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期,德國橫掃歐洲,為何卻不敢進攻瑞典?

二戰時期,歐洲作為戰爭的主要戰場,歐洲絕對大部分國家都曾主動或被動地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瑞典為何卻能倖免於難?

第一:瑞典是中立國

德國橫掃歐洲時,瑞典曾在五年左右的時間內被德國包圍,但卻始終沒有對瑞典採取進攻,首先是因為瑞典是典型的中立國。

1780年,瑞典調整對外戰略政策,與俄國、丹麥簽訂聯合武裝中立同盟,當時的瑞典國王約翰十四曾寫信給英國首相帕默斯頓,信中非常堅決地表明瞭自己的立場:“我的政策將是盡我全力嚴守中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典態度堅決而頑強地在德、俄之間維持中立,在戰爭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冷靜地置身事外。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瑞典作為創始會員國與其他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一起加入國聯。這微妙地改變了瑞典絕對中立的政治立場,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前,瑞典再次調整戰略,表明了自己的中立的立場。

第二:瑞典的軍事力量雄厚

瑞典也不是吃素的國家。在西元1000年前後,瑞典、挪威和芬蘭組成了維京海盜,三國勢不可擋地橫掃了西歐,算是一站成名。後來又與德國所在的聖羅馬帝國、波蘭和立陶宛所在的波蘭立陶宛聯合國相繼開戰火拼,

取得了勝利,完成了瑞典的軍事戰略構想,同時也向歐洲展現了自己的戰鬥能力和軍事力量。

就當時而言,瑞典的軍事力量絕對算得上是佼佼者,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不容小覷。當時瑞士的戰鬥機、潛艇、戰艦、坦克等重武器裝備,在國際上都處於領先水準。雖然國家人口少,但軍隊力量也不小,且有勝仗在前,德國進攻瑞典,勝算很小,就算是打平,也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不划算。

第三:瑞典礦產資源雄厚 且是德國礦產資源的主要進口國

瑞典鐵礦石資源豐富,而德國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主要的鐵礦石來源就是魯爾工業區和瑞典。當時德國每年從瑞典進口的鐵礦石占生產量的三分之一,是德國的主要礦產資源進口國,

如果對瑞典採取進攻,首先要有足夠的鐵礦石,才能有厲害的裝甲部隊,而瑞典作為擁有者坐山觀虎鬥的超高智商的一國,不會沒想到這一點,從而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牽制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