放一隻空碗或填充物做支撐,僅在外面裹上一層薄薄的白麵,再在做饅頭的濕麵粉上進行各種藝術創作。

“面塑在過去是家庭主婦們展示手藝的好時候。”劉秀英說,生活在田橫的漁民祖祖輩輩以男人出海打魚為生,由於那時的生產作業能力有限,漁民們便將對平安和豐收的希望寄託於對海神的虔誠祈拜,婦女們便承擔起了祭神的面塑製作。祭海儀式前的四五天,漁家媳婦們便忙碌著走東家、跑西家商議新的面塑式樣,造型各異的面塑大小不一。傳統面塑的造型主要是壽桃,或是人面魚身盤坐的壽蟲。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周戈莊漁家祭海儀式的面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演變成藝術的再創作,寓意著節節高、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百花齊放等的各種造型栩栩如生。

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的“田橫祭海儀式”上,青島地方特色的面塑被北京一家藝術公司看好,將其與西點的製作有機結合,先用饅頭做依託外面再裹上糖粉,製作出了更加精美絕倫的藝術面塑,讓廣大觀眾眼前一亮。“總結‘中點’與‘西點’的區別共性的花式餑餑(饅頭),解決了傳統面塑的存放和食用問題,讓整體作品更具藝術性。”北京來的製作人員介紹說。

[編輯: 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