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監管緊急注入強心劑 沖高回落透A股生態或有大變局

向來監管政策都是以後知後覺著稱,大多數情形下都是在市場惡化到一度程度時才緊急“填窟窿”。

這一次滬深交易所週六加班加點推出的減持新政,同樣在A股市場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對這一政策的解讀眾說紛紜,但市場走勢才是硬道理。作為五月收官戰,週三兩市在大幅高開後先是迎來一波急速拉升,但隨即又在權重拖累下震盪回落。到底這一減持新規該如何解讀呢?

減持新規的緊急出臺無疑給處於弱市之中的A股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大幅緩解了大小非前期無序減持甚至動輒清倉式減持等亂象對市場的嚴重抽血,同時也讓萬億定增解禁洪峰延期到來。再加上年初以來供給速度一直不改的IPO發行這一次也出現了罕見的降速,所以假期推出的這一系列的政策性利好對市場信心有明顯的提振作用,早盤兩市迎來一波脈衝式急速拉升。

不過當市場出現一邊倒的一致性預期時,

就很容易在快速沖高後出現震盪回落,這一次減持新政給市場帶來的刺激效果顯然無法與當年大盤近乎報復性漲停相提並論,這反映出在經歷了前期的持續殺跌後市場信心的恢復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很難在政策性利好的打雞血之下完成突變式扭轉。

所以早盤的急速拉升給了套牢盤解套的機會,在承接資金不足的背景下下包括次新股為首的中小盤題材股紛紛震盪走低,

市場賺錢效應也隨之大幅滑坡。除了受港股強勢表現帶動的新零售走強外,其他題材均表現不佳。這也就啟示我們,對於突發的政策性利好帶來的決不可頭腦過熱,過分追漲,而對於資金逢高出局的弱勢股則需第一時間逢高出局,防止白白錯失反彈出局良機。

而從中長期來看,減持新規的推出無疑會進一步削弱中小創的流動性,隨著並購重組和再融資監管趨嚴,

外延式並購受阻的績差中小盤股在得不到業績的支撐下在市場情緒降溫後繼續殺估值依舊不可避免,並倒逼資金進一步湧向績優藍籌抱團,A股生態也有望借此契機加速重構並向價值投資的這一邊繼續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