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億人參與冰雪”調研現狀篇:中國冰雪產業將迎來黃金二十年下

新華社

冬奧會讓崇禮、延慶脫胎換骨

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冬奧會,

使得北京延慶和河北張家口崇禮兩個賽區成為引人注目的冰雪勝地。

1996年,崇禮的第一個雪場塞北雪場誕生。20多年來,崇禮滑雪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初步形成以冰雪運動為核心,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尤其是申冬奧成功以來,崇禮新增了兩家雪場。太舞雪場去年夏天還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到去年11月就已開業,之後舉辦了2016-2017年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盃,

是崇禮首次迎來的國際一流賽事。雪場負責人陳剛說,在冬奧帶動下,他們要對接國際標準,從基礎設施、管理團隊到教學體系,都要彰顯“國際範”。雲頂雪場去年在場地建設、購置設施等投入7000多萬元,而萬龍雪場前年起就已扭虧為盈。

崇禮目前共有六大雪場,有高、中、初級雪道133條,雪場索道每小時總運力達到4萬多人次。如今,崇禮的滑雪場已成為華北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滑雪旅遊勝地,

每年吸引上百萬人滑雪旅遊。崇禮全區12.6萬人口中,直接和間接為雪場服務的達3萬人。

值得肯定的是,崇禮在大力發展滑雪產業、積極籌備冬奧會之際,仍十分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崇禮申奧辦副主任侯麗霞強調:“生態是崇禮發展的生命線!”

郝世花是崇禮的一位名人。她曾在全國高山滑雪賽事中4年摘得9枚金牌,2012年7月在崇禮成立了郝世花滑雪培訓中心,

這是我國最早的私人職業滑雪培訓機構之一,自主研發了以九級滑雪教學體系為核心的專業滑雪教程。

崇禮雪場周邊存在大量“農家樂”,為滑雪者提供可口的飯菜和舒適的住宿,讓滑雪者在疲憊一天后倍感愜意。在萬龍雪場附近的黃土嘴村,49歲的劉春枝開辦的“農家樂”用熱情周到的招待,讓“客戶們”心生暖意。今年起,劉春枝所在的村鎮將打造冰雪小鎮,

倒逼她的生意轉型升級,她的兒子也成為萬龍雪場的一名滑雪教練。

77歲的崇禮人党英坐在屋內,望向窗外,感慨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他所在的馬丈子村正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致力打造奧運蔬菜基地。去年他1.5畝地的圓白菜收入5000元。他的心願就是5年後能在家門口看冬奧會。

而祖輩以務農為生的謝霆如今成了萬龍雪場的“明星教練”,月收入過萬。他的目標是考取滑雪裁判的相關資格證,

能在五年後的冬奧賽場上成為一名裁判。

北京延慶小海坨西大莊科村50歲的徐建倉也是一個農家院主,他所在的小海坨山將成為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等項目的舉辦地。在北京申辦冬奧會選址時,熟悉附近地形地貌的他還為前來考察的外國專家擔當嚮導和開路工。申冬奧成功那天,他喝多了,期盼著冬奧會給他們村帶來發展。而申辦冬奧會確實給他的生活帶來了變化,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農家樂”生意紅火,他的年收入近30萬元。他設想著未來生活,雖然還想繼續開“農家樂”,但在雪場建成之後肯定要往滑雪產業方面發展。

樸素的百姓,在冰雪運動中感受著變化,期許著未來,共用奧運紅利,擘畫出一幅“三億人參與冰雪”的生動圖景。

與崇禮具備初步滑雪設施和條件有所不同,延慶賽場的建設幾乎是白手起家,因此難度也大得多。記者實地察看了小海坨賽場,只見青山蔥郁,一派自然風光,連半點賽場的影子都看不到,只能一邊聽著介紹一邊在腦海裡勾畫哪裡是賽道,哪裡是新聞中心。冬奧組委延慶運行中心副主任張素枝介紹說,小海坨山海拔2190米,是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賽道,要設計起跳、賽道、彎道等,建設難度很大。按計劃2017年開工,2019年就要建成,2020年舉行測試賽,而施工時間每年只有4月到10月。她說,困難還在於不僅僅是雪場建設,還要兼顧生態保護。為此,延慶方面聯合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對小海坨場館區方圓16平方公里的森林進行考察,幾十次上山披荊斬棘,從無路處走出一條條路,對有價值的樹木進行貼標轉移,以保護珍貴林木。

冰雪跨出山海關

中國冰雪運動長期以來囿於山海關之內!說起玩冰雪,似乎只有東三省,尤其是吉林和黑龍江,此外再加一個新疆。要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必須跨出山海關!

國際奧會委員、國際滑聯理事楊揚是黑龍江人,但她退役後卻選擇在南方的上海開設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她說:“從發達國家看,南方地區完全具備開展冰雪運動的條件,如美國的洛杉磯,(花樣滑冰名將)關穎珊就是從洛杉磯出來的,那裡有全世界最好的訓練中心之一,包括冰球、花滑等等,所以地域問題對於冰上專案已經不是問題。而且,中國的南方地區因為沒有原有的體制限制,所以在體制上突破反而更容易一些。”她還說,在冬奧會的帶動下,他們的冰上中心比較穩定,有冰球300多人,花樣滑冰200多人,短道速滑100多人,基礎滑行還有好幾百人。他們還與周邊學校開展合作,整個冰場處於飽和狀態。

位於杭州近郊的臨安市大明山景區萬松嶺雪場,這個冬季熱鬧非凡。即便營業接近尾聲,前來滑雪的人仍舊絡繹不絕。來自上海的遊客徐偉琴說:“以前只知道滑雪要去東北,長白山那裡,最近才知道原來離上海很近的大明山就有室外滑雪場了。”

今年春節已建成3個高山滑雪場、每日可接待2萬人次的“中國涼都”貴州省六盤水市發出了“滑雪何必去北國 雪上飛舞到涼都”的豪言。根據人口占比和自然條件,貴州計畫到2025年帶動400萬人參加冰雪運動。

而在湖南,株洲、常德、郴州等地正在建設一批室內外冰雪運動場館,部分場館已經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限制冬季運動普及的壁壘正在逐漸減少,人造旱雪、可拆卸場地等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地區便於發展冰雪運動。

在2022年冬奧會的主賽區北京,冰雪運動也成為炙手可熱的運動項目。剛剛過去的冬季,在陶然亭、北海、頤和園、龍潭湖等北京各大公園內,卡通冰車、冰上自行車、雪地坦克、雪地摩托、雪地挖掘機等遊玩專案受到熱捧。第八屆鳥巢歡樂冰雪季設置了高臺滑雪、越野滑雪、冰壺、滑冰、冰上碰碰車等30多個遊玩項目,既有樂趣又有挑戰。此外,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正在建設露天滑冰場和“旱雪”滑雪場,建成後將能滿足人們一年四季“上冰雪”的需求。

在網路上,有關速度滑冰的知識和內容非常少,這讓2014年索契冬奧會女子速滑1000米冠軍張虹意識到向大眾普及冰雪項目迫在眉睫。於是,她專門撰寫了《跟奧運冠軍學速滑(漫畫版)》。

我國首位花樣滑冰世界冠軍陳露一直致力於普及冰雪運動,並於去年起開始著手推進冰雪進校園計畫。如今,陳露的“校園冰雪計畫”已經啟動,向首期受訓的北京朝陽區25所中小學近60名體育老師分批講授花樣滑冰的專項和實踐課。陳露北京國際滑冰俱樂部也於不久前正式開張,未來計畫修建3到5個冰場。

冰雪運動如滿天雪花灑落在中國的各個角落。

在蘭州市的甘肅省體工二大隊全民健身中心滑冰館裡,91歲高齡的林國泰滑翔在冰面上……

黑龍江亞布力投入鉅資,翻新設施。今年春節假期,黑龍江省接待以冰雪旅遊為主的遊客突破千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0多億元,兩項同比增長均超12%……

青海的崗什卡雪峰海拔5254.5米,有“盛夏滑雪登山樂園”的美譽,是一塊夏天都能“任性”滑雪的樂園……

陝西的西安、漢中、銅川、渭南等地相繼建成大型專業滑雪場地,全省山地滑雪場從2014年的7家增至目前的25家,冬季運動日益成為三秦百姓喜聞樂見的健身方式……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去年12月在全國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中國殘疾人冰雪運動季”,旨在動員、鼓勵殘疾人士參與、體驗冰雪運動,推動冬季殘奧運動在我國的普及……

除了張家口,河北的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等地的小型滑雪場和包含滑雪項目的景區幾乎完成了在河北省太行山沿線的全面“佈局”……

在各地爭奇鬥豔開展的冰雪活動中,亮點之一是把冰雪運動、冰雪健身與旅遊和文化緊密勾連,有效增強了內容的多元性和冰雪的吸引力。

——冰雪與旅遊相結合。去年以來,我國多地冰雪運動和旅遊業深度融合,降低冰雪運動的刺激性和專業性,注重參與性和娛樂性,打造門檻較低的遊樂項目,冰雪旅遊成為“三億人參與冰雪”的一大抓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大好河山·激情張家口、鳥巢歡樂冰雪季、吉林霧凇冰雪節等一系列國內冰雪旅遊品牌已經名聲漸起。

馬拉著扒犁在雪原上奔騰,腳踩著毛皮滑雪板在雪道上競技……新疆阿勒泰冬季長達5個月,擁有喀納斯旅遊集散中心、千里岩畫長廊、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等冰雪旅遊品牌和產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參與。

去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遊局簽署了《關於推進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的合作協定》。2016-2017年冰雪季,來自各地的遊客在北京延慶、密雲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馳騁於冰雪之間。這一區域是京冀共建的京北生態(冰雪)旅遊圈,已聯合推出一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冬季體育旅遊產品。

——冰雪與電視文化相融合。冰雪不再單純以比賽的形式登上銀幕,不論是真人秀《跨界冰雪王》,還是春晚節目《冰雪彩虹》,都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冰雪運動。冰雪運動不僅動感,更可以充滿“文藝範”。

——冰雪與雜技文化相融合。演員腳踩半米多高的“高蹺冰刀”在冰上起舞、飛奔……黑龍江省雜技團打造的冰上雜技旅遊演出《四季暢爽·龍江冰秀》,融合了赫哲文化、戲曲元素等,並充分利用冰雪藝術元素,配合聲光電的完美運用,勾勒出冰雪世界的神奇玄幻。

——冰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融合。查幹湖冬捕清晰完整地傳承了先人的捕魚文化。如今,古老神秘的查幹湖文化為當地發展冰雪旅遊注入強勁動力。當地以“冬捕+”為核心,組織了冰雪馬拉松、雪地汽車越野賽、冰雪攝影大賽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大眾廣泛參與。

——冰雪與佳節文化相融合。今年元宵節,在哈爾濱,龍舟搬到冰上滑、遊人來回冰上滾、雪地裡面煮元宵等新奇的冰雪活動讓天寒地凍的“冰城”熱鬧非凡。

——冰雪與少數民族文化相融合。內蒙古自治區連續多年舉辦冰雪那達慕。在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呼倫貝爾草原上,當地蒙古族群眾身著民族盛裝,進行賽馬、套馬、蒙古馬選美等蒙古族傳統體育活動。

——冰雪與遊戲文化相融合。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內,一座座冰雪雕塑還原了經典遊戲《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

——冰雪與城市文化相融合。崇禮的主幹道上,每一盞燈都是一朵美麗的雪花造型,雪花旁是一條弧形的雪道,把幾盞漂亮的雪花燈連在一起。崇禮還設計製作了融入冰雪文化的城市形象標誌,將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景觀建設、基礎建設中。

易劍東表示,冰雪旅遊已成為我國普及大眾滑雪的主要管道,各地體育和旅遊部門應跨界通力協作,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策略,推出更具趣味性、觀賞性、參與性、體驗性的冰雪旅遊產品,促進“冰雪運動+旅遊”向多元化和深層次發展。他認為,文化既是冰雪運動和產業發展的媒介和橋樑,又是創新擴張的內生動力和持久魅力。冰雪與文化相融合,有助於提升冰雪產業品位、檔次和品質,助力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

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農家樂”生意紅火,他的年收入近30萬元。他設想著未來生活,雖然還想繼續開“農家樂”,但在雪場建成之後肯定要往滑雪產業方面發展。

樸素的百姓,在冰雪運動中感受著變化,期許著未來,共用奧運紅利,擘畫出一幅“三億人參與冰雪”的生動圖景。

與崇禮具備初步滑雪設施和條件有所不同,延慶賽場的建設幾乎是白手起家,因此難度也大得多。記者實地察看了小海坨賽場,只見青山蔥郁,一派自然風光,連半點賽場的影子都看不到,只能一邊聽著介紹一邊在腦海裡勾畫哪裡是賽道,哪裡是新聞中心。冬奧組委延慶運行中心副主任張素枝介紹說,小海坨山海拔2190米,是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賽道,要設計起跳、賽道、彎道等,建設難度很大。按計劃2017年開工,2019年就要建成,2020年舉行測試賽,而施工時間每年只有4月到10月。她說,困難還在於不僅僅是雪場建設,還要兼顧生態保護。為此,延慶方面聯合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對小海坨場館區方圓16平方公里的森林進行考察,幾十次上山披荊斬棘,從無路處走出一條條路,對有價值的樹木進行貼標轉移,以保護珍貴林木。

冰雪跨出山海關

中國冰雪運動長期以來囿於山海關之內!說起玩冰雪,似乎只有東三省,尤其是吉林和黑龍江,此外再加一個新疆。要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必須跨出山海關!

國際奧會委員、國際滑聯理事楊揚是黑龍江人,但她退役後卻選擇在南方的上海開設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她說:“從發達國家看,南方地區完全具備開展冰雪運動的條件,如美國的洛杉磯,(花樣滑冰名將)關穎珊就是從洛杉磯出來的,那裡有全世界最好的訓練中心之一,包括冰球、花滑等等,所以地域問題對於冰上專案已經不是問題。而且,中國的南方地區因為沒有原有的體制限制,所以在體制上突破反而更容易一些。”她還說,在冬奧會的帶動下,他們的冰上中心比較穩定,有冰球300多人,花樣滑冰200多人,短道速滑100多人,基礎滑行還有好幾百人。他們還與周邊學校開展合作,整個冰場處於飽和狀態。

位於杭州近郊的臨安市大明山景區萬松嶺雪場,這個冬季熱鬧非凡。即便營業接近尾聲,前來滑雪的人仍舊絡繹不絕。來自上海的遊客徐偉琴說:“以前只知道滑雪要去東北,長白山那裡,最近才知道原來離上海很近的大明山就有室外滑雪場了。”

今年春節已建成3個高山滑雪場、每日可接待2萬人次的“中國涼都”貴州省六盤水市發出了“滑雪何必去北國 雪上飛舞到涼都”的豪言。根據人口占比和自然條件,貴州計畫到2025年帶動400萬人參加冰雪運動。

而在湖南,株洲、常德、郴州等地正在建設一批室內外冰雪運動場館,部分場館已經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限制冬季運動普及的壁壘正在逐漸減少,人造旱雪、可拆卸場地等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地區便於發展冰雪運動。

在2022年冬奧會的主賽區北京,冰雪運動也成為炙手可熱的運動項目。剛剛過去的冬季,在陶然亭、北海、頤和園、龍潭湖等北京各大公園內,卡通冰車、冰上自行車、雪地坦克、雪地摩托、雪地挖掘機等遊玩專案受到熱捧。第八屆鳥巢歡樂冰雪季設置了高臺滑雪、越野滑雪、冰壺、滑冰、冰上碰碰車等30多個遊玩項目,既有樂趣又有挑戰。此外,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正在建設露天滑冰場和“旱雪”滑雪場,建成後將能滿足人們一年四季“上冰雪”的需求。

在網路上,有關速度滑冰的知識和內容非常少,這讓2014年索契冬奧會女子速滑1000米冠軍張虹意識到向大眾普及冰雪項目迫在眉睫。於是,她專門撰寫了《跟奧運冠軍學速滑(漫畫版)》。

我國首位花樣滑冰世界冠軍陳露一直致力於普及冰雪運動,並於去年起開始著手推進冰雪進校園計畫。如今,陳露的“校園冰雪計畫”已經啟動,向首期受訓的北京朝陽區25所中小學近60名體育老師分批講授花樣滑冰的專項和實踐課。陳露北京國際滑冰俱樂部也於不久前正式開張,未來計畫修建3到5個冰場。

冰雪運動如滿天雪花灑落在中國的各個角落。

在蘭州市的甘肅省體工二大隊全民健身中心滑冰館裡,91歲高齡的林國泰滑翔在冰面上……

黑龍江亞布力投入鉅資,翻新設施。今年春節假期,黑龍江省接待以冰雪旅遊為主的遊客突破千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0多億元,兩項同比增長均超12%……

青海的崗什卡雪峰海拔5254.5米,有“盛夏滑雪登山樂園”的美譽,是一塊夏天都能“任性”滑雪的樂園……

陝西的西安、漢中、銅川、渭南等地相繼建成大型專業滑雪場地,全省山地滑雪場從2014年的7家增至目前的25家,冬季運動日益成為三秦百姓喜聞樂見的健身方式……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去年12月在全國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中國殘疾人冰雪運動季”,旨在動員、鼓勵殘疾人士參與、體驗冰雪運動,推動冬季殘奧運動在我國的普及……

除了張家口,河北的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等地的小型滑雪場和包含滑雪項目的景區幾乎完成了在河北省太行山沿線的全面“佈局”……

在各地爭奇鬥豔開展的冰雪活動中,亮點之一是把冰雪運動、冰雪健身與旅遊和文化緊密勾連,有效增強了內容的多元性和冰雪的吸引力。

——冰雪與旅遊相結合。去年以來,我國多地冰雪運動和旅遊業深度融合,降低冰雪運動的刺激性和專業性,注重參與性和娛樂性,打造門檻較低的遊樂項目,冰雪旅遊成為“三億人參與冰雪”的一大抓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大好河山·激情張家口、鳥巢歡樂冰雪季、吉林霧凇冰雪節等一系列國內冰雪旅遊品牌已經名聲漸起。

馬拉著扒犁在雪原上奔騰,腳踩著毛皮滑雪板在雪道上競技……新疆阿勒泰冬季長達5個月,擁有喀納斯旅遊集散中心、千里岩畫長廊、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等冰雪旅遊品牌和產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參與。

去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遊局簽署了《關於推進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的合作協定》。2016-2017年冰雪季,來自各地的遊客在北京延慶、密雲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馳騁於冰雪之間。這一區域是京冀共建的京北生態(冰雪)旅遊圈,已聯合推出一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冬季體育旅遊產品。

——冰雪與電視文化相融合。冰雪不再單純以比賽的形式登上銀幕,不論是真人秀《跨界冰雪王》,還是春晚節目《冰雪彩虹》,都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冰雪運動。冰雪運動不僅動感,更可以充滿“文藝範”。

——冰雪與雜技文化相融合。演員腳踩半米多高的“高蹺冰刀”在冰上起舞、飛奔……黑龍江省雜技團打造的冰上雜技旅遊演出《四季暢爽·龍江冰秀》,融合了赫哲文化、戲曲元素等,並充分利用冰雪藝術元素,配合聲光電的完美運用,勾勒出冰雪世界的神奇玄幻。

——冰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融合。查幹湖冬捕清晰完整地傳承了先人的捕魚文化。如今,古老神秘的查幹湖文化為當地發展冰雪旅遊注入強勁動力。當地以“冬捕+”為核心,組織了冰雪馬拉松、雪地汽車越野賽、冰雪攝影大賽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大眾廣泛參與。

——冰雪與佳節文化相融合。今年元宵節,在哈爾濱,龍舟搬到冰上滑、遊人來回冰上滾、雪地裡面煮元宵等新奇的冰雪活動讓天寒地凍的“冰城”熱鬧非凡。

——冰雪與少數民族文化相融合。內蒙古自治區連續多年舉辦冰雪那達慕。在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呼倫貝爾草原上,當地蒙古族群眾身著民族盛裝,進行賽馬、套馬、蒙古馬選美等蒙古族傳統體育活動。

——冰雪與遊戲文化相融合。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內,一座座冰雪雕塑還原了經典遊戲《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

——冰雪與城市文化相融合。崇禮的主幹道上,每一盞燈都是一朵美麗的雪花造型,雪花旁是一條弧形的雪道,把幾盞漂亮的雪花燈連在一起。崇禮還設計製作了融入冰雪文化的城市形象標誌,將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景觀建設、基礎建設中。

易劍東表示,冰雪旅遊已成為我國普及大眾滑雪的主要管道,各地體育和旅遊部門應跨界通力協作,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策略,推出更具趣味性、觀賞性、參與性、體驗性的冰雪旅遊產品,促進“冰雪運動+旅遊”向多元化和深層次發展。他認為,文化既是冰雪運動和產業發展的媒介和橋樑,又是創新擴張的內生動力和持久魅力。冰雪與文化相融合,有助於提升冰雪產業品位、檔次和品質,助力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