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億人參與冰雪”調研現狀篇:中國冰雪產業將迎來黃金二十年上

新華社

河北張家口崇禮雲頂滑雪場市場總監趙瓊年年有煩惱,

有苦澀的煩惱,也有甜蜜的煩惱。在雲頂滑雪場,他對新華社“三億人參與冰雪”調研組記者說:“我們從2013年起開始舉辦面向6到9歲孩子參與的滑雪冬令營,當時得四處找學校,通過打包促銷價的方式吸引孩子來滑雪。2015-2016年已達到了300多人報名參加。2016-2017年冬令營的價格上升到八千多元,可報名人數卻猛增到2800多人。幾乎比去年翻了十倍,也太猛了。我不斷接到親朋好友的電話,
要求通融一下接納孩子進冬令營。沒辦法,我只得天天躲著電話。我不敢招太多的孩子,畢竟冬令營場地、住宿、教練都是有限的,我要保證孩子學滑雪的品質和安全!”

趙瓊“甜蜜的煩惱”是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後中國冰雪運動由冷轉熱的一個注腳。三億人參與冰雪,越來越多的人在行動!

政策驅動加速黃金期的到來

三億人參與冰雪,是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時,中國向國際社會做出的鄭重承諾。借助申辦、籌辦、舉辦北京冬奧會所拉動的“冰雪熱”,冰雪運動要趁勢走出山海關,真正把冰雪運動“南展西擴”落到實處,從競技運動、全民健身、冰雪產業三個層面一起發力,努力使冰雪運動能輻射到全國三億人。

這三億人不僅指運動員、教練員和冰雪愛好者,還包括寬泛層面的冰雪賽事觀眾、志願者以及直接、間接為冰雪競技、健身和產業提供服務的從業者。

體育產業專家鮑明曉認為,民眾消費能力升級是冰雪人口大幅增長的內因。他認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000美元時將帶來運動健身和戶外體育市場的增長,超過8000美元時體育運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據統計,2016年我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接近5000美元,到2022年預計能達到8000美元,這幾年民眾冰雪消費能力將有一個快速增長。

依照《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全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6000億元,到2025年將達到10000億元。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林顯鵬認為,中國已迎來冰雪產業的黃金二十年。而魔法滑雪學院院長張岩認為:這幾年明顯感覺到借助申辦冬奧會的紅利,國內冰雪產業的發展步伐快多了,

我們可以用5年的時間走完別人50年走過的道路。

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可以說達到了上下同心的理想狀況。一方面社會大眾逐漸青睞冰雪運動,商家投入冰雪產業的熱情和資金也急劇升溫。另一方面,國家層面也積極著手頂層設計,推出了一系列促進冰雪健身、啟動冰雪產業的政策措施。

最近幾年,國家和相關管理部門陸續發佈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計畫(2016—2020年)》、《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等系列檔,從政策層面、目標路徑、產業政策、保障措施、落實主體等方面予以明確,為全國冰雪熱再添一把火。

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滑冰場館200餘個,滑雪場地500餘座;到2022年,全國滑冰館數量將不少於650座,滑雪場數量達到800座。2016年,中國參與滑雪的人數為1133萬,較前一年增加了173萬,漲幅為18%。

崇禮萬龍雪場總經理于棟林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北京申冬奧成功後,他看到雪場在極短時間內知名度大幅提升,這是過去花多少錢打廣告都達不到的效果。遊客結構也從過去以北京人為主,到如今來自全國各地。為適應客流量猛增,雪場從8800平方米擴大到17000平方米。申冬奧成功後的2015-2016雪季,雪場接待遊客達到22萬,同比增長2.5倍。

享受飛翔的感覺

冬天的崇禮雲頂滑雪場,天高雲淡,白雪皚皚。記者在山頂上隨機採訪了幾名雪友。北京雪友賴剛這次是帶著自己的小兒子滑雪。他說,孩子5天就基本學會滑雪了,滑雪既能讓孩子享受速度感,又能親近大自然。

北京延慶太平莊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全日制小學,也是北京52所市級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之一。在教委的財力支持下,學校花了80多萬建設了一座1800平方米的冰場,並用15萬購置了300雙冰鞋和護具等。因為澆冰需要低溫,通常在晚上12點至淩晨5點間進行,學校校長親自維護,從2016年12月2日冰場開始運營到2017年2月15日關閉,校長只在春節休息了4天。記者去的時候已是冬末,冰面已開始化水,無法滑冰了,但一大片冰場在校園裡仍顯得很醒目。

孩子們喜歡滑冰。這個小學裡的10歲學生王奧雲之前學了兩年輪滑,去年冬天開始學滑冰,因為有輪滑基礎很快就學會了。在2017延慶迷你冬奧會上,王奧雲獲得女子甲組400米季軍。她的媽媽與她一起學滑冰,一起參加比賽,獲得了青年女子組600米第二。

趙瓊說的冬令營共6天5晚,今年招了700多人。冬令營生活老師呂悅芳介紹,教滑雪時由一名教練帶4名學員,按水準高低分為初、中、高級。上午和下午各兩個半小時滑雪。晚上的活動也豐富多彩,有滑雪視頻分析、滑冰、蹦床、集體遊戲等。

記者與兩個孩子聊了一會。來自北京海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武天翊說:“這是我第一次滑雪,我自己想學,爸媽也願意。我很享受那種從山頂上滑下來飛翔的感覺。我馬上要小升初,班裡的同學都利用寒假補課,我也有壓力,但猶豫之後還是選擇來冬令營。我覺得滑雪也是一種學習!”北京中關村一小天秀分校的王若言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她說:“父母滑雪,也讓我滑。這次來冬令營之前還去補課。我覺得滑雪和學習是可以兼顧的。”

這是記者此次調研看到的最讓人欣喜的場景之一。在學生們因為升學壓力而遠離運動場的大背景下,卻有越來越多像武天翊、王若言這樣的孩子選擇了“在雪原裡飛翔”,並明曉了“滑雪也是一種學習”。這種認知和行動預示著中國體育光明的未來!

從政策層面、目標路徑、產業政策、保障措施、落實主體等方面予以明確,為全國冰雪熱再添一把火。

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滑冰場館200餘個,滑雪場地500餘座;到2022年,全國滑冰館數量將不少於650座,滑雪場數量達到800座。2016年,中國參與滑雪的人數為1133萬,較前一年增加了173萬,漲幅為18%。

崇禮萬龍雪場總經理于棟林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北京申冬奧成功後,他看到雪場在極短時間內知名度大幅提升,這是過去花多少錢打廣告都達不到的效果。遊客結構也從過去以北京人為主,到如今來自全國各地。為適應客流量猛增,雪場從8800平方米擴大到17000平方米。申冬奧成功後的2015-2016雪季,雪場接待遊客達到22萬,同比增長2.5倍。

享受飛翔的感覺

冬天的崇禮雲頂滑雪場,天高雲淡,白雪皚皚。記者在山頂上隨機採訪了幾名雪友。北京雪友賴剛這次是帶著自己的小兒子滑雪。他說,孩子5天就基本學會滑雪了,滑雪既能讓孩子享受速度感,又能親近大自然。

北京延慶太平莊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全日制小學,也是北京52所市級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之一。在教委的財力支持下,學校花了80多萬建設了一座1800平方米的冰場,並用15萬購置了300雙冰鞋和護具等。因為澆冰需要低溫,通常在晚上12點至淩晨5點間進行,學校校長親自維護,從2016年12月2日冰場開始運營到2017年2月15日關閉,校長只在春節休息了4天。記者去的時候已是冬末,冰面已開始化水,無法滑冰了,但一大片冰場在校園裡仍顯得很醒目。

孩子們喜歡滑冰。這個小學裡的10歲學生王奧雲之前學了兩年輪滑,去年冬天開始學滑冰,因為有輪滑基礎很快就學會了。在2017延慶迷你冬奧會上,王奧雲獲得女子甲組400米季軍。她的媽媽與她一起學滑冰,一起參加比賽,獲得了青年女子組600米第二。

趙瓊說的冬令營共6天5晚,今年招了700多人。冬令營生活老師呂悅芳介紹,教滑雪時由一名教練帶4名學員,按水準高低分為初、中、高級。上午和下午各兩個半小時滑雪。晚上的活動也豐富多彩,有滑雪視頻分析、滑冰、蹦床、集體遊戲等。

記者與兩個孩子聊了一會。來自北京海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武天翊說:“這是我第一次滑雪,我自己想學,爸媽也願意。我很享受那種從山頂上滑下來飛翔的感覺。我馬上要小升初,班裡的同學都利用寒假補課,我也有壓力,但猶豫之後還是選擇來冬令營。我覺得滑雪也是一種學習!”北京中關村一小天秀分校的王若言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她說:“父母滑雪,也讓我滑。這次來冬令營之前還去補課。我覺得滑雪和學習是可以兼顧的。”

這是記者此次調研看到的最讓人欣喜的場景之一。在學生們因為升學壓力而遠離運動場的大背景下,卻有越來越多像武天翊、王若言這樣的孩子選擇了“在雪原裡飛翔”,並明曉了“滑雪也是一種學習”。這種認知和行動預示著中國體育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