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期,德國狼群戰術會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狼群戰術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軍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茨提出,是德軍在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採行的新戰術,一度給盟軍商船和軍艦形成巨大要脅。

所謂狼群戰術,望文生義就是像狼一樣去作戰,其具體做法就是會集優勢潛艇,圍獵大西洋上的盟軍商船,以到達堵截美國對英國的幫助,一起削弱盟軍的水兵力量的意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迸發之前,德軍就現已開端系統研究狼群戰術,因為狼群戰術需要複雜的配合和指揮系統,

因而德軍在戰前就對各個潛艇的負責人進行了專門練習,擬定了潛艇間的“合群戰術”法令,而且彙編進入“潛艇艇長手冊”。狼群戰術的具體操作是這樣的,每次圍獵之前,德國水兵會根據情報劃定圍獵區域,然後將圍獵區域細分為數個截擊點,每個截擊點之間相距大約20-30英里,點與點之間配備有數艘潛艇,這樣就保證了進犯的有效性,
因為總有一艘潛艇可以發現盟軍的商船。確實,德國水兵的潛艇戰術給盟軍也形成了巨大的損失。

那麼,德國的狼群戰術會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水兵部在應對德國潛艇要脅的一起,於1942年開端建立潛艇追尋室和交易規劃室,綜合使用各種情報,

規劃安全飛行,避開德軍潛艇的要脅,另外,盟軍針對德國潛艇專門發明晰空對艦雷達和“利氏”強光探照燈,加上深水炸彈的很多運用,大大增強了獵殺潛艇的能力。盟軍還使用空中和水面優勢,實施即時的反圍殲戰術,即發現一艘德軍潛艇,立即調動很多飛機和艦艇前來圍殲。

到了1943年末,1944年頭左右,德軍潛艇的狼群戰術基本上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