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90後女孩還沒結婚,卻說,“我在麗江有很多孩子”

這幾天,很多人的朋友圈應該都跟讀本君一樣,被各個學校、幼稚園的“六一”活動刷了屏……很多人看到了家長的喜悅,小朋友的開心,而忽略她們在背後的默默付出。

她們,是幼稚園裡的幼師。

她們,是所有孩子的啟蒙老師。

她們,看到了小朋友最真誠的一面。

她們說,這是陽光下最幸福的工作。

她叫郭咪咪,是她們中的一個。91年出生的她,來自河南,已在大研幼稚園當了3年幼師。對於她來說,這份工作帶來的不僅僅是收入,收穫更多的是情感,孩子們教會了她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真、善、美。

郭咪咪,真名嗎?

初見郭咪咪,讀本君就忍不住問:郭咪咪,是真名嗎?

“哈哈,

真的是真名。”她說,大多數人聽到這個名字時,第一句話就是,“這是真名嗎?”

說到名字背後的寓意,她笑了笑,“其實很簡單,我媽媽說小時候給我泡奶喝,我總是小口小口舔,像只貓咪一樣,家裡人說就叫咪咪得了。另外我剛好姓郭,奶奶說,郭咪咪,郭咪咪,鍋裡有米,以後餓不著……”

這個名字,無形中拉近了她和小朋友們的距離,熟悉了之後,大家會直接叫她“咪咪”,“比起老師,我更喜歡小朋友叫我咪咪,

說明他們把我當成了朋友。”

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孩子們對郭老師的喜愛,也從“咪咪”這個名字得以體現。一名郭老師班上女生的家長告訴讀本君:“女兒對郭老師真的是太喜歡了,

有一次家裡新養了一條狗,女兒一定要取名叫咪咪。我說咪咪像貓咪的名字,不適合放在小狗上。女兒卻不依,一個勁地說,‘咪咪最好了,就要取咪咪’。沒辦法,最後我們只有順著女兒的意,給狗狗取了這個貓咪的名字。”

更讓這位家長深有感觸的是,女兒總是把郭老師當做美的標準,只要身邊有誰說哪個長得漂亮,

女兒就會問:“有我們咪咪好看嗎?”

該名家長告訴讀本君,孩子是世界上最誠實的人,他們喜歡誰不喜歡誰,都會直接表現,他們也能從心底裡體會到誰真正對他們好,“所以,從女兒對郭老師的喜愛,就能看出老師對孩子的用心。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我們放心。”

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會

說到當初選擇幼師這個行業,郭咪咪從未後悔過,“我在麗江師專讀的是學前教育專業,這個專業很有意思,聲樂、舞蹈、繪畫、模擬課堂等等,因為我不聰明,所乙太過於理論的知識我可能接受不了,所以這個職業非常適合我。”

在沒有來幼稚園之前,很多人都以為,幼師可能只需要帶著小朋友們玩就好了,幼師應該是最輕鬆的職業,其實不然。

剪紙、折紙、繪畫、舞蹈、唱歌、玩遊戲、講故事、教學……看到眼前的郭咪咪,真正刷新了讀本君對幼師的認知,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那必然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會。“十八般武藝算不上,只是多少會一點,我真的是很平凡的一名幼師,比我專業技能好的老師有很多,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有限,在幼稚園工作以後,有了更多磨煉,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11點30分,戶外活動完了之後,離吃飯還有一會兒,郭咪咪讓孩子們趴著休息,這時她也沒閑著,拿出故事書,給大家讀讀故事。到吃飯的點了,她又化身為“小阿姨”,給每個小朋友添飯添菜添湯。

帶著孩子們睡覺時,她又像媽媽一樣,檢查每個小朋友有沒有蓋好被子,在她輕輕柔柔的哼唱中,孩子們都慢慢漸入夢鄉。

帶了3年的小朋友畢業了,臉都哭麻了

2013年6月13日,郭咪咪永遠記得這個日子,那天,她進入大研幼稚園正式開始工作。對於一個外地女生,選擇留在麗江,十分不容易。

說到家人,尤其提到從小帶她長大的奶奶,郭咪咪哽咽不已,還記得2010年剛來麗江報到,奶奶擔心別處買不到被子,於是親手給她縫了一床。2013年,畢業了留在麗江,最牽掛的也是奶奶,她擔心一個女孩子在外地,吃不好工作累受委屈……

剛參加工作,她的心情也有些忐忑。22歲她帶著小班,這一帶,一直帶到了大大班。畢業典禮前最後一次開家長會,郭咪咪將書本、畫本等文具發給小朋友們,“當時我就有點忍不住,眼淚就流下來了,剛開始孩子們都沒有意識到。後來最前排有個女生看到了,突然‘哇’一聲大哭,小朋友們一看這個女生,再看老師也在哭,結果全班的孩子都哭了起來。”

給學生髮文具哭,開家長會哭,畢業典禮哭……郭咪咪說當時自己的臉都哭麻了,“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他們是我帶的第一批孩子,一帶就是3年,家長和學生都對我特別好,真的,太捨不得這些孩子了,他們成長了,我跟著也成長了。”

“老師不用怕,我保護你”

休息或者戶外活動的時候,讀本君看到,很多小朋友會一窩蜂地跑過來抱著郭咪咪,喊著“郭老師,郭老師……”言語間,自然流露著喜愛、信任,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個老師。

在郭咪咪看來,她和小朋友如同親人一般。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少感人的點滴。

2013年10月份,一個雷雨交加的中午,小朋友們在玩玩具,她正在睡室裡寫教案,“雷電交加,天都感覺是黑的,心裡很害怕。”這時,一個小女生將兩個小玩具掛在耳朵上,笑嘻嘻地跑過來給郭咪咪看,“郭老師,你看我漂不漂亮呀?”

“真漂亮,不過這會老師有些害怕,怎麼辦呀?”她有些跟小朋友撒嬌的意味。沒想到,小女生抱了抱她,大聲說,“老師不用怕,我保護你。”這稚嫩的一句話,當時就讓她鼻頭一酸,眼眶也紅了。

還有一次,因為與郭咪咪意見不一致,一位學生家長的情緒很激動,在小朋友面前大聲跟她說話,這時,一個小男生沖過來攔在郭咪咪身前,對大聲說話的家長說,“不要傷害我們郭老師。”

說起孩子們一次次真心維護,郭咪咪聲音都哽咽了,“孩子的感情是最真摯的,有時候他們一句話,我們也會感動半天。幼師這個工作是最幸福的,因為隨時都會有小驚喜、小幸運,這些點點滴滴,微小而幸運。”

多點陪伴,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們喜歡?郭咪咪說很簡單,就是把自己當小朋友,從他們的角度來想問題,“有些事情,孩子們轉身就忘了,但可能大人就會記很久,如果把這種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那是不合適的。”

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大大班,幼稚園有很多分級,但在郭咪咪看到,不論是哪個分級的孩子,對他們而言,陪伴才是最重要的,“3—6歲,是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孩子情感的建立,很需要安全感,多陪伴才會讓他們有更多的安全感。”

作為外地人,她聽不懂納西話,然而很多小朋友剛入幼稚園時,很多都不會說漢話,更別說普通話。有些小朋友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不適應,連續哭一個月的都有,“從心底愛他們,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給他們歸屬感,能信任老師,這是非常重要的。”

郭咪咪將家庭、社會、幼稚園形容為孩子成長的三駕馬車,“三駕馬車,若往不同方向,肯定對孩子不好,若勁往一處使,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但我們的初心,都是為了孩子。”

91年的她還未結婚成家,但對於郭咪咪而言,她已經有了很多孩子,“雖然我以後會有自己的孩子,但這些孩子,是我的第一批孩子。”

除了大研幼稚園,在麗江的各個幼稚園,有許許多多像郭咪咪一樣,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的幼師。他們,更多的是她們,在幼稚教育一線,無怨無悔,抛灑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這裡,讀本君要向這些麗江娃娃的大朋友們說聲:老師,您辛苦了!

麗江讀本全媒體記者楊玲 吳鵬攝影報導

這個專業很有意思,聲樂、舞蹈、繪畫、模擬課堂等等,因為我不聰明,所乙太過於理論的知識我可能接受不了,所以這個職業非常適合我。”

在沒有來幼稚園之前,很多人都以為,幼師可能只需要帶著小朋友們玩就好了,幼師應該是最輕鬆的職業,其實不然。

剪紙、折紙、繪畫、舞蹈、唱歌、玩遊戲、講故事、教學……看到眼前的郭咪咪,真正刷新了讀本君對幼師的認知,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那必然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會。“十八般武藝算不上,只是多少會一點,我真的是很平凡的一名幼師,比我專業技能好的老師有很多,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有限,在幼稚園工作以後,有了更多磨煉,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11點30分,戶外活動完了之後,離吃飯還有一會兒,郭咪咪讓孩子們趴著休息,這時她也沒閑著,拿出故事書,給大家讀讀故事。到吃飯的點了,她又化身為“小阿姨”,給每個小朋友添飯添菜添湯。

帶著孩子們睡覺時,她又像媽媽一樣,檢查每個小朋友有沒有蓋好被子,在她輕輕柔柔的哼唱中,孩子們都慢慢漸入夢鄉。

帶了3年的小朋友畢業了,臉都哭麻了

2013年6月13日,郭咪咪永遠記得這個日子,那天,她進入大研幼稚園正式開始工作。對於一個外地女生,選擇留在麗江,十分不容易。

說到家人,尤其提到從小帶她長大的奶奶,郭咪咪哽咽不已,還記得2010年剛來麗江報到,奶奶擔心別處買不到被子,於是親手給她縫了一床。2013年,畢業了留在麗江,最牽掛的也是奶奶,她擔心一個女孩子在外地,吃不好工作累受委屈……

剛參加工作,她的心情也有些忐忑。22歲她帶著小班,這一帶,一直帶到了大大班。畢業典禮前最後一次開家長會,郭咪咪將書本、畫本等文具發給小朋友們,“當時我就有點忍不住,眼淚就流下來了,剛開始孩子們都沒有意識到。後來最前排有個女生看到了,突然‘哇’一聲大哭,小朋友們一看這個女生,再看老師也在哭,結果全班的孩子都哭了起來。”

給學生髮文具哭,開家長會哭,畢業典禮哭……郭咪咪說當時自己的臉都哭麻了,“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他們是我帶的第一批孩子,一帶就是3年,家長和學生都對我特別好,真的,太捨不得這些孩子了,他們成長了,我跟著也成長了。”

“老師不用怕,我保護你”

休息或者戶外活動的時候,讀本君看到,很多小朋友會一窩蜂地跑過來抱著郭咪咪,喊著“郭老師,郭老師……”言語間,自然流露著喜愛、信任,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個老師。

在郭咪咪看來,她和小朋友如同親人一般。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少感人的點滴。

2013年10月份,一個雷雨交加的中午,小朋友們在玩玩具,她正在睡室裡寫教案,“雷電交加,天都感覺是黑的,心裡很害怕。”這時,一個小女生將兩個小玩具掛在耳朵上,笑嘻嘻地跑過來給郭咪咪看,“郭老師,你看我漂不漂亮呀?”

“真漂亮,不過這會老師有些害怕,怎麼辦呀?”她有些跟小朋友撒嬌的意味。沒想到,小女生抱了抱她,大聲說,“老師不用怕,我保護你。”這稚嫩的一句話,當時就讓她鼻頭一酸,眼眶也紅了。

還有一次,因為與郭咪咪意見不一致,一位學生家長的情緒很激動,在小朋友面前大聲跟她說話,這時,一個小男生沖過來攔在郭咪咪身前,對大聲說話的家長說,“不要傷害我們郭老師。”

說起孩子們一次次真心維護,郭咪咪聲音都哽咽了,“孩子的感情是最真摯的,有時候他們一句話,我們也會感動半天。幼師這個工作是最幸福的,因為隨時都會有小驚喜、小幸運,這些點點滴滴,微小而幸運。”

多點陪伴,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們喜歡?郭咪咪說很簡單,就是把自己當小朋友,從他們的角度來想問題,“有些事情,孩子們轉身就忘了,但可能大人就會記很久,如果把這種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那是不合適的。”

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大大班,幼稚園有很多分級,但在郭咪咪看到,不論是哪個分級的孩子,對他們而言,陪伴才是最重要的,“3—6歲,是孩子培養習慣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孩子情感的建立,很需要安全感,多陪伴才會讓他們有更多的安全感。”

作為外地人,她聽不懂納西話,然而很多小朋友剛入幼稚園時,很多都不會說漢話,更別說普通話。有些小朋友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不適應,連續哭一個月的都有,“從心底愛他們,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給他們歸屬感,能信任老師,這是非常重要的。”

郭咪咪將家庭、社會、幼稚園形容為孩子成長的三駕馬車,“三駕馬車,若往不同方向,肯定對孩子不好,若勁往一處使,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但我們的初心,都是為了孩子。”

91年的她還未結婚成家,但對於郭咪咪而言,她已經有了很多孩子,“雖然我以後會有自己的孩子,但這些孩子,是我的第一批孩子。”

除了大研幼稚園,在麗江的各個幼稚園,有許許多多像郭咪咪一樣,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的幼師。他們,更多的是她們,在幼稚教育一線,無怨無悔,抛灑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這裡,讀本君要向這些麗江娃娃的大朋友們說聲:老師,您辛苦了!

麗江讀本全媒體記者楊玲 吳鵬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