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貴州9市州最新魅力排行榜出爐,黔東南居然排在……

同志們、鄉親們,

微報君這裡有一條好消息,

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們!

依據最新一年的160個品牌商業資料、17家互聯網公司的使用者行為資料和資料機構的城市大資料,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看見沒,看見沒,看見沒?

咱們黔東南在全省9市州裡排第三哦!

二線城市:貴陽市

四線城市:遵義市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五線城市:安順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畢節市

六盤水市

銅仁市

那麼問題來了,

這些城市是如何被評估的?

↓↓↓

本次榜單,採用了潘洛斯階梯作為設計創意,它是一個永遠向上的階梯,這也是我們對所有城市的期待:沿著自己的階梯,一路向上。

以下是對各個城市的具體考量方式:

1、 商業資源集聚度

在消費領域,商業品牌選擇城市和具體的店址時,都會在針對城市當下消費力和未來潛力展開充分研究後作出理性決定。如果將眾多品牌——也包括個體經營者——在這方面慎重評估的結論彙聚起來,就可以抹平其中的個體差異,成為判斷城市商業能力的指標。大品牌青睞指數和基礎商業指數衡量的就是這種商業能力。

2、城市樞紐性

城市並非孤立的個體,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將自身資源輻射給其他城市的潛力。當這種城市輻射力表現出色時,就可以通過交通、物流等途徑,將商品、資金、人才和文化資源傳輸到周邊城市,並使自己成為整個城市網路的中心。

3、城市人活躍度

城市人是構成城市活力的主體。他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消費、思考、出行和娛樂等行為,交替點亮城市的各個角落。因為中國熱鬧的線上生活,互聯網平臺上的使用者行為資料是檢視這種活躍度的最佳資料來源之一,既能體現城市在分秒間的變化,也意味著年輕人的聚集。

4、生活方式多樣性

衡量城市的魅力,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它們能為城市人提供多少生活方式上的選擇和可能性。對生活氣息的直接感知,構建起了城市的共同記憶。而對城市人來說,它意味著在職業發展空間以外、另一種更為綿密而持久的吸引力。

5、未來可塑性

資源聚集與生活多樣是城市的最大優勢,並且不斷吸引著年輕人湧入和留下。與此同時,高房價、擁堵與霧霾也開始真實地逼走一部分人,大城市不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年輕一代擇業擇居的新標準提醒著城市們,為未來留下成長和可塑的空間同樣重要。

別的先不說,

我大美黔東南隨便哪一處都是“美顏”效果

凱裡市下司古鎮

下司古鎮位於凱麻同城化發展的中心,是黔東南生態旅遊和人文旅遊的西入口第一重鎮。嘉慶年間,時人譽為“小上海”。

丹寨縣石橋景區

石橋,位於丹寨縣北部,是進出丹寨縣的北大門,距丹寨縣城35. 5公里,距州府凱裡34公里。石橋是白皮紙製作的地方,石橋古法造紙因工藝製作古老、工序徒手操作而享譽國內外,被稱為“中國古法造紙之鄉”。

麻江縣嘎尤苗寨·烏羊麻

烏羊麻苗語稱“凹樣麻”,意譯為烏羊河水深,馬幫化龍過河的地方。烏羊麻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地,吹蘆笙、唱苗歌、跳板凳舞、苗衣製作、苗族刺繡、酸辣魚製作等民族文化風情多姿多彩。

黃平縣飛雲崖

亦稱飛雲洞,位於黃平縣城東北12公里處,距今已有560年的歷史,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貴州東線旅遊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于一體的文化旅遊勝地。

施秉縣雲臺山

在施秉縣北部13公里處的雲臺山,是地球同緯度上,一顆綠色瑪瑙:她的觀感就如一個巨大的盆景,質地裡飽含著來自五點七億年前的地球故事。

鎮遠縣鎮遠古鎮

中國山地貼崖建築文化博物館。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在這樣的地方賞秋,簡直詩意盎然。

劍河縣溫泉景區的中心區——硫氡溫泉

劍河溫泉是國內名泉之一,其理療化指標與法國著名的維稀溫泉相似,為國內稀有的氡硫溫泉,常浴可治療和預防多種疑難病症,自古享有“苗鄉聖水”之美譽。

三穗縣寨頭

寨頭,中國苗族第一村。苗語叫“賢島”,意思是苗家各寨之頭。位於三穗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自古是由湘入黔的驛站。這裡苗族語言、服飾、習俗和節慶等完好傳承,2015年5月,貴州省苗學會予寨頭為“中國苗族第一村”主要景點有蚩尤廟、千里苗疆博物館、萬官保牛紀念館,觀看寨頭苗族文化文藝演出,品償苗家美食等。

台江縣老屯鄉長灘村

位於台江縣老屯鄉的長灘村,近日水稻豐收,金黃的水稻、蜿蜒的山丘、湛藍的天空、碩大的穀穗,再加上荷花開滿塘,遊客喜悅的笑靨,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圖。

從江縣加榜梯田

農耕文化博物館、國家梯田公園。位於從江縣加榜鄉中部,距縣城80公里。因地制宜,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緩及山坡的大小決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態。加榜鄉獨特的地型地貌決定了這裡的梯田面積最大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最小者僅有簸箕大,形成了現在著名的傳統農耕景觀——加榜梯田。

榕江縣大利侗寨

即大利村,位於榕江縣栽麻鄉大利村境,地處湘黔桂侗族邊地“南侗”一隔,距榕江縣城23公里,距貴廣高鐵榕江火車站僅15公里,與廈蓉高速僅距25公里,是藏在湘黔桂邊地侗族地區深山幽谷中的一朵奇葩。寨中42棵古楠木林讓人稱奇叫絕。 2012年12月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公佈為“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

錦屏縣隆裡古城

距錦屏縣城47公里,距黎平飛機場21公里,城區面積約48174平方米,現有居民760戶,3280人,2007年6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城中最具特色的建築,當屬歷經劫難而得以倖存的“窨子屋”。

黎平縣肇興侗寨

世界上最大的侗族村寨,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四面環山,寨子建於山中盆地,一條小河穿寨而過。2007年被《時尚旅遊》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評選為“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遊目的地”之一。

天柱縣三門塘村

位於天柱縣東南部的清水江畔,距縣城40公里,因明清兩朝採辦皇木而興,是木排漂來的侗寨,素有“小上海”之稱。三門塘村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風古樸,其中尤以多姿多彩的木文化、別具一格的水文化、歷史悠久的石文化最為迷人,堪稱北部侗族方言區露天民俗博物館。

岑鞏縣龍鼇河風景名勝區

岑鞏古稱思州,歷史頗悠久。岑鞏龍鼇河風景名勝區是古城思州的一處代表景點,由龍鼇河、馬家寨、鼇山、古城、龍田5個景區組成,風光殊為秀美。

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這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吊腳樓、風雨橋、苗寨歌舞,還有最絢麗的千戶燈夜景。

小夥伴們覺得是不是美如仙境?

看完了別忘記

(黔東南微報綜合人民日報、貴州熱點發佈)

在消費領域,商業品牌選擇城市和具體的店址時,都會在針對城市當下消費力和未來潛力展開充分研究後作出理性決定。如果將眾多品牌——也包括個體經營者——在這方面慎重評估的結論彙聚起來,就可以抹平其中的個體差異,成為判斷城市商業能力的指標。大品牌青睞指數和基礎商業指數衡量的就是這種商業能力。

2、城市樞紐性

城市並非孤立的個體,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將自身資源輻射給其他城市的潛力。當這種城市輻射力表現出色時,就可以通過交通、物流等途徑,將商品、資金、人才和文化資源傳輸到周邊城市,並使自己成為整個城市網路的中心。

3、城市人活躍度

城市人是構成城市活力的主體。他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消費、思考、出行和娛樂等行為,交替點亮城市的各個角落。因為中國熱鬧的線上生活,互聯網平臺上的使用者行為資料是檢視這種活躍度的最佳資料來源之一,既能體現城市在分秒間的變化,也意味著年輕人的聚集。

4、生活方式多樣性

衡量城市的魅力,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它們能為城市人提供多少生活方式上的選擇和可能性。對生活氣息的直接感知,構建起了城市的共同記憶。而對城市人來說,它意味著在職業發展空間以外、另一種更為綿密而持久的吸引力。

5、未來可塑性

資源聚集與生活多樣是城市的最大優勢,並且不斷吸引著年輕人湧入和留下。與此同時,高房價、擁堵與霧霾也開始真實地逼走一部分人,大城市不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年輕一代擇業擇居的新標準提醒著城市們,為未來留下成長和可塑的空間同樣重要。

別的先不說,

我大美黔東南隨便哪一處都是“美顏”效果

凱裡市下司古鎮

下司古鎮位於凱麻同城化發展的中心,是黔東南生態旅遊和人文旅遊的西入口第一重鎮。嘉慶年間,時人譽為“小上海”。

丹寨縣石橋景區

石橋,位於丹寨縣北部,是進出丹寨縣的北大門,距丹寨縣城35. 5公里,距州府凱裡34公里。石橋是白皮紙製作的地方,石橋古法造紙因工藝製作古老、工序徒手操作而享譽國內外,被稱為“中國古法造紙之鄉”。

麻江縣嘎尤苗寨·烏羊麻

烏羊麻苗語稱“凹樣麻”,意譯為烏羊河水深,馬幫化龍過河的地方。烏羊麻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地,吹蘆笙、唱苗歌、跳板凳舞、苗衣製作、苗族刺繡、酸辣魚製作等民族文化風情多姿多彩。

黃平縣飛雲崖

亦稱飛雲洞,位於黃平縣城東北12公里處,距今已有560年的歷史,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貴州東線旅遊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于一體的文化旅遊勝地。

施秉縣雲臺山

在施秉縣北部13公里處的雲臺山,是地球同緯度上,一顆綠色瑪瑙:她的觀感就如一個巨大的盆景,質地裡飽含著來自五點七億年前的地球故事。

鎮遠縣鎮遠古鎮

中國山地貼崖建築文化博物館。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在這樣的地方賞秋,簡直詩意盎然。

劍河縣溫泉景區的中心區——硫氡溫泉

劍河溫泉是國內名泉之一,其理療化指標與法國著名的維稀溫泉相似,為國內稀有的氡硫溫泉,常浴可治療和預防多種疑難病症,自古享有“苗鄉聖水”之美譽。

三穗縣寨頭

寨頭,中國苗族第一村。苗語叫“賢島”,意思是苗家各寨之頭。位於三穗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自古是由湘入黔的驛站。這裡苗族語言、服飾、習俗和節慶等完好傳承,2015年5月,貴州省苗學會予寨頭為“中國苗族第一村”主要景點有蚩尤廟、千里苗疆博物館、萬官保牛紀念館,觀看寨頭苗族文化文藝演出,品償苗家美食等。

台江縣老屯鄉長灘村

位於台江縣老屯鄉的長灘村,近日水稻豐收,金黃的水稻、蜿蜒的山丘、湛藍的天空、碩大的穀穗,再加上荷花開滿塘,遊客喜悅的笑靨,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圖。

從江縣加榜梯田

農耕文化博物館、國家梯田公園。位於從江縣加榜鄉中部,距縣城80公里。因地制宜,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緩及山坡的大小決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態。加榜鄉獨特的地型地貌決定了這裡的梯田面積最大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最小者僅有簸箕大,形成了現在著名的傳統農耕景觀——加榜梯田。

榕江縣大利侗寨

即大利村,位於榕江縣栽麻鄉大利村境,地處湘黔桂侗族邊地“南侗”一隔,距榕江縣城23公里,距貴廣高鐵榕江火車站僅15公里,與廈蓉高速僅距25公里,是藏在湘黔桂邊地侗族地區深山幽谷中的一朵奇葩。寨中42棵古楠木林讓人稱奇叫絕。 2012年12月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公佈為“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

錦屏縣隆裡古城

距錦屏縣城47公里,距黎平飛機場21公里,城區面積約48174平方米,現有居民760戶,3280人,2007年6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城中最具特色的建築,當屬歷經劫難而得以倖存的“窨子屋”。

黎平縣肇興侗寨

世界上最大的侗族村寨,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四面環山,寨子建於山中盆地,一條小河穿寨而過。2007年被《時尚旅遊》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評選為“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遊目的地”之一。

天柱縣三門塘村

位於天柱縣東南部的清水江畔,距縣城40公里,因明清兩朝採辦皇木而興,是木排漂來的侗寨,素有“小上海”之稱。三門塘村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風古樸,其中尤以多姿多彩的木文化、別具一格的水文化、歷史悠久的石文化最為迷人,堪稱北部侗族方言區露天民俗博物館。

岑鞏縣龍鼇河風景名勝區

岑鞏古稱思州,歷史頗悠久。岑鞏龍鼇河風景名勝區是古城思州的一處代表景點,由龍鼇河、馬家寨、鼇山、古城、龍田5個景區組成,風光殊為秀美。

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這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吊腳樓、風雨橋、苗寨歌舞,還有最絢麗的千戶燈夜景。

小夥伴們覺得是不是美如仙境?

看完了別忘記

(黔東南微報綜合人民日報、貴州熱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