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悲憤地說出九個字,多年後一語成讖

1895年3月,在北洋水師戰敗,無力回天的情況下,大清直隸總督李鴻章不得不懷著沉痛的心情踏上日本國土,前往馬關紅石山下春帆樓與日相伊藤博文舉行和談,一時間,中日雙方在春帆樓上唇槍舌劍,

一場政治較量在談判桌上進行得如火如荼。


春帆樓和談現場

面對日相伊藤博文提出的極為苛刻的停戰條件,李鴻章據理力爭,卻仍因底氣不足,不免辭銳而氣竭。

據日方和談代表陸奧宗光回憶,為爭得條款的些小讓步,風燭殘年的李鴻章堪稱付出了最大努力。

“起初就償金二億兩,他要求減少五千萬兩,視不能達此目的,他則乞減少二千萬兩,最後他竟對伊藤全權哀求以此些少減額為其歸途之餞別(回家的路費),此等舉動以李之地位而言,實有失其體面!”弱國無外交的天下至理,在這場談判中,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鴻章帶傷出席談判

3月24日下午四時,在中日第三次談判後,身心俱疲的李鴻章在隨侍的陪伴下離開春帆樓,乘轎返回驛館,途中忽遭行刺,一個名叫小山六之助的刺客混在人群中趁機向李鴻章官轎開槍,李鴻章左頰中彈,血染官服,當場昏厥,現場頓時一片大亂,隨行醫護人員立刻展開救治……

事發後,趁亂逃遁的刺客很快落網,

而明治天皇亦遣御醫、軍醫專程前來為李鴻章診治。大約是考慮到國際影響,皇后(即後來的昭憲皇太后)還特別派了兩名護士,攜帶皇后親手製作的繃帶前來表示慰問。

李鴻章遇刺時所穿的黃馬褂,上面血漬清晰可見

日本人表現得如此殷勤,

無非是害怕這一凶案授予列強干涉中日和談的口實,而李鴻章也利用此次行刺事件巧妙斡旋,令日方放棄了一部分無理要求,儘管這並不能改變《馬關條約》令中國陷入更深重苦難的必然結局!

春帆樓旁的“李鴻章道”,百年來從未更名,日本人還豎了中文牌子,

遊客多為中國人

《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痛徹心扉,仿佛一夜間衰老了十歲。回程之際,他通過跳板登船,發誓永不踏上日本國土,並由衷地感慨道:“日本將成為終世之患!”

不幸的是,李中堂一語成讖,數十年後的1931年,日本果真再一次磨刀霍霍,將魔爪伸向了華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