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投完中國投美國,超1000億投資,郭台銘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日本面板廠夏普可能於6月30日前,開始在美國建廠,投資金額達70億美元!”

2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前夕,路透與日本共同社搶先報導了這則消息。針對鴻海可能延後10.5代線顯示器在廣州建廠的時程,

郭台銘也澄清表示,在中國廣州設廠的計畫將如期於三月初動工。

除了這些引起國際媒體重視的大型投資案外,2月3日,農曆年後上班的第二天,夏普公司也對外宣佈上一季(2016年10月至12月)財報,轉虧為盈,同時還調高2016年會計年度財測。

事實上,也不過就是農曆年前的鴻海尾牙上,郭台銘才為了2016年業績不佳,向所有員工、客戶及股東三度鞠躬道歉;但新的一年,郭台銘不僅展現重振鴻海的決心,對於各項新並購、新投資,也準備好即將全線開打的架式。而入股夏普,就是鴻海十年成長計畫中的重頭戲。

首先,分析鴻海入股夏普的策略,郭台銘很清楚,若能成功改造夏普,其實就等於是拉了鴻海一大把,

因為夏普擁有先進的研發技術與品牌,這些都是鴻海最缺乏的,尤其是只要恢復夏普在電視與面板的龍頭地位,就可以讓鴻海集團再增加數千億元的生意。

回顧2007年,當年夏普是全球液晶電視品牌龍頭,但金融海嘯後,韓商大幅崛起,

中國大陸品牌一個個躥出,讓夏普連全球前十名都擠不進去。如今,三星、LG分別奪下全球液晶電視的冠、亞軍,在面板上也分居全球第二及第一,夏普可以說是輸得既徹底又難看。

郭台銘很清楚,夏普只要盡力拚一下,讓電視及面板銷量回升到前十名或前五名,就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也可以給鴻海集團帶來製造與代工的新營收。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郭台銘不僅賣力推銷夏普電視,

還宣示2017年、2018年夏普電視銷售目標要分別上看1000萬及2000萬台,是2015年銷量582萬台的二倍及四倍。此外,加碼面板廠也成為首要任務,因此除了2016年底郭台銘赴廣州宣佈投資10.5代面板廠計畫後,又在尾牙時透露赴美國投資面板廠的計畫,這兩個加起來超過1000億元的投資案,將是推動鴻海成長的重要佈局。

過去,面板被視為“四大慘業”之一,鴻海投資的群創也曾出現天文數字的負債與虧損,但郭台銘願意重押面板產業,關鍵原因是鴻海的電視客戶很少,推夏普品牌不會衝擊到客戶群,還可直接打擊頭號敵人三星;此外,目前使用到最多面板的手機業者,很多本來就是鴻海的代工客戶,鴻海可以順便把面板零元件賣進去。因此,即使面板產業已因中國的大舉投資而顯得很擁擠,但郭台銘仍然認為,透過鴻海效率化的經營,絕對可以在面板競賽中勝出。

因此,即使面板產業已因中國的大舉投資而顯得很擁擠,但郭台銘仍然認為,透過鴻海效率化的經營,絕對可以在面板競賽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