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鴻章視《馬關條約》為終生恥辱,發誓從此不再踏入日本半步!

李鴻章視《馬關條約》為終生恥辱,發誓從此不再踏入日本半步。他73歲訪美回國時,所乘坐的“華盛頓”號巨輪途經日本橫濱。需要換船返程,因有“馬關議約之恨,誓終身不履日地”誓言在先,

他拒不登岸。隨從無奈,只得搭起了一塊跳板,他不顧掉到海裡的危險,費力登上返程的輪船。

李鴻章一生有勇有謀,敢作敢當,是晚清的頂樑柱,只可惜帝國黃昏,孤臣一哭,大樹飄零,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當時的清朝積重難返,李鴻章扛起晚清半邊天,

每次承擔的都是帝國最不堪之事,難怪梁啟超後來說:“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

1901年11月7日,就在他逝世前的一個小時,俄公使還在他的病床逼迫他在俄占中國東北的條約上簽字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

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享年78歲。

他留下了絕命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裡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11月8日出版的英國《泰晤士報》,用了足足兩個整版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李鴻章的生平。美國駐華使館降半旗表示致哀。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聽聞此消息均“哭失聲”,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諡文忠,賜北京建祠。

清代漢人官員北京建祠者,僅李鴻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