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最可悲的女子,下場很慘卻無人憐憫,只因做錯一件事

古詩雲:“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其實這句詩不只適用于後宮的妃子,還適用于除皇帝外宮廷裡的大多數人,比如宮女、太監。縱觀兩千餘年的封建宮廷,有數不清的悲劇,

太多悲歡離合,太多可悲的人或事,但其中最可悲的,當屬一種人。哪種人?出軌的妃子。

《甄嬛傳》想必大家都看過,這部盪氣迴腸的古裝大劇,用精雕細琢的藝術手法,以一個少女的奮鬥史,向大家展示了深不可測的古代宮廷。應該說,它是一部大悲劇。

劇中的主人公無論是皇帝、皇后還是華妃,都不得善終。最大的主角甄嬛,雖然最終報仇雪恨,母儀天下,卻被命運和現實奪去了天性和良知,這正是最大的可悲之處。而這一切,皆是體製造的孽。聰明如甄嬛,能辨善惡,卻不得已去善擇惡。整部劇處處都是“不得已”,愛得不得已,恨得不得已,讓人心生悲涼,卻無人可憎,只能怪罪於這惡毒的體制。

若是放到真實歷史上去比較,甄嬛的結局算是好的,

雖然痛失心上人,但最終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壽終正寢。

真實的歷史上,皇帝們可不會對出軌的妃子手軟。這些女人大多都沒有好下場。地位較高的妃子出軌被發現,皇帝們往往會給她們一個有尊嚴的死法,比如自縊,或是賜杯毒酒。

比如南北朝時,梁元帝的正室妻子徐昭佩,行為不檢點,與和尚、隨從私通,皇帝發現後,不忍殺她,過了幾年才讓她自殺,最終徐昭佩投井身亡。對於徐昭佩,司馬光有一個簡短的評價:妃醜而妒,又多失行。

大多時候,皇帝們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怒火,會用酷刑折磨她們。比如民間有一種說法,朱棣的生母碽妃,生下朱棣後,因為有與人私通的嫌疑,被處以鐵裙之刑。所謂鐵裙之刑,

是指犯人穿上鐵質的形如裙子的刑具,然後用火烘烤鐵裙,犯人往往被燙得皮開肉綻,慘狀不言而喻。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

相比之下,武則天就幸運多了。她和二張的事是稱帝之後,不應該算,但她還是才人的時候出軌李治卻是不爭的事實。武則天十四歲進宮,

封五品才人,卻並未得到唐太宗的寵愛。太宗病重時她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可以說武才人是所有出軌的妃子中最成功的,不僅沒有因此遭殃,還迎來了人生巔峰。

總而言之,嫁入皇家本身就是一個悲劇。皇帝有三宮六院,他既有皇后,七十二妃,也有成群結隊的新人在側,不可能做到雨露均沾。這些正值青春年華的妃子們渴望愛,又得不到愛,每日生活在苦悶之中,有的無奈之下選擇了出軌。

正如甄嬛最後所說,“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如果他真是果郡王,她只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姐,那麼故事的結局一定是美好的。

有的無奈之下選擇了出軌。

正如甄嬛最後所說,“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如果他真是果郡王,她只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姐,那麼故事的結局一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