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黃桷灣橋為何成“最複雜立交橋”

黃桷灣立交橋共上下5層,有20條匝道,分別通向8個方向 供圖/視覺中國

近日,一組“重慶最複雜立交橋完工”的組圖在網上引起熱議。照片中的立交橋共上下5層,20條匝道分別通向8個方向。看到如此複雜的立交橋,網友紛紛表示擔憂:這下導航要哭了。

“史上最複雜立交橋”完工

據網友發佈的多張照片顯示,20條道路在立交橋處交錯,彼此高低不同。一眼看去,匝道密密麻麻。加上拐彎、轉向等設計,讓人很難分清每條匝道到底通向哪個方向。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照片上的立交橋位於重慶市,是南岸區近日剛剛完工的黃桷灣立交橋。該橋2009年9月30日開工,是連接朝天門大橋、慈母山隧道、內環高速、機場專用快速路的重要節點。按照設計,該立交橋共5層,主線設計為雙向四車道。主線車行為60公里/小時、匝道為40公里/小時。

立交橋從上到下,第一層是連接朝天門大橋與慈母山隧道的“三橫線”快速幹道;第二層是機場專用高速匝道;第三、四層分佈著各條匝道,

最底層是彈子石至廣陽島道路。由於匝道眾多、結構複雜,黃桷灣立交橋也被喻為重慶主城最大、最複雜的“樞紐型”立交橋。

最近幾天,這座立交橋才剛剛正式完工。沒想到剛一完工,就引起網友熱議。面對複雜的匝道設計,有人調侃說:“導航都要迷路了。”還有人擔心,立交橋投入使用後恐怕並不能節省時間,因為“走錯一個匝道就是重慶一日遊”。

負責人:複雜是因為有需要

面對網友的質疑,黃桷灣立交橋的負責方重慶市南岸區基礎設施建設科的負責人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存在為了複雜而建設得複雜,是真的有這個需要,主要是三條快速路的交叉,你想想就要有多少方向,實際上是有四條路的,而現在只連接了三條快速路,道路銜接得多,匝道就比較多,才有了今天複雜的樣子。”

該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

黃桷灣立交橋上有三條快速路要交叉,三條路之間都要互通,而匝道在設計上不能平交、不能交叉,只能一層一層地往上疊,所以才設計成了今天的樣子。

針對人們擔心容易迷路的問題,負責人說,指路還是要依靠路牌和一些交通標誌標識來提前引道。

他認為根據規範來設置路標,走錯路的概率很小。“即便走錯路,順著路走,那麼在前方遠的話大概一公里,

近的大概五六百米左右就有糾正錯誤的地方,可以供司機掉頭,在正常情況下通過立交橋只需要一分鐘左右”。

預計今年年底開通

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黃桷灣立交橋項目本身已經完工,但尚未全部開通。“要等機場快速路完工後,整個立交系統才可以貫通。大膽估計一下的話,大概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可以全部開通”。

據他介紹,在已經通車的匝道上,常用的幾款導航軟體還沒有出過錯。“現在的導航軟體多智慧啊,導航軟體裡面,一個匝道要分路的時候,提前就會告訴你靠左靠右的,一般說來是不會出錯的。”

但他也表示,目前剛剛完工的匝道並沒有利用導航進行測試。“導航測試得需要導航公司把他的導航軟體更新啊,這個事情不能是我們來做。”

他解釋說,用導航軟體測試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一般道路規劃也不會用導航軟體去測試,導航軟體這個東西是由軟體公司負責的,如果你的這個導航軟體經常出錯,那人家就不用你的了,就會換一個用了。”

文/本報記者 孔令晗 實習記者 丁典

“現在的導航軟體多智慧啊,導航軟體裡面,一個匝道要分路的時候,提前就會告訴你靠左靠右的,一般說來是不會出錯的。”

但他也表示,目前剛剛完工的匝道並沒有利用導航進行測試。“導航測試得需要導航公司把他的導航軟體更新啊,這個事情不能是我們來做。”

他解釋說,用導航軟體測試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一般道路規劃也不會用導航軟體去測試,導航軟體這個東西是由軟體公司負責的,如果你的這個導航軟體經常出錯,那人家就不用你的了,就會換一個用了。”

文/本報記者 孔令晗 實習記者 丁典