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玄宗為何被奉為“梨園領袖”呢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也稱為唐明皇。唐玄宗在位初年,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呈現出“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

然而許多人都不知道,唐玄宗和現在的戲班、劇團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習慣上稱呼戲班、劇團為“梨園”,戲曲演員為“梨園弟子”,而唐玄宗卻被稱為“梨園領袖”。人們不禁要問,“梨園”是怎麼和戲曲藝術聯繫在一起?唐玄宗又是怎麼會成為“梨園領袖”?這還要和唐玄宗自身對音樂的喜愛有關。

唐玄宗酷愛音樂。他6歲的時候能歌舞,顯露出音樂資質。少年時就在府中自蓄散樂一部以自娛。他精於多種樂器演奏,如琵琶、橫笛等,羯鼓的演奏技藝尤為高超。唐玄宗還是一位少有的作曲大師,他一生中參與創作的音樂作品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器樂獨奏曲、合奏曲和大型歌舞曲。唐南卓《羯鼓錄》曾說他:“若制作曲詞,隨音即成,

不立章度,取適短長,皆應散聲,皆中點拍。”

唐玄宗前期,全國統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許多亞非國家的使臣、學者、商人紛紛齊集長安。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影響下,唐朝的音樂得到空前的發展。在這個時候,唐玄宗對唐代的音樂制度也做了多次重大改革,調整了原九部樂、十部樂為坐、立部伎,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與提高。

後來,唐玄宗又設立梨園,擴充教坊,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藝人,同時吸收和容納外來音樂。對此,史料上有相關的記載。《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玄宗於聽政之暇,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號為皇帝弟子,又雲梨園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園。”《新唐書·禮樂志》則說:“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

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從此,在唐玄宗的帶領下,“梨園”成了唐代一個重要的藝術活動中心。於是,後人們習慣上就稱呼戲班、劇團為“梨園”,戲曲演員為“梨園弟子”,而唐玄宗也因此被稱為“梨園領袖”。

對於梨園的性質,《辭海》中認為是“唐玄宗時教練宮廷歌舞藝人的地方”,《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中則說“唐玄宗時,宮廷內專門訓練樂工的機構”、“主要職責是訓練器樂演奏人員”。

李尤白提出:“梨園”是既訓練演員,又肩負演出的“皇家音樂、舞蹈、戲劇學院”,為我國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院,李隆基則是其院長,在他之下有編輯和樂營將兩套人馬。前者的職責,類似現在的創作人員,後者相當於現在的導演和教師。

要是你去戲院、劇團看戲,可千萬別忘了這位“梨園領袖”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