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姓氏文化|名門望族——陳姓,原來來自這裡?(上)

上期功德君給你講了很多劉姓的姓氏秘密,你還記得嗎?現在功德君要給你講講陳姓的知識哦~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天下陳氏出潁川”的說法吧?其實還有一種說法是“天下陳氏出江州”,陳姓的小夥伴們到底從哪兒來?各有各的說法。

今天功德君就來跟大家講講,潁川和義門兩個陳氏的脈系吧!

在中國,陳姓是大姓,百家姓中排名第五,當今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4.63%,總人口大約有5800萬人。在廣東、福建、臺灣地區最有影響;在海外的5000萬的華人中,

陳姓的影響之大以致出現了“陳林半天下”的說法。

陳姓子孫如今遍佈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但追本溯源的話,天下陳姓是一家,陳姓宗族歸根結底都是起源於下面這位始祖!

舜帝

虞舜之後,受封的諸侯大都會以封地為姓氏。周武王滅商後分封諸侯,有一個叫媯滿的人被封在了陳地。真巧,這位媯滿剛好就是舜的後裔,因此名正言順成為十二諸侯之一。之後他的後裔就以國為姓,

把陳姓流傳了下去。

不過媯滿並不是陳姓的最早起源,早在黃帝軒轅氏時期就有一個驍勇善戰的分支部族,名叫陳豐氏。他們跟隨黃帝從西北遷徙到中原,定居在宛丘,即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這個地方就被稱為陳地。

天下陳姓出潁川

戰國初年,齊國發生了一場被後世稱為“田氏代齊”的政變,國相田和奪取齊國政權,取代姜姓呂氏成為齊侯,自立為齊太公。

秦始皇滅齊後,田氏子孫為保命紛紛改姓。因為齊國田氏祖上其實是從陳國逃來的陳國公族,原本就姓陳,所以現在其中一支田姓子孫就索性恢復陳姓,並遷回陳國故地潁川,遂成為潁川陳氏的始祖。

雖然陳姓很早就遷入潁川,不過到了東漢,潁川陳氏始祖陳寔(shí)的出現,真正奠定了後世潁川陳氏的輝煌。

陳 寔

陳寔(shí)(104年—187年),字仲弓。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人 。

東漢時期官員、名士。年少時曾擔任縣吏都亭刺佐,後來成為督郵,複為郡西門亭長,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將軍府。因曾任太丘長,所以後世稱其為“陳太丘”。陳寔與他的兩個兒子陳紀、陳諶在當時名望極高,被人並稱為“三君”,又因為清高的德行與同邑的鐘皓、荀淑、韓韶三人共同聞名於世,合稱“潁川四長”。

漢末魏晉時期士族門閥制度鼎盛,潁川陳氏成為當時的巨姓望族,

世代傳襲,名重魏晉。潁川陳氏為陳姓中最大的一支,如今天下陳氏大多以潁川為祖,鮮有例外者。

郡望堂號,遍佈江淮之間

秦漢以後,陳氏不斷發展壯大。南北朝時北方動盪,陳氏加入南遷行列,故而陳氏的郡望和堂號遍佈長江兩岸、江淮之間。

郡望

潁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禹州。此支陳氏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武當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縣西北。這一支出自陳寔之後。

堂號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把商之後封于宋,夏之後封於杞,帝舜之後封于陳,稱為三恪,表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們。

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長陳寔子侄。二人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族人遂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

陳氏後裔,代代有“弄潮兒”

潁川郡陳姓歷代賢者、名人輩出。

春秋時有孔子弟子陳亢,秦末有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西漢有丞相陳平,東漢時期除了陳寔之外,還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以及與曹休、曹真、司馬懿並列為四大將軍的陳群,晉代有史學家陳壽,南朝時有陳朝開創者陳霸先,唐代有詩人陳子昂,宋代有著名道士陳摶,近代有愛國華僑陳嘉庚、陳毅等。

當代姓氏排行榜上最新資料顯示陳姓按人口數量在中國排行第5位,當今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4.63%,總人口大約有5800萬人。

未完待續

郡望

潁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禹州。此支陳氏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武當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縣西北。這一支出自陳寔之後。

堂號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把商之後封于宋,夏之後封於杞,帝舜之後封于陳,稱為三恪,表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們。

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長陳寔子侄。二人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族人遂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

陳氏後裔,代代有“弄潮兒”

潁川郡陳姓歷代賢者、名人輩出。

春秋時有孔子弟子陳亢,秦末有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西漢有丞相陳平,東漢時期除了陳寔之外,還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以及與曹休、曹真、司馬懿並列為四大將軍的陳群,晉代有史學家陳壽,南朝時有陳朝開創者陳霸先,唐代有詩人陳子昂,宋代有著名道士陳摶,近代有愛國華僑陳嘉庚、陳毅等。

當代姓氏排行榜上最新資料顯示陳姓按人口數量在中國排行第5位,當今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4.63%,總人口大約有5800萬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